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壳牌“割肉”
2015年09月22日 15:0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杨国丰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受低油价影响,壳牌上半年上游盈利仅17.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4.3亿美元降幅巨大。

  ○ 文/杨国丰

●巨资收购了BG,壳牌未来难有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只会整合、剥离非核心资产。(供图/CFP)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油公司的经营面临重大挑战。进入2015年,油价一直在50~60美元/桶的低位徘徊,壳牌受此影响上游盈利仅17.1亿美元,较2014年上半年的104.3亿美元降幅巨大。由此,壳牌公司大笔收购BG集团。同时,将发展天然气业务、放弃高成本项目、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实施裁员计划作为今年的调整计划。未来,壳牌公司将发展重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上游盈利降幅巨大

  2014年6月至今,受需求不振、供给增长、美元走强以及产油国间在市场份额上的博弈等因素综合影响,国际油价“高位暴跌”。其走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6月16日至2015年1月底,WTI和Brent原油现货价格呈现单边下跌走势,最低分别跌至44.08美元/桶和47.07美元/桶;第二阶段,2015年2月至7月初,国际油价“弱势反弹”,WTI价格在45~62美元/桶的区间内震荡盘整;第三阶段,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再度下挫,其中,8月19日WTI和Brent原油价格分别跌至40.8美元/桶和47.16美元/桶,创下六年半以来的新低。

  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使得壳牌公司的经营面临重大挑战。早在2014年初,公司已发布了盈利预警;而始料未及的油价大幅下滑更是对该公司的整体效益和盈利能力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2015年上半年,壳牌公司油气产量约294.8万桶油当量/日,较2014年上半年的316万桶油当量/日的水平略有下降;但上游盈利仅17.1亿美元,较2014年上半年的104.3亿美元降幅巨大。尽管公司下游业务收益于油价走低,实现利润56亿美元高于2014年同期的29.22亿美元,但总体而言,低油价还是打击了壳牌公司上半年的经营业绩。

  收购BG同时削减开支

  积极发展天然气业务。近年来,壳牌公司一直看好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对于天然气业务的重视程度在五家国际大石油公司中是最高的。从天然气储量在油气总储量中的占比看,2000年至今,壳牌一直高居五大公司之首,而且是唯一天然气储量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国际大石油公司,2014年仍达到52%,而其他公司的占比均不足50%。低油价时期,壳牌认为,天然气一体化经营是其近中期的发展重点,能够有效规避油价风险。在该战略的指导下, 2015年4月,壳牌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达成协议,以每股3.83英镑外加0.4454股壳牌B股票的价格收购BG全部3439117047股的股份。按照交易当天壳牌B和BG分别22.085英镑/股和9.104英镑/股的收盘价,该交易的总价为470亿英镑(约合698亿美元),是BG当天的市值溢价49%,加上BG截至2014年底约122亿美元的债务,壳牌共需为该交易支付820亿美元,刷新了近几年全球油气并购的纪录。通过此次收购,壳牌也巩固了自身在深水和LNG领域的领先地位,油气产量显著提高,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的全球第二大巨型跨国石油公司。

  放弃高成本项目,推进新区油气勘探。降本增效是油公司应对低油价的通常手段,今年以来,壳牌也放弃了几个高成本项目,其中就包括在卡塔尔的Al Karaana项目。壳牌与卡塔尔石油公司(QP)在2010年底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65亿美元开发Al Karaana综合石化项目,两者在合资公司中各占20%和80%股份。该项目拟利用巨大的蒸汽裂解装置将天然气转化为基础化工产品。壳牌表示,该项目签署协议时油价约为90美元/桶,而目前已降到60美元/桶以下,以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看,该项目投资成本过高,不可能实现商业运作,因此只能选择放弃。作为壳牌核心业务之一的LNG业务也必须通过成本控制的筛选。今年初,壳牌就因成本过高而放弃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Arrow LNG项目。

  壳牌在采取众多措施应对油价低迷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长期发展目标的关注,即使大幅削减了投资也仍积极推进其所认为的“长期潜力资源”的勘探开发,北极地区就是典型。北极资源是壳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尽管近年来进展并不顺利,但公司一直在努力推进在北极的钻探计划。今年5月,其在阿拉斯加州楚科奇海的钻探计划获得美国政府的有条件批准。壳牌此次计划在楚科奇海域水深40米的地区钻6口探井,由两艘钻井船实施作业,以备井喷等紧急情况。

  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由于壳牌此前曾表示,计划在2015—2018年剥离价值300亿美元的资产,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少数有长期潜力的资源上,鉴于已经斥巨资收购了BG,占用了公司大量的现金流,资产负债率由12.2%猛增至20%。按照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30%以内的标准,壳牌能用于资产收购的资金只有不到400亿美元,但壳牌同时也强调20%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若超过这一比例,该公司AA的信用评级将需要重新审核,在油价持续低迷,油公司普遍面临资金紧张困境的大背景下,壳牌应该不会冒信用等级被降低的风险,因为这可能给公司今后的融资带来困难。再加上目前BG的很多资产都与壳牌有重复,而且推进北极等新区的油气勘探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市场分析未来3~5年内壳牌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油气并购活动,将持续剥离更多非核心油气资产。事实上,壳牌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已从一季度后期起悄然提速:早在3月份,荷兰壳牌宣布以17亿美元现金出售更多尼日利亚资产;4月13日,壳牌宣布将向两家独立的经销商出售185家英国加油站;8月初,壳牌称公司折价14亿美元,出售旗下日本昭和壳牌石油公司33.2%股权;8月7日,壳牌集团宣布向霍氏集团和凯雷投资集团转让壳牌所持统一润滑油75%的股权,股权转让还在等待政府审批,预计交易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完成。通过上述非核心资产剥离活动,壳牌公司可以换取可观的现金流,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稳定公司股价。考虑到低油价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未来壳牌可能继续加快抛售在全球的非核心资产。

  实施科技创新,强化技术优势。多年来,技术创新一直是壳牌的战略重点之一。公司从研发队伍、硬件基础、软件环境三个方面不断巩固和提高。公司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独立的项目和技术部,除了负责公司重大项目的管理和交付外,还负责推动研究和创新,为上下游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运行支持服务,带动公司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低油价下,大量研发投入为壳牌带来了发掘新油气资源的技术和扩大油气产量及运输的优势,例如公司准备大力推广和应用的深海油气勘探和浮式LNG技术等。技术创新还为公司全球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壳牌曾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发,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由于在太阳能、风能项目的技术和成本等方面不具优势,而且这些领域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符合公司期望的规模,因此公司选择收缩甚至退出这些项目,继而聚焦到更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生物燃料领域,并将其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裁员计划。2015年7月末,壳牌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大幅裁员6500人,以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应对油价风险。壳牌公司CEO范博登则对此评论说:“我们需要在低油价的时期里具备弹性,对行业来说现在是极具挑战的时刻,我们正在以紧迫的心态和决心来应对。”裁员是油公司应对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最直接手段,具有应急性的特点。短期来看,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公司的开支,保证公司正常运行所需的必要的现金流,但并不具备长期实施的基础。首先,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核心人员才能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如果公司在油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断裁员很可能导致人员流失和队伍建制破坏,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隐患。其次,从长期角度来看,裁员只能治标。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才是降低公司运用成本,应对低油价最有效的手段。鉴于与埃克森美孚和BP相比,壳牌的员工数量仍略高,若油价持续低迷,未来1—2年壳牌可能还会削减一部分工作岗位,但规模将低于今年。

  未来三个阶段有力推进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告诫人们:“变化所带来的最大危险不在于变化本身,而是拘泥于运用过去的逻辑来应对变化。”尽管在低油价下壳牌公司的生产经营遭受了重创,但作为全球500强长期排名前列的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公司已迅速在2015年对生产经营战略进行了及时调整。结合其新任CEO范博登的分阶段战略实施计划,预计壳牌公司发展重点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从短期看,壳牌将成熟的上游和下游业务作为提供公司充足现金流的“引擎”,支撑未来公司的财务表现。壳牌将有选择地投资增长型资源,并运用独特的技术和操作方式来延长公司资产的开采期,从而提高它们的盈利能力。从中期看,壳牌公司将致力于构建从常规和非常规资源、LNG(液化天然气)、GTL(天然气凝析液)、天然气化工等的天然气一体化产业链,聚焦于有较大控股权的大型合资项目,同时陆续削减一些持股较低项目和未盈利投资,强调投资回报,不再继续投资亏损的市场。从长期看,壳牌的目标是发展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极地未发现油气资源,特别将重点开发北极资源。壳牌近期表示,阿拉斯加北部海域可能成为美国的“国家能源基地”。当该地区发现的任何石油开始正式生产后,全球的供需平衡可能与今天完全不同,阿拉斯加可能生产100万桶石油/日,这会让该地区足以与墨西哥湾媲美。

  总体而言,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增加了壳牌公司的决策难度,导致其在中短期发展过程中遭遇生产经营困难。但是,通过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和自身状况,同时依靠强大的问题识别和纠错能力,预计壳牌公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使公司快速回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