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栏
也谈壳牌收购BP
2015年02月09日 15:3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罗佐县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罗佐县 

       发展战略“朝令夕改”不是壳牌的风格。加上诸多客观因素的综合考虑,壳牌若近期并购BP,其做法和新近制定的发展战略相悖。

  近日有消息称,全球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壳牌和BP要实现合并。作为国际石油界的大腕,此消息一出,引起业内震惊,影响非同凡响。单从壳牌能够连续几年位居全球500强企业榜首,BP公司能够在墨西哥湾特大漏油事故中奋力搏击,在短短几年中恢复元气的表现看,两家公司均可称为业界楷模。没有超强的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想在逆境中取得上述佳绩,几乎不可想象。

  外界对两家公司合并的评论,大多贴上的是“强强联合”的标签。的确,如果这两家公司联合了,新公司就其规模看将是实实在在的“巨无霸”。但综合目前各方信息,并购仅仅是个说法,或许还是谣传,毕竟未见付诸实施的实际行动。

  2013年、2014年对包括壳牌和BP在内的国际石油公司而言,是个特殊时期。由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低迷,石油石化产品需求疲软,使其普遍经历了一次“大考”。面对经济形势低迷的侵袭,石油公司交出的“答卷”并不令人满意。

  以壳牌为例。2014年初,壳牌发出十年来的首次盈利预警。这次预警再次体现出一向在管理方面以情景规划和预测见长的壳牌的风险意识。其他几家公司如埃克森美孚、道达尔、雪佛龙也遇到类似问题,2013年度经营效益普遍下滑。但唯有BP独善其身,实现业绩逆势反弹。究其原因,主要是BP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之后经营形势严峻,加之受经济危机影响,BP率先改变发展模式,实施以资产剥离和投资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瘦身战略”,改善了企业现金流状况,提升了经营效率,投资回报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业绩下滑之后,包括壳牌在内的其他几家公司普遍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至于具体的调整举措,各公司互有差异,但均没有跳出投资控制、严控大项目、资产优化配置与剥离非核心资产、走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的圈子。事实上,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是在走BP的路子。壳牌在2014年初发布的公司经营年报中表示,今后几年公司经营要以提升投资股东回报水平为核心,对中长期大项目实行谨慎投资策略,更加看重看得见收益的投资回报。壳牌这一新的发展思路,应该说是在反复的实践和碰壁中形成的。进入本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壳牌对于资源战略并不看重,主要因为决策者对油价走势的低判。而在2004年“储量造假事件”后,壳牌公司的发展思路有了实质性的根本改变,投资更多地流向上游。这一时期恰恰也是油价持续上涨的时期。但是从最近几年的经营情况看,壳牌很多上游投资有其瑕疵,影响到了投资回报水平。或许正因为如此,方才促成今天以资产“瘦身战略”为特点的发展转型。

  在资产“瘦身战略”已被壳牌高层管理者接受并认可的形势下,当前油价下行的客观事实在理论上应该只能强化其执行既定战略的信心,2014年各家公司已经付诸实施。过去几年,大规模扩张给公司带来的“盈利预警”教训的阴影在短期内不会轻易散去。在此情形下,壳牌的决策者对于近期的大并购应该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兴趣。与此同时,对于壳牌这样的大公司而言,发展战略的“朝令夕改”似乎不是其风格。综合考虑诸多客观因素,壳牌若在近期并购BP,其做法似乎有些让人看不明白,至少和其新近制定的发展战略相悖。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