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油气】“胜利”钻进300万米
2014年02月26日 16:1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李新刚 王好楠 邱振军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23年累计300万米进尺,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相当于打穿339座珠穆朗玛峰。

  ○ 文/李新刚 王好楠 邱振军

  2013年12月30日,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70650钻井队司钻张中宝在塔河10366井盯着一根钻杆进入井筒后,兴奋地说:“这是我们队第三万米的年进尺,也是我们公司入疆23年累计的第300万米进尺。”

  3万米进尺,这一国内陆上5500米深井年进尺新纪录,意味着国内陆上深井钻井施工能力有了质的飞跃;300万米进尺,则相当于打穿了339座珠穆朗玛峰。

  这两个数字喻示着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市场车轮,用高端技术占领高端市场,通过高质高效的施工打造新型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危机面前抢占主动权,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实现高速发展。

  技术创造市场

  众所周知,西部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因此,各钻井公司都将最优秀的队伍、最精良的装备放在西部。群雄逐鹿之下,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缘何取得佳绩?中石化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副总经济师、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经理李兴会认为:“这个成绩,是‘胜利钻井技术’综合实力的体现。”

  翻阅塔里木石油上世纪90年代的史志,几乎所有新纪录、高指标都有“胜利”的印记。胜利技术名扬大漠戈壁。

  进入新世纪,西部钻井行业发生深刻变化:更多的世界前沿钻井技术被引进和应用,国际石油巨头哈里伯顿、斯伦贝谢等也纷纷抢滩登陆这一领域。

  习惯国内“领头羊”位置的胜利钻井,遇到严峻的挑战。

  感觉到压力的胜利钻井认识到,传统技术已无法满足西部市场和自身发展需要,若要继续保持领先只有依靠创新。而作为市场化生存的企业,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将创新突破口瞄准了市场需求,逐步由市场驱动型向驱动市场型转变。具体说,就是利用自身的技术为甲方创造出市场份额的需求。

  塔里木油田哈德区块就是这种需求的产物。1991年哈德区块就已被发现,但由于油藏厚度普遍在2米以下,按常规思维基本没有开发价值,差点成为“弃儿”。

  但是,胜利钻井技术挽救了这一油田,也为甲方创造出了新的市场份额。

  2000年,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联合胜利兄弟单位,成功完钻哈德1-H1井,应用独有的FEWD无线随钻技术,打穿5000米以下、厚度仅1~1.5米的两套超深超薄油层—至此,上亿吨石油储量得以盘活。哈德油田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级整装海相沙漠油田和第一个年产200万吨的沙漠油田。

  “技术创造市场”的模式,为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的发展创出新天地,结出硕果累累。据统计,2000年至今,在西部特殊工艺井市场,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占有率超过30%:在英买力地区,成功攻克盐下钻井的世界级难题;利用侧钻井技术,实现市场的战略跨越。

  模式瞄准高端

  “高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市场、高端队伍”,是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支撑高端业务发展的四大指导精神。以“区域钻井模式”塑造品牌,再通过品牌进入高端市场,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诠释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内涵。

  围绕“加快钻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工作人员发挥综合优势,针对不同区域的钻井施工进行专题攻关,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钻井模式”。

  在托甫区块,由于这里地下情况复杂,钻井速度始终难以提高,而地下复杂和上产的巨大需求,决定了这一区块的定额远远高于其他区块。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联合胜利定向井、胜利泥浆和固井等单位开展攻关,先后在钻头选型、泥浆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符合托甫地区钻探需求的区域钻井模式。应用该模式后,这一地区钻井速度提高20%以上,开发步伐大大加快。甲方为此专门组织西部14家钻井公司,在胜利井队现场召开“提速会”,向全体施工队伍推介胜利钻井技术。

  以甲方的名义推介乙方的技术,在西部钻井史上还是第一次。

  依据同样的思路,2013年,西部市场跃进区块创下国内陆上7000米超深井50天内完钻的新纪录,同时拓展出新的工作区域。

  2013年,胜利钻井速度成为西部的焦点。据统计,该公司钻机月速、机械钻速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30%,钻井速度实现倍增的成绩。

  发展随着质量走

  西部市场,大浪淘沙。

  在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23年的发展历史中,世界石油行业在1998、2008年先后经历过两次市场危机,给西部石油工程队伍带来巨大冲击——由于工作量剧减,一些企业受到市场影响,被迫停工待命甚至退出新疆市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在两次危机中却实现高速发展。以进尺为例,2009年,在同区域市场施工的其他近20家钻井公司工作量减少30%,而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进尺首次突破10万米大关,表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

  在此背景中,回顾300万米进尺可以发现,该公司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因此,企业才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对塔里木胜利钻井来说,“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首先需要打得安全、打得好、打得快、打得便宜,追求竞争策略上的双赢。

  公司深刻意识到,当前西部市场的竞争已由单纯技术、设备竞争转化为文化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核心,首先是安全文化。2010年,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正式启动安全文化建设。三年来,通过属地化、目视化管理、健全管理网络等手段,塔里木钻井的安全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功能已开始显现—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该公司事故率仅为 0.75 %,远低于西部市场平均水平。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北勘探开发项目部经理廖涛认为:对甲方而言,“又好又快”带来的是直接效益,既节省投资又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对乙方单位而言,则提高了进入高端市场的门槛,获取的是高额回报—这就是“双赢”。

  作为西部屈指可数的高端市场,跃进区块因地下情况复杂,钻井速度一直难以提升。2013年8月底,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70125队进入该区块。11月15日,YJ2-12井成功完钻,施工周期78.83天。这是国内7000米深井首次突破80天完井大关,将跃进区块平均钻井周期提高30天以上。这一数字,意味着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牢牢占据这一高端市场。

  钻机追着效益跑

  2013年7月,在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半年工作会报告中,出现一个当前的热门词语:低碳发展。

  “钻井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实现低碳发展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低碳发展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且是一种经营管理的手段。”大会报告如此阐述。

  事实上,2011年开始,塔里木胜利钻井就已开始低碳发展的探索: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天然气和电力资源,对部分井队的柴油机进行双动力改造,同时大力推广网电钻机,年降低柴油消耗700余吨;在偏远井队推广净化水装置和太阳能照明,年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对企业而言,要实现发展“高质量、高效益”,不仅要有高效的内部管理,而且要有“高质量的市场”,即追求高效益、高回报的市场。

  2013年,西部石油市场再次受国际油价影响,形势空前严峻。塔里木钻井人清醒地意识到,一味局限于现有市场空间没有好出路。基于这一认识,该公司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全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公司市场布局发生大幅度变化:7台钻机在不同的甲方之间调整,15台钻机在不同区块之间流转。一批利润低的区块和井型被果断舍弃。

  这种变化被称为钻机的“趋利流动”:由饱和市场向不饱和市场流动,由利润洼地向利润高地流动,也就是“钻机追着效益跑”。按照单井利润回报率,结合不同钻机类型,该公司对西部不同区块、不同市场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建立市场资料库。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工作人员完全厘清不同区块、不同井型的利润变化曲线。在招投标中做到对每一个区块、每一口井的超前预判。

  这种调整很快见到回报:在西部市场普遍低迷的2013年,该公司的钻机实现全部满负荷运转,甚至出现井位等钻机的罕见情况。

  与此同时,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并不满足于仅在新疆市场的布局。该公司还顺利中标位于甘肃省的西参1井,以及沙特阿美项目、土库曼项目。驰骋在高端市场的胜利不仅走出了新疆,而且踏出国门向更具有挑战性的市场冲刺。

  本文图片均由胜利油田塔里木钻井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