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特别策划
加氢排头兵闪耀大湾区
2025年02月11日 15:00 来源于 加油技能    作者:董婉儿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能源版图上,中国石化广东广州石油开泰北加能站作为氢能补能的排头兵,在大湾区氢能续航网络中闪闪发光。开泰北加能站是广州市首座油氢合建站,也是一座集油、氢、电、光伏发电等综合能源供给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开泰北加能站不仅在氢能技术上领先,而且在安全管理、现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展现出亮色。

  坚守服务关

  作为广州市首座油氢合建站,开泰北加能站始终坚持高效便捷、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建站之初即完成全面市场调研,率先成为粤港澳地区氢能供应与服务的排头兵。

  开泰北加能站日加氢能力达500公斤,主要服务对象为新能源乘用车、大小货车、氢燃料公交车、泥头车、环卫车等。按照属地发展需求、适度超前的技术布局,开泰北加能站采用了35兆帕氢气压缩机,并创新应用压缩机机头预冷装置,增压能力提高10%,加注效率显著提升。

  根据加氢流程特征,开泰北加能站对固定线路、固定加注频率的客户实行错峰服务,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加注一次只需8~10分钟,可续航300公里。

  “来我们站的氢燃料车,基本上都能随到随加。”开泰北加能站的一位员工说。这种高效的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了客户的消费体验,使开泰北加能站成为了大湾区新能源车辆的理想补给站,大幅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把牢安全关

  为了确保设备运作过程中的“本质安全”,开泰北加能站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加氢站建设的规定,制定了适用于油氢电合建站的安全运行、人员储备、设备管理、生产作业、监督检查和应急预案等系列安全管理规定。

  站内采取加油、加氢、充电分区管理方式,人员持证上岗和分区操作,严格按照“一书两卡”卸氢作业流程开展操作,每班人员对站内风险点、设备设施区域开展巡检,及时排查潜在风险隐患,并实行闭环处理。站内安装了覆盖全站的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监控系统。在控制柜、设备区、卸气区、加氢区等多区域设置了氢气泄漏自动检测装置,一旦发生氢气泄漏,探测仪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站内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强化技能关

  不仅如此,开泰北加能站还是一个氢能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为了应对新能源带来的新挑战,公司率先从技术、标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厚筑行业核心优势。依托广州市首批氢能燃料电车公交及物流车率先在黄埔区示范运营的背景,以开泰北加能站为学习交流平台,与华南地区首座氢气检测分析实验室开展合作,将这座站建成了氢能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广州石油一位负责人说。为此,开泰北加能站引入了VR模拟、模型演练等信息化培训手段,实施“一对一”师带徒培训体系,先后培养了70余名成熟的加氢站运营和技术管理人才。

  开泰北站不仅是氢能应用的先锋,而且是绿色能源转型的典范。作为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网约车的供氢站点,开泰北加能站拉开了氢能应用向乘用车市场迈进的序幕。

  “开泰北加能站的成功运营,不仅展示了广东石油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公司在安全管理、现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广州石油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开泰北站将取得更为耀眼的成绩。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