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有上游不一定有效益
2014年03月10日 14:5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罗佐县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BP和壳牌的经营哲学(下)

  如果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占有再多资源也不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益。

  分析近十年来经营数据可以发现,在同壳牌的“较量”中,BP的投资回报率平均水平总体处于下风,低于壳牌2%~3%。然而与壳牌业务结构相比,BP上游比重远高于壳牌。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石油公司主要依靠上游业务获得主要利润的形势下,拥有上游业务相对优势的BP反而在投资回报方面不及壳牌,令人值得思考和分析。

  BP较为重视资源战略,希望在全球新地区新领域的资源勘探开发中建立领先优势、抢占先机,借助于并购和剥离手段加快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发展道路总体看来比较激进。因此,开展经常性的并购与剥离,BP不得不花费大量管理支出和内部资源整合成本支出,进而影响到企业整体投资回报水平。为此,BP加强成本考核管理,严格日常管理和投资预算,使应有投资被压缩,影响公司整体运营质量。这一点,从其近十年来发生的生产事故较其他公司更多便可窥见一斑。如:2005年德州炼油厂爆炸、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等。

  华尔街日报曾发表题为《英国石油—都是成本惹的祸》评论,对BP近年来生产事故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核心结论是这与公司过分压缩成本管理有很大关联。该文特别强调,BP因为压缩成本而没有及时对有生产隐患的海上油井生产和环保部件进行更换,导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而BP激进的扩张发展战略是这一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因素。

  反观壳牌,发展战略总体稳健,有效避免了因激进方式导致介入新领域、新地区的盲目性,也可以有效避免因频发并购而导致大规模内部管理成本支出,风险相对较小—这也是壳牌较BP占据投资回报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也并不能由此简单认为壳牌发展战略一定全面优于BP。壳牌相对稳健的发展战略在某些关键时刻也会“失灵”。如:2000年,壳牌对油价的错误判断导致其后一直在压缩上游业务,直至2004年因上游业务薄弱导致公司储量接替捉襟见肘,最终发生储量造假丑闻事件。好在壳牌高层管理者意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后,认真反省并及时寻找导致此类问题产生的制度缺陷,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改变发展模式,使壳牌在2004年之后的发展日趋稳健。

  作为石油行业百年老店,BP和壳牌公司的发展历程、经验以及两家公司基于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的做法值得后来者认真思考。当前,我国石油公司均提出建设国际化一流能源公司的发展目标,借鉴BP和壳牌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或许有助于国内公司更好的成长。

  笔者认为,我国石油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时,不仅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而且要立足企业发展实际,走特色发展道路,不能盲目对标世界一流。要处理好战略决策的“稳健”与“跨越”关系,这对于石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涉及规避经营风险与捕捉发展机会,如何在“稳健”与“跨越”中做好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挖掘内部生产要素潜力,提升管理水平,对已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提升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不能简单认为石油公司上游油气业务比重越高越好,即便是在高油价时期,如果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占有再多资源也不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益。这一点尤其值得新兴国家石油公司借鉴。

        作者小传

  罗佐县,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期从事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