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从事加能站安全管理工作多年,我始终认为,新员工是加能站的新鲜血液,更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安全力量。加能站是储存、销售易燃易爆油品的高危场所。新员工若对岗位风险认知不足、未经专业培训直接上岗,一个微小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油品泄漏、火灾等严重事故。
2025年,作为安全培训负责人,我将新员工安全培训视作头等大事,围绕让新员工懂风险、会操作、能应急的核心目标,摸索着简捷实用的实战化培训路径。我始终坚信,只有让安全融入新员工的岗位习惯,帮助他们筑牢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才能守住加能站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 认知先行,把安全红线刻进心里
新员工背景不同,安全知识基础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为此,应搭建“认知—操作—应急”三级分类安全培训体系,精准匹配培训内容,避免“大水漫灌”。
在安全认知环节,我优先解读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明确红线底线。通过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与加能站相关的条款,以及公司和站内的安全管理规定、“三违”行为处罚标准,让新员工清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源头规避违法违规风险。
更关键的是,我会帮助新员工建立岗位风险认知。我会给新员工上安全警示课:播放未规范操作导致油气泄漏起火的事故视频,用真实的案例展示安全意识缺失的严重后果;结合站内实际,讲解汽油、柴油“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的特性,梳理油罐区、加油区、卸油区等关键区域,以及加油机、油罐呼吸阀等设备的风险点,同步讲解日常防控措施与险情初步处置方法,让新员工对岗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 风险精析,从设备到作业逐项指导
我常跟新员工说:“安全工作的核心就是防控风险。”为此,我聚焦设备风险和作业活动风险两大核心,结合站内场景手把手教学,确保新员工学懂、会用。
设备风险方面,盯紧关键设备讲隐患。加能站设备藏着不少“隐形风险”。我会带领新员工逐个设备“把脉”,明确检查要点与防控办法。
针对加油机,重点讲解内部电线老化短路的风险:老化电线产生的火花可能引燃油气。因此,每天交接班时必须检查线路是否破损、接头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后应该立即上报,严禁私自拆修。针对油罐及附件,要检查阀门通畅度与管线密封性,每天需确认阀门无堵塞,雨后要排查是否有积水堵塞问题。针对消防器材,除了教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法、灭火毯使用方法,更强调日常检查:“灭火器指针到红区就是压力不足,必须马上更换;灭火毯有破损就无法覆盖火源,每月都要翻看是否完好。”
作业活动风险方面,要跟着实际操作找漏洞。新员工未来的每一项作业都可能藏着风险。我会结合具体场景进行拆解,让他们明确安全操作标准。
在加油作业上,要点明“油枪没插紧会漏油、油箱盖随手放易沾油污引静电”等风险,要求油箱盖必须放在指定托盘上;教会新员工主动劝阻顾客加油时接打手机,清晰说明“手机信号可能产生电火花”的危害。在卸油作业上,作为高风险环节,要重点强调“卸油前必须连接静电接地夹”,防止碰撞产生火花;明确“双人监护”要求,一旦发现漏油需立即喊停、及时处置。在日常巡检上,讲授“看、听、闻、摸”四步法,即看设备是否有异常破损、听机器是否有奇怪响声、闻味道是否有油味,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上报。
为了让风险点更直观,我还会展示“站内风险四色布置图”,标注风险点位置和防控措施,帮新员工把风险清单刻在心里。
- 操作实战,从标准到应急练成本能
安全培训不能只停留在“懂”,更要落到“会”。这一环节,我会聚焦“标准操作”与“应急处置”,通过“演示+实操”让新员工练到形成本能。
在标准操作培训中,针对不同的场景细化内容:针对加油作业,从引导车辆、确认油品、规范操作到结束服务,每个步骤现场演示后让新员工实操,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设备使用上,要求新员工亲手操作灭火器、灭火毯、紧急切断阀,直至熟练掌握;特殊场景,如劝阻顾客吸烟、处理加油枪漏油等,逐一模拟演练,确保应对得当。
应急处置培训围绕“快速反应、正确处置”展开:针对油品泄漏、初起火灾、人员受伤等突发情况,先讲解处置流程,再设置模拟场景,让新员工进行演练。比如,模拟“加油机起火”,要求新员工迅速取出灭火毯覆盖火源,呼喊同事引导顾客疏散、拨打119;模拟“油品泄漏”,则需他们快速判断位置、关闭相关阀门、疏散人员、上报站长,通过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 成果巩固,从培训到上岗闭环管理
新员工培训不能一训了之,要建立“培训—实践—改进”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新员工把安全技能用在岗位上。
新员工完成培训后,通过站务会、班组交流等形式,让他们分享所学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既促进经验共享,也帮加深记忆。同时,安排站长带领新员工参与每日的班组活动、交接班,引导他们将培训内容融入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强化安全意识。
此外,通过日常作业观察、安全知识提问、应急演练等方式,评估新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地再培训,直至完全达标。
2025年,通过靶向化、场景化的培训,新员工安全培训取得显著成效:新员工安全意识得以提升,能准确识别岗位风险;操作全程规范,未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在应急演练中均能规范、迅速应对。
作者系中国石化河南濮阳石油分公司市区经营部支部书记兼副经理
责任编辑:曲绍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