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迪庆香格里拉平均海拔3380米的崇山峻岭间,每年雨季都在上演一场“与时间的竞速”——当地村民穿梭于雾气缭绕的原始森林,指尖轻捻慢拾那裹着泥土清香、被誉为“菌中黄金”的松茸。曾几何时,这些生于云端的山珍,只能困在传统集市里。如今,中国石化云南迪庆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迪庆石油分公司)用易捷线上平台为松茸拓宽销售路径,让这份高原鲜味能更快对接全国消费者,近几年实现松茸销售额78.5万元。
- 鲁茸区初的忧与盼
云南是松茸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40%左右。其中,香格里拉松茸的产量占云南松茸产量的65%以上。
凌晨5点,香格里拉的山坳还浸在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里,格咱乡木鲁村的村民鲁茸区初已经摸黑出了门。胶鞋踩在院坝的石板上轻响,她往帆布背包里塞了两个温热的青稞饼,又反复按亮手电—这束光,是她在山林里找宝贝的眼,更是全家生计的指望。
山风裹着寒气往衣领里钻,鲁茸区初沿着熟悉的山道往上走,手电光柱划破晨雾,照亮了脚下没过脚踝的露水。松针与腐叶铺就的地毯下,藏着她要找的松茸。她蹲下身,手指在湿润的泥土里轻轻摸索,遇到冒头的白嫩菌子,得屏住呼吸用小木棍小心刨开,生怕碰坏纤细的菌柄。太阳爬上山头时,她的裤脚早被露水浸透,膝盖也蹭出了红印,背包里却只躺了10来朵大小不一的松茸,这是她早上的的收获。
直到暮色漫过村口的经幡,鲁茸区初才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往收购点走。村民阿爸的小卖部透出暖光,小老板蹲在柜台后,挨个捏着松茸的品相,眉头时皱时舒。“中等品相,18块一朵。”听到价格,她悄悄攥了攥衣角——去年这时,松茸被压价压得狠,但除了卖给收松茸的这些小老板外,也没有其他办法。
这样的困境,曾是香格里拉松茸产区村民的心病。松茸金贵,却“娇气”得很,鲜度撑不过3到5天;山路难走、冷链缺失、销路狭窄,让这山间的“黄金菌”,成了村民手里的“愁人菌”。
- 顾客与香格里拉松茸的千里之约
作为扎根迪庆的央企,迪庆石油分公司在得知松茸销售的困难时,主动与当地政府对接,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切实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出用自身易捷线上平台为松茸拓宽销售路径。
周五晚上,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小潘揉了揉酸胀的双眼,习惯性地刷起了朋友圈。突然,一条来自“中石化易选”的动态让他停下了滑动的手指。
视频里,晨光穿透薄雾,洒在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上。一位藏族姑娘正蹲在松树下,用木棍小心地拨开泥土,露出一朵白嫩的松茸。小潘不禁想起上周和母亲视频时,她还念叨着:“听说云南的松茸炖汤最是鲜美,就是买不到正宗的。”
他毫不犹豫地点开链接,跳转到了熟悉的易捷加油APP。“中石化甄选·优质香格里拉深山松茸”的标识格外醒目。页面上,刚采摘的松茸,菌盖饱满如伞,菌柄洁白笔直,褐色的表皮泛着光泽。
“妈妈总是把好的都留给我们……”小潘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把肉夹到他碗里的情景,指尖轻轻一点,选择了最大规格的礼盒装。在备注栏里,他认真地输入:“麻烦挑选品相最好的,这是送给母亲的礼物。”
鲁茸区初见小潘在易捷商城的订单时,指尖还在手机屏幕上轻轻蹭了蹭。“以前哪敢想,山里采的菌子能通过手机卖到全国!”迪庆石油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她查订单,她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地名: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眼眶忍不住发热。
“以前我总把小松茸当次品,现在才知道,只要新鲜没损伤,小的也能卖好价钱!”她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一朵掌心大的松茸,菌盖洁白、菌柄挺拔,“这朵去年顶多卖10块,今年线上能卖到18块!”
数据不会说谎:今年松茸季以来,迪庆石油分公司通过易捷平台下单349单,销售额达14.6万元。
- 从一朵菇到宝藏清单
迪庆石油分公司的助农行动,远不止于松茸。在成功打造松茸销售模式后,公司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将目光投向了迪庆高原更丰富的特色农产品。
“我们发现,除了松茸,这里还有很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农产品。”迪庆石油分公司负责人吴仕进表示。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全州20多个乡镇,开展农产品调研和挖掘工作。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精选出60余款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香格里拉宝藏清单”。
这份清单包罗万象:有来自沙地的高原助农土豆,晒足日光的文曲巷贡菜,颗粒饱满的三色藜麦;有鲜辣扑鼻的牦牛肉酱,嚼劲十足的圣域天香牦牛肉干;还有麦香醇厚的香格里拉啤酒,果香浓郁的帕巴拉冰葡萄酒。每一款产品都带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高原风情。
销售渠道方面,迪庆石油分公司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网络。线上依托易捷商城、小程序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线下还创新推出“体验式营销”,在加油站打造特色产品体验区,让顾客在加油之余品尝和购买迪庆特产。
通过中国石化的多渠道推广,“香格里拉宝藏”系列产品近年来已实现销售额741万元。更可喜的是,这些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显著提升,从过去的土特产转变为备受青睐的精品礼。
下一步,迪庆石油分公司计划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工作。一方面继续挖掘藏族文化特色产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商品;另一方面加强产业链建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程参与,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还将探索“农业+旅游”模式,通过特色农产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为迪庆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责任编辑:齐铁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