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视点
践行“两山”理念 守护中华水塔
2025年11月17日 22:4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张永庶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青海油田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勘探开发生产全过程,书写高原能源企业的绿色生态答卷。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这一科学理念从浙江安吉的实践源头走向全国,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引。作为驻青中央能源企业,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将“两山”理念作为在雪域高原践行“国之大者”、推动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根本遵循,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勘探开发生产全过程,既做清洁能源的供应者,又当雪域高原的守护者,以实际行动书写着高原能源企业的绿色生态答卷。

  牢记“国之大者”,以更高站位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青海考察,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为青海油田指明了发展方向。集团公司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价值追求,对青海油田提出“打造高原油气田绿色低碳发展典范”的目标要求。

  青海油田深刻认识到,推动绿色发展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委“第一议题”、干部培训“第一课”,通过深学细悟、对标对表,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机制,将生态环保纳入“三重一大”决策范围。系统梳理出10类431条适用性法律法规条款和10大类56项201条具体管理要求,构建从公司到班组的四级环境责任体系。每年专项安排4500万元生态奖励资金,激励全员从“重视环保”转向“重实行动”。

  坚持保护优先,以更实举措守护高原生态底色

  柴达木盆地能源富集,生态敏感。青海油田始终恪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准则,将生态保护作为能源开发的前置条件。通过主动避让生态敏感区,累计划定37.33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对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等生态脆弱带的作业活动实施严格管控。全面推广清洁钻井和清洁作业技术,积极研发应用生物可降解压裂液,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英东油田成功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打造了3个绿色基层队站样板。这些实践正是“两山”理念在高原能源领域的生动落地。

  污染防治是绿色发展的底线。青海油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四五”以来,投入2.56亿元实施24项污染治理工程。通过VOCs综合治理、历史遗留含油污泥“动态清零”等举措,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三废达标率成效持续稳定。油田连续4年获评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先进企业”,2023年荣获“中国石油绿色企业”。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加快绿色转型,以更大力度构建多能互补格局

  践行“两山”理念,不是放弃能源保供主责,而是以更高维度重塑产业格局。青海油田处于青藏能源保供第一线,拥有油气产输储炼销全产业链,同时坐拥丰富的风光资源,具有“油气+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显著优势。集团公司党组精准研判发展形势,为青海油田描绘了“油气和新能源两个千万吨以及5000万千瓦新能源大基地”的宏伟蓝图。青海油田抢抓机遇、因势而为,持续丰富“油气热电氢”格局,提升能源总当量,全力绘实发展第二曲线。

  目前,青海油田已获得新能源建设指标450万千瓦、地热供暖指标85万平方米,累计新能源装机102.88万千瓦。其中,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项目为中国石油首个风光与气电融合发展的外部供电项目,对外输送光伏绿电5.1亿千瓦时。200万千瓦风电项目纳入省级重点计划,50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开工,压缩空气储能、深层卤水提锂等前沿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沙戈荒”大基地建设方案已报国家审批。青海油田新质生产力版图日臻完善,以实际行动在雪域高原镌刻了能源转型的生动注脚。

  聚焦绿色炼化,以更优路径推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作为青藏高原唯一炼化企业,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肩负着稳边固藏和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近年来,青海油田践行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推动能源革命,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重大要求,加快优化扩能升级改造,聚焦安稳运行、产品结构、节能降耗和绿色清洁发展路径,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构建炼油化工业务“炼化生精材”格局。主动关停3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与苯抽提装置,通过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克高原航煤生产技术瓶颈、完善配套设施,成功补齐高原航煤特色产品产业链。已完成两轮次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验证绿氢、绿色化工技术路线,为炼化企业CCUS融合发展打造了新的范式。高原低碳、绿色、效益炼厂实现路径更加完善。

  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格尔木炼油厂2023年以来污水回用量同比减少20.89%,新鲜水消耗下降26.11万吨,COD、NOX和SO2排放浓度实现大幅下降。占地近1平方千米的污水氧化塘,经过持续治理形成上万亩湿地,引来成群天鹅越冬,成为工业废水变生态活水的生动典范。这一转变,正是“两山”理念在高原工业实践中的精彩诠释。

  推动循环利用,以更高效能促进低碳发展

  青海油田紧扣“双碳”战略目标,回收气资源化利用与能源消耗优化双维度发力。建成9套低压密闭气回收装置,年增产8000万立方米气量。三甘醇再生装置尾气回收天然气88.4万立方米。6套伴生气处理装置年回收天然气2.5亿立方米,生产液烃7.7万吨。拆除109台燃气加热炉,减少自用气量246万立方米。建成6个清洁替代项目,年节气470.8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5.4万吨。规划中的17个清洁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节约天然气6260万立方米,年减排二氧化碳9.8万吨。

  “十四五”以来,青海油田能源消耗总量较“十三五”降低12.5%,单位商品量综合能耗减少16%。在推进能源生产绿色转型的同时,青海油田全力守护高原生态脆弱区,建成12.7千米人工防风固沙林带,绿化面积达61.3万平方米,形成“绿带锁黄龙”的生态屏障,让寸草不生的荒漠嬗变为高原胜景。

  二十年踔厉奋发,二十年绿满高原。“两山”理念在雪域高原焕发出蓬勃生机。青海油田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守护中华水塔生态安全的双重责任,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奋力谱写高原油田绿色发展的时代新篇章,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守护中华水塔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作者为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