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销售】践行“两山”理念,走好绿色发展路
2025年11月17日 16:0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舒志国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10年来,浙江石油年均供应清洁油品1500万吨,累计建成充电站超1600座。

 

  2025年8月,三座“石化易电”新能源充电站在湖州安吉余村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石油)与安吉县政府战略合作的标志性成果。这些充电站,不仅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绿色补能服务,而且为余村的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中国石化驻浙央企,浙江石油勇当绿色转型排头兵,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企业血脉,在传统能源提质升级、新能源布局、安全环保治理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走出了一条传统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创新之路,为美丽浙江建设贡献了石化力量。

  能源提质升级,油品质量迭代更新

  “浙江石油作为一家高度负责任的国有企业,为更好地履行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我们愿意克服一切困难,提前进行油品升级。”浙江石油各加油站纷纷表示。

  2022年12月1日零时起,浙江石油全省的2043座加油站将同步启动国Ⅵ B汽油的销售,这一举措比国家成品油质量升级的时间表提前了一个月。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浙江石油近些年持续推进传统能源转型升级,致力为浙江省内广大用户提供绿色清洁油品。

  从国Ⅲ到国Ⅵ,浙江石油始终走在油品升级的前列。2016年,浙江石油率先实现车用汽柴油国Ⅴ标准全覆盖;2019年,国Ⅵ标准油品全面供应,硫含量降至10ppm以下,大幅减少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每一步升级都凝聚着浙江石油降碳减排的决心,也为浙江省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坚实支撑。

  浙江石油构建了以管输为主、水运和铁路为补充的多层次成品油保供体系。全省近2100座加能站每天为超过110万车次提供优质服务。近10年来,浙江石油年均供应成品油1500万吨,相当于一个西湖的蓄水量,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提供了稳定保障。同时,通过优化储运设施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了油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清洁化。

  浙江石油投入13亿元完成库站油气回收系统升级改造,推广“低温吸收+吸附级配”工艺,活性炭使用寿命延长至8年,年减排VOCs超700吨。此外,549座加能站安装在线监测系统,60座加能站试点安装简易在线监测系统,建立浙江省油气回收监测平台,落实两级专人每日监控,实现异常情况管理“小时达”。

  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石油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开展专题部署、精心组织、做实做细成品油安全环保供应各项工作,为全力保障“家门口的赛事”履行石化担当,贡献石化力量。此举获得浙江省政府高度认可,有效提升了企业绿色品牌形象。

  加快布局,构建多元融合生态

  “现在加氢气20公斤左右,满载能跑400公里。”在浙江石油嘉兴嘉善善通加油加氢站,司机王盛亮正在为他的氢能重卡加氢气。王盛亮对他的这辆氢能重卡很满意,相对柴油车,氢能重卡不仅动力足,行驶过程也很安静,并可实现“零碳”排放。

  善通加油加氢站于2019年建成,是浙江省首座、国内第二座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供能站,亦是浙江石油以“油气氢电服”多元融合为目标,加速新能源网络布局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浙江石油已累计投营11座加氢站,日均加氢量达3吨,占中国石化全国氢气销量的1/6,成为浙江省最大氢能运营商。嘉兴平湖滨海大道加氢站作为国内首座微管网输氢站,将上海氢能重卡的续航半径延伸至宁波,开启了沪浙线化工产品零碳物流新模式。

  大力发展新能源网络。浙江石油全力服务浙江新能源汽车最佳生态省建设,通过整区整县、全员发展模式,目前已在全省布局超1600座充电站,充电车位超2.5万个,成为浙江省头部充电运营商和第一直营平台。上半年累计充电量2.9亿千瓦时,充电市场占有率超过16%,每日服务客户超10万人次。

  2024年10月1日,浙江石油宁波金海路加油站的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投运,通过“光伏+绿电交易”实现“零碳”运营,成为全省标杆。

  与此同时,浙江石油利用加能站罩棚、油库闲置地块,建成分布式光伏站点458座,年发电量超15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500吨。桐庐油库试点“林光互补”项目,累计发电11.2万千瓦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清洁能源生产的双赢。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示了中国石化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探索,也为加油站绿色能源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狠抓治理,打造绿色发展标杆

  早在2023年10月,浙江石油宁波三官堂油库顺利通过“无废油库”验收,这也是浙江市首个油库类型的“无废细胞”,“无废”环保理念在江北深入推广。

  “这是全国首套采用冷凝回收技术的油气回收装置,通过该装置处理后,VOCs排放可降低至5g/m³以内,远低于国家25g/m³的排放标准,回收率由原来的0.8‰提升到1.0‰,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油库的环保负责人周金开介绍。三官堂油库是国内周转量较大的油库,采用车辆运输发油极易造成VOCs排放,为此,油库作为试验基地,率先应用了这项冷凝油气回收技术。

  浙江石油率先探索“无废细胞”创建,建成19座“无废油库”、511座“无废加能站”,数量居销售系统首位。台州临海油库成为全国首座政府认证的“无废油库”,宁波三官堂油库以光伏发电抵消碳排放,获全省首张油库“碳中和”证书。此外,浙江石油通过绿色采购、包装减量等措施,近三年减少塑料使用量32.6%,车用尿素液包装桶循环利用节省成本超8000万元。

  不仅如此,公司累计投入20亿元完成全省1700余座加能站双层罐防渗改造,配套建设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零风险”。建成雨污分流自动切换系统,污水处理回用率达90%。自主研发的智能水上围油栏布放艇,大幅提高了应急围油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未来,浙江石油将继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升级绿色能源、绿色项目、绿色服务,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筑牢企业安全环保防线,守护碧水蓝天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