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中国石油甘肃陇南销售分公司支旗加油站,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一会儿帮顾客引导车辆,一会儿叮嘱员工规范操作,一会儿又蹲下身检查设备细节。她就是在这里坚守了18年的站经理凌书霞。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凌书霞始终秉持责任、坚守、工匠心,把小小的加油站打造成企业创效的桥头堡和服务群众的暖心窗口。18年来,她用一件件实在事、一个个巧办法,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责任与担当。
- 优质服务用巧劲
 
        “顾客是考官。他们的态度就是我们的镜子。”这是凌书霞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抓服务有个秘诀,既练“内功”强技能,又用“巧劲”提效率。.jpg)
日常工作中,她像个“严师傅”,盯着员工练业务。从加油规范动作到收银话术,从油品知识到应急处理,她要求每个人都得“过关”。遇到顾客情绪激动时,她总会教育员工:“先换位思考。顾客急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多一点耐心,顾客就少一分火气。”有次,一位货车司机因加油排队发脾气,员工委屈得眼圈红了。凌书霞赶紧跑去安慰员工。之后,她转头又去跟司机解释排队的原因。一番沟通后,司机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
针对油站车流时忙时闲的特点,凌书霞琢磨出“闲时暖人心、忙时提速度”的妙招。顾客少的时候,员工就陪客户聊家常,顺带推荐加油卡和非油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站内的收益。老顾客王师傅常说:“来这儿加油方便,而且跟加油站员工聊天心里舒坦,不知不觉就成了回头客。”
到了高峰期、会员日这些车流量大的日子,凌书霞就会带领员工“抢速度”,优化站前引导,及时补位。有次十惠活动期间,车流量比平时多了一倍。她带着员工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通过高峰补位、优化排班、科学引导等措施,没让一辆车堵在站外。收班后,她看着顺畅的车流数据笑了。
- 细节里面见真章
 
“细节里藏着真服务,小事里装着大形象。”凌书霞把这句话落到了加油站服务的方方面面。对于最难管理的卫生间,她立下“硬规矩”:每30分钟清洁一次,做到地面无积水、镜面无污渍、洗手台无杂物。除了设置专职清洁责任人外,她还创新制定了“候补责任人”制度,即每位员工用完卫生间都要顺手检查一遍,发现水渍就拖干净,看到纸巾少了就补上。时间一长,这成了大家的肌肉记忆,有效确保了加油站卫生间24小时干净整洁。顾客使用舒心的同时,也展示了加油站的良好形象。
加油站的“爱心服务吧”更是越办越贴心。靠墙的架子上,便民雨伞、针线包、充电线整齐排列;角落的血压仪旁,摆放着使用说明;柜台上的应急药箱里,感冒药、创可贴、晕车药、纱布、碘伏等一应俱全。6月,一位货车司机在加油站加油时突然头晕。凌书霞赶紧扶他到“爱心服务吧”,用血压仪测试发现其血压偏高。得知司机忘带降压药后,她一边让员工递上温水,一边联系附近药店送药。司机握着她的手道谢:“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
- 团队建设有活力
 
“一个人干得好不算好,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凌书霞带团队有套组合拳,让支旗加油站的员工拧成一股绳,越干越有劲。
每周一的晨会上,“服务明星分享会”是雷打不动的环节,即让优秀员工讲技巧、说经验,暂时落后的员工跟着学。一个个接地气的经验分享,让员工们听得频频点头。凌书霞还在考核里加了“找差距”的加分项:谁主动说自己哪里做得不足、怎么改进,就给额外奖励。员工李婷以前总在高峰期手忙脚乱。会上,大家帮她出主意,凌书霞还专门陪她练了3天“高峰操作流程”。现在,她已然成了加油站高峰期的“快手能手”。
凌书霞在加油站内大力实施师带徒、传帮带活动,帮助员工成长成才。她和业务骨干组成师傅队伍,主动一对一认领徒弟,手把手传授经验,帮助徒弟掌握安全技能、操作规范、设备运行、故障处理、开口营销等岗位的业务技巧,帮助加油站员工更快地练就过硬本领。
新员工入职,凌书霞必当“第一任师傅”。去年刚入职的员工小郭总是记不住加油操作步骤,凌书霞就编了个顺口溜:“一引车、二问候、三问标号、四开盖、五提枪、六加油、七盖盖、八收银、九道别、十清洁。”一周后,小郭不仅能独立操作,而且在一次顾客投诉中顺利化解了矛盾。看着新人从手忙脚乱到独当一面,她比谁都高兴。
18载寒来暑往,凌书霞把青春和热情都献给了加油站。从最初的普通加油员到如今的站经理,变的是岗位角色,不变的是那份扎根一线的坚守和推动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如今,她正在琢磨怎么把服务做得更好,怎么全力以赴地确保经营管理目标圆满完成。
        在推动加油站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她将继续带着团队守好安全线、擦亮服务窗,用汗水浇灌责任,用奉献诠释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自己的奋斗新篇章。
责任编辑:曲绍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