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专栏】重卡电动化,货运用能结构迎调整
2025年10月10日 18:44   来源于: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5-08期   作者:丁少恒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两年,伴随着国内天然气与柴油的比价关系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经济下行周期中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力度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车用LNG持续在公路物流领域替代柴油消费。上半年,各月替代比例始终保持在20%以上。6月,国内电动重卡销量渗透率提升至24%以上,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替代柴油的比例接近4%,与车用LNG一起共同对车用柴油消费带来冲击,预计进一步加速公路货运用能结构调整。

        分析来看,“双碳”政策、物流行业转型、经济性优势、技术突破四方面因素是驱动重卡加速电动化的主要因素。一是“双碳”战略导向驱动公路运输低碳化转型。《2024—2025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电动重卡可以享受三方面的支持政策:国家及省份层面最高28万元的购置补贴;约10个省份为电动重卡提供区域准入等路权优惠;部分地方政府对重卡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进行专项补贴。二是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电动重卡的应用场景。《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一方面,降本增效需求推动多式联运取代长途公路运输。另一方面,时效性需求推动生产企业仓网布局前置化、密集化,减少点对点的长距离运输。500km以上的长途公路货运量占比已经从2022年的30%降到2024年的20%。三是电动重卡全周期使用成本已经具备经济性优势。经核算,单辆电动重卡成本相比柴油和LNG重卡分别具备20%和5%的经济性优势。一方面,动力电芯成本已经从2024年的1000元/kWh降至400~450元/kWh,推动电动重卡购置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电动重卡年运营成本相比柴油、LNG重卡节省明显,约8个月、17个月即可收回购置差价。四是技术突破推动电动重卡适应性明显提升。比如,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提升,400度及更大容量的电池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电动重卡续航突破400公里;补能速度快速提升,兆瓦超充技术15分钟可以为300度电池充至90%,换电设施布局同步扩张;智能化生态逐渐完善,自动驾驶实现封闭场景无人化运营,车云协同技术通过大数据检测优化降低故障率和事故率,实现深度降本。

        预计未来电动重卡持续渗透并逐步对LNG重卡构成竞争。短期来看,电动重卡将与LNG重卡共同加速替代柴油。电动重卡主要用于400公里以下,依托快速补能技术和低运营成本,挤压柴油份额;LNG重卡则在中长距离干线物流中占居主导地位。中长期来看,电动重卡将逐渐与LNG重卡构成竞争关系,尤其是随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电动重卡将沿“短途封闭场景—城市间物流—干线运输”场景逐步延伸,挤压车用LNG的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电动重卡在公路货运用能中的占比达到10%以上,与车用LNG共同占比超过40%,LNG重卡将逐步收缩至气源区及超长干线领域,公路货运燃料结构面临重塑。

        建议国内石油销售企业充分重视重卡电动化趋势,一方面,早期布局LNG站点,加快在特定作业场景、短距运输线路布局重卡充换电网络,形成油气电氢等综合能源供给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打造货运车辆生态圈,如建设“司机之家”、开展货运车辆检维修业务、提供货源信息等,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深度绑定物流经营主体,实现综合能源服务站的高质量经营与发展。

责任编辑:曲绍楠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