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我国正致力于能源“公正转型”,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力量
2025年09月15日 16:30   作者:本刊记者/王海坤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处主办的“媒体气候行动工作坊”活动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绿色公正转型”。本次工作坊汇聚了联合国系统机构、国家相关部委、国际基金会、行业协会及媒体代表,围绕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前瞻、气候传播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邢佰英处长在活动现场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提前实现了2030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目标。眼下,正在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COP30召开之前,我国将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s)目标,也就是中国新气候目标。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健表示,根据该机构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耗的比重从五年前的15%已经上升到如今的近20%。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全球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达40亿吨。

  据介绍,近几年来,备受业界关注的“气候变化公正转型”这一主题将成为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主要议题之一。对此,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在活动现场说,在我国,不论是煤炭领域的“公正转型”,还是石油石化领域的“公正转型”正在接续上演。目前,随着这一话题被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每年的2月20日已经被联合国设定为“社会公正日”,今年的主题是“公正转型,为更可持续的未来”。

  在活动现场,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运营与机构发展副主任汪燕辉称,由于西班牙在“气候变化公众转型”领域有着先进经验,目前国内已经和西班牙相关学术机构共同成立了“公正转型实验室”,将中国经验拿到国际平台上进行交流、复制和输出。下一步,我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转型”相应的指标体系,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力量。

  亚洲气候行动者总干事王晓军也在“气候变化公正转型”讨论环节中,围绕“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绿色公正转型”发言。

  他说,当前全球面临极端天气频发、能源转型加速的双重压力,绿色转型不仅是技术或市场问题,更是关乎“人”的系统性社会课题。他强调:“真正的‘公正转型’必须保证一个都不能落下,这其中既包括化石能源淘汰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人群,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人群。”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全球环境权威倡导者,联合国环境署致力于在全球层面运用环境科学推动政策制定。本次活动还从媒体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进行气候宣传,向公众传达气候行动关键信息,助力绿色转型。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