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专访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明丰
中国石化石科院深耕技术创新,将创新“金点子”快速转化为创效“金钥匙”。
科技成果能直接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例如,新型催化剂可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数字化技术能实现智能工厂优化生产流程、实现降本增效;面对新能源、高端材料等新兴领域需求,及时转化特种高分子材料、氢能制备等科研成果能抢占市场先机,培育新增长点。
“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是石化行业驱动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据统计,技术转化周期每缩短10%,企业利润率可提高2~3个百分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院长,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明丰表示。
科技赋能: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中国石油石化:李院长,您好!近年来,石科院如何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培育壮大石化行业新质生产力?
李明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近年来,石科院聚焦“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在氢能、废塑料、绿色燃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勇担产业链链长职责,基于未来技术突破和场景应用持续培育新兴产业链,着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创新成果与工业应用的桥梁纽带,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园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石油石化:近年来,石科院在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取得了突破?
李明丰:在氢能领域,石科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分布式甲醇制氢技术、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在国内率先投用,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完整掌握全套分布式制氢技术,持续为行业树立低成本加氢站示范样本,推动“氢进万家”。服务氢能产业长远发展,牵头制定5项氢能领域系列检测方法及采样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开展氢能产业链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平台上线试运行。
在废塑料领域,持续开展低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自主研发废塑料连续热解技术,牵头创建石化联合会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整合行业先进生产力,加快与废塑料化学回收利用相匹配的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发,支撑废塑料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的基础上孵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
在绿色燃料领域,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试飞成功,为全球航空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石科院牵头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我国发展生物航空煤油的关键技术和战略研究”,明确了我国生物航空煤油产业四条技术路线为主的发展思路。2月,中国工程院评审组认定项目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生物航空煤油行业发展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改革破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中国石油石化: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石科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释放自身创新活力?
李明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功能使命性任务就是要“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与高校等创新主体不同,企业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创新想法转化为高成熟度技术并快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石科院将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着重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中国石油石化:在这一过程中,石科院做出了哪些有益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
李明丰:做强内功,不断强化自身工程化能力和中试工程化目的性,建立“研发—中试—产业化”全流程绿色通道,以今年内天津基地建成投产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工程化研究能力,让全院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让更多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同时,着力提升技术经济性,开发企业“用得起、用得好”的技术,持续研判市场需求,统筹考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更加注重规划中的盈利可能性研究,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为企业带来长期利益。
勤修外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产业链融通带动“领头羊”“排头雁”作用,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依托自身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联合业内优势力量合力攻坚破题,围绕传统炼油向分子炼油转型、低成本“油转化”途径、人工智能应用、原子经济化工、新旧能源耦合利用等石油化工行业关键科技问题开展集智攻关,持续推动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不断孵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实现创新加速度。
产研结合:开展实际应用创造未来
中国石油石化:石科院正在聚合产业力量集智攻关,对此您有什么心得体会?
李明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研发单位,“单打独斗”埋头研发技术是行不通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必须打造产学研销全链条合作模式,与生产、销售企业密切配合,摸透行业和企业的真实需求“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研发能解决企业痛点的技术。例如,4月,石科院与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签定高端内燃机油技术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将携手推进内燃机油配方技术的生产应用,加强添加剂单剂领域合作,推进更多润滑油相关产品的国产化进程,维护润滑油产业链安全。
中国石油石化:石科院计划从哪些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人们生活的便捷度和智能化水平?
李明丰:目前,包括高性能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等在内的低碳环保新材料广泛用于能源、交通、机械制造、纺织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石科院将依托中国石化“高端聚酰胺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等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领军研究机构开展包括生物基共聚酰胺、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CCUS吸附材料等多种低碳环保新材料合成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拓展新材料的性能潜力和应用边界,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同时,还将积极布局包括十二内酰胺、己二胺等绿色生产新工艺及生物基可再生2,5-呋喃二甲酸、呋喃基环状二胺、戊二胺等新型产品,为低碳环保新材料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石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