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王涛用智慧、勇气和担当,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壮丽篇章。
2025年5月22日19点21分,中国石油工业的杰出领导人、新中国最后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3岁。这位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石油事业的开拓者,就此告别了他深爱的土地和毕生奋斗的行业,却在中国能源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壮丽篇章。
赤子之心,争当石油先锋
1931年11月,王涛出生于河北乐亭。1950年,年仅19岁的他便担任哈尔滨工农速成中学党总支部干事,展现出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对爱国热忱。1953年,王涛前往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班学习,为之后的留学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1954年,王涛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王涛赴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矿业学院学习。后来,他又进入莫斯科石油学院,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在石油学院勘探、钻井、开发、炼制、机械、运输等诸多专业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石油地质勘探。这源于最初的信念——为祖国寻找更多油气资源,献身石油事业。在苏联学习期间,王涛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石油勘探技术,还深入研究了国际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这段留学经历,为他日后在中国石油工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成后的王涛毅然回国,投身到祖国石油事业的火热建设中。1962年,他被调往大港油田担任副总指挥,负责油田的勘探与开发工作。在大港油田,王涛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功开发了多个重要油气田,为大港油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3年,王涛被分配到石油部研究院当总地质师。他一直觉得:学石油的人一定要到基层,要实践才出真知。所以便三番五次地要求调到油田参加石油会战。跟着老部长们来到油田,更加深了他的石油情结。不久后,王涛回到了家乡东北,而立之年的他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大庆油田的地质勘探上。
1969年,王涛被调往辽河石油勘探局担任副局长。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他毫不退缩,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辽河油田的勘探与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
一步一个脚印,王涛的脚步从陆地丈量到海洋,他是我国海洋石油的开拓者。
1979年,王涛被任命为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珠江口筹建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兼临时党委书记,开启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新篇章。
当时,中国海洋石油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的困难。王涛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决心,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组建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在他的领导下,南海东部石油公司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海洋石油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力量。
三大战略,推动跨越式发展
1985年6月,王涛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8年6月,改革开放进入高速发展,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石油工业部,成立能源部,原石油部的政府职能移交能源部,并在原石油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原石油部长王涛成为首任总经理,自此开启了中国石油行业新兴之路。
当时,中国石油工业正处于关键时期,东部油气资源接替紧张,石油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王涛上任后,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等中国石油工业“三大战略”,亲自决策并组织以塔里木盆地为重点的西部石油会战。
这一战略不仅为中国石油资源版图的拓展奠定了基础,更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
当时的塔里木历经“五上五下”,始终没能取得重大战略突破,主要原因是缺钱、缺技术。王涛曾率团访问日本、加拿大、美国,寻求借贷外资以解决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但并不顺利。
1991年5月,王涛向时任总理李鹏汇报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情况,通过对原油产量、价格等相关因素等计算贷款事宜。此后不久,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贷款问题,会议听取了石油工业部汇报。会后,李鹏总理表示,我们不能总用这些钱去进口冰箱、电视,应该将这些有限的外汇储备更多地投入到国家的基础产业、能源产业上去,这样对国家发展后劲是有利的,对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1991年6月28日,石油工业部和中国银行在中南海紫光阁签署12亿美元贷款协议,用于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开创了我国陆上石油工业“贷款搞勘探”的先河。
为了能够如期偿还贷款,彻底改变塔里木石油会战受资金短缺困扰的被动局面,1991年8月17日,王涛在探区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一手抓500万,一手抓大场面”的奋斗目标,如火如荼的奋斗开始了。1999年底,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按协议如期还清利息和贷款。2002年塔里木原油年产突破500万吨,成为当时我国陆上第六大油田。
在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期间,王涛还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使中国石油科技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某些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撰写了20余篇学术论文及两部专著,系统阐述找油理论与勘探开发部署。1985年,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对他多年来在石油科技领域贡献的高度认可。
国际舞台,展现中国石油力量
王涛是位具有国际视野的石油工业领导者。他曾到英国、挪威、美国、日本、巴西等国考察石油工业。王涛认为,中国可以借鉴挪威的经验。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搞了五年的对外合作,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四十多家石油公司都与我国合作过,其中包括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国的BP公司、意大利的阿吉普公司、日本的石油工团等国际石油公司。
从这几年的对外合作中,王涛学到了很多国外先进的现代化的石油管理理念,成为了一个有开放型思维的领导干部。并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要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力,要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并且善于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在学习中不忘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合作要按照合同办事,达到双赢。
对外合作使王涛扩大了视野,其后,在国际舞台上,王涛为中国石油工业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1994年和1997年,王涛连续两届当选世界石油大会副主席。在世界石油大会上,他总是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声。他的每一次演讲都充满激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他积极倡导国际石油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王涛深知石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008年,他牵头成立“王涛英才奖学金”,2009年6月,他在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该奖学金,以个人积蓄激励青年学子投身能源事业。
王涛的一生,是为国家能源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智慧、勇气和担当,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壮丽篇章。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责任编辑: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