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开发】厚植人才沃土 点燃创新引擎
2025年08月08日 15:5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高 源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分级分类推进人才强企工程走深走实。

 

  3名青工在公司级竞赛中收获金银牌,1人在全国采气大赛中获得铜奖,3个项目在全国、河北省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开展技术攻关22次,解决生产难题26项,年创效2042万元……这组数据背后,彰显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四厂人才培养提素工程深入实施的显著成效。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该厂聚焦人才强企战略目标,构建形成厂处、科大队、班组、个人四个培训层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四类人才队伍的“四级四类”网格化培养培训矩阵,加快人才批量化培养,全面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

  “双师”融通助人才

  采油四厂着眼员工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提升,积极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推动“双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新时代的多元化“双师”人才。

  配备导师+签订协议,“双师”人才培养有保障。该厂将新入职大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充分利用其可塑性强、学习能力优等特点,打造技术和技能成长双赛道。精心挑选资深的技术和技能专家担任新入职大学生的导师,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其量身定制科学的成长规划。为进一步压实“双师”人才培养责任,组织11名“双师”型青年人才与师父签订协议。协议中明确师徒责任,由师父结合徒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

  岗位练兵+培训交流,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岗位练兵和培训交流是人才能力素质提升的基本保障。该厂定期组织技术、技能人才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练兵活动,通过以赛助学的方式,激发人才的学习热情和拼搏精神。在2024年华北油田智能化运维大赛和技术技能竞赛中,该厂代表队获得了一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目标考核+评先选优,激活人才培养动力。为全面激活人才培养工作,该厂制定了《分级分类、精准赋能人才培养暂行管理办法》,将“双师”人才培养工作纳入考核。针对“双师”培养的计划、目标、成果等,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评比等方式,对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优秀单位和优秀培训师、优秀师徒、学习成长明星等个人进行奖励。

  求贤若渴育人才

  采油四厂始终坚持人才为王的理念,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组织技术讲堂。该厂工程师和业务骨干为技术人员进行订餐式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细致剖析,学员全神贯注聆听学习,技术课堂成为思想碰撞、创新创效的智慧熔炉。

  每季度举办专家大讲堂。厂总地质师、总工程师、一级工程师通过现场讲解、分析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授课内容涵盖了工程地质、油气开采等多个领域,既讲解理论知识,又分享实践经验。每期学员人数控制在20~40人,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专家大讲堂开讲以来,已累计授课数十节,参加培训的学员达到数百人次。通过这一平台,技术人员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该厂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石油精神传承者。彭瑞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身为该厂原总地质师、华北油田感动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退休后仍心系石油事业,坚持将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地质技术人员,先后培养出一级工程师张公明、公司劳动模范万敏等典型,成为干部员工争相学习的榜样。在彭瑞林等一批专家的影响带动下,该厂6人被评为技术专家,获得百余项公司级、省部级科研创新成果。

  为干部员工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加大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等课程的占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高端化”“线上+线下”等培训方式。2023年,举办基层干部培训班2期。

  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敢于冒尖。以“青”字号工程为抓手,任务压担子+提拔搭梯子,将青马学员纳入压舱石工程,鼓励青年展示才华、交流学习、思考创新,挖掘青年人才的潜质。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在科研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技术人员,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而且给予精神上的荣誉和认可。这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理念,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该厂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不拘一格用人才

  采油四厂始终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不过分看重资历和文凭,而更加注重能力和业绩。通过“赛马选秀”“揭榜挂帅”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以实践锻炼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加大生产、经营、党务三大系统跨岗位业务交流力度。

  在这种用人导向下,“85后”公司级劳模周昕瑞实现了从多元青年到技术尖兵再到全能所长的三级跳。在A11物联网建设项目中,他创新“三横三纵”交叉管理模式,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数据采集与监控平台,节约成本200余万元。针对厂注、采、输三大系统的能耗大户,他通过提升注水系统效率、优化电加热井管理等措施,实现了能耗连续三年持续下降。在他的带领下,该厂工程技术研究所完成了11项技术攻关课题,连续两年获得厂先进集体称号,先后有5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3人获得华北油田优秀党员、QHSE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当前,采油四厂正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千里马在这片沃土上脱颖而出,为打造高质量发展一流采油厂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