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谢克拉·热西提的成长蜕变之路
2025年08月04日 17:29   作者:张玉霞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2023年的夏末,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阿克苏分公司阿瓦提团结路加油站的加油机还带着正午的余温,谢克拉·热西提背着半旧的帆布包站在站前,白衬衫的领口被汗水浸出浅痕,眼里却亮得像落了星子——这是她第一次以实习大学生的身份,正式走进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江湖”。

  在此之前,她的世界是图书馆的书架、教室的板书,是写满公式的草稿纸和宿舍夜谈的笑声。可站在这里,便利店货架上码得整整齐齐的货品、老员工手里不停挥动的加油枪,都成了陌生的“课本”。第一天跟着师傅学习时,她连加油枪的开关都要摸索三次,给客户开具发票时手都在抖,听见货车司机喊“小姑娘,再加点”,脸颊瞬间红到耳根。

  但这份青涩里,藏着不肯认输的韧劲。她发现加油站的工作远不止“加油”二字:要记得92号、95号汽油的区别,要算清非油商品的折扣,要在高峰期指挥车辆不堵成一团,甚至要懂得“师傅您的玻璃水快没了”这样的贴心提醒。那些日子,她的帆布包里总装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白天跟着老员工在加油机旁转,把“加油前要先问品号”记在第一页;傍晚蹲在便利店角落,对着商品价目表默背促销品内容。

  有次给一辆越野车加油时,客户突然问:“你们这的柴油抗冻性怎么样?我下周要去沙漠,夜间可能有零下30度。”她愣在原地,看着客户期待的眼神,脸唰地白了。那天晚上,她抱着员工技能书籍查阅,在笔记本上写下:-35号柴油适合在环境温度为-29℃至-44℃之间使用,它的凝点为-35℃,冷滤点为-29℃”。后面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那是她对自己说“下次一定答上来”的暗号。

  烈日寒风:用汗水,把岗位焐成热土

  新疆的夏天从不含糊,正午的阳光砸在加油站的水泥地上,能把鞋底烤得发烫。谢克拉·热西提穿着短袖工作服,额前的碎发黏在皮肤上,每一次抬手给车辆加油,手臂都像穿过火墙。有回连续卸了四仓油,她的手套被汗水泡得发涨,摘下时指尖泛着白,可看到司机师傅递来的一瓶冰水,她还是笑着摆手:“没事没事,您返程路上慢点!”

  便利店的冰柜是她夏日里的“小确幸”,但更多时候,她宁愿多在加油机旁待一会儿。有位开三轮车的大爷总在午后过来,每次只加20块钱的油,说要去批发市场拉菜。谢克拉记得他的车油箱口有点歪,每次都特意把加油枪举得低一点,免得油洒出来。大爷过意不去,偶尔会塞给她一个刚摘的西红柿,红通通的,像她脸上的汗珠。

  冬天来得猝不及防,寒风卷着沙砾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在割。她学会了把暖宝宝贴在毛衣里,却总在帮客户检查轮胎时忘了冷。有次一位阿姨的车打不着火,她跟着师傅跑过去帮忙,蹲在车旁扶着搭电线,手冻得几乎握不住钳子,却听见阿姨说:“这丫头的睫毛上都结霜了,快进去暖和暖和。”她摇摇头,看着发动机重新启动的那一刻,觉得心里比揣了暖炉还热。

  同事们总说,谢克拉·热西提身上像装了永动机。高峰期她能在加油机和便利店之间跑上百趟,饭凉了热三次才顾上吃;有人问她累不累,这个总是笑眯眯的姑娘会歪着头说:“累啊,但看到司机师傅说“谢谢”的时候,就觉得值了。”

  破茧成蝶:让青春,在平凡里闪着光

  三个月后的一天,站经理突然让谢克拉·热西提独立负责班组。那天她起得比闹钟还早,对着镜子把工牌系得笔直,自己已经能熟练说出每种商品的促销活动,能合理解决客户提出的需求问题,能在看到老客户的车时笑着说“张师傅今天来得早呀”。

  变化是藏在细节里的。曾经需要对着价目表算账的她,现在扫一眼购物篮就知道总价;曾经指挥车辆时会结巴的她,能在一分钟内让四辆车各就各位;曾经连玻璃水都不会加的她,会主动提醒客户“冬天换防冻型更合适”。有次一位自驾游的阿姨买了一堆零食,她细心地用胶带把购物袋缠成十字结:“阿姨您放后备箱,这样不容易撒”。阿姨后来特意打电话到加油站:“你们那个爱笑的小姑娘,比我闺女还贴心。”

  如今,这些痕迹都成了她的“铠甲”,让她在面对任何情况时都能从容微笑。站里的老员工常说,看着谢克拉,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但谢克拉知道,自己比前辈们多了份幸运——在这个时代,基层的岗位从不是“平凡”的代名词,而是能让青春扎根的土壤。她会在休息时给同事讲大学里的趣事,也会听师傅们说“当年我们手动记账”的往事,新与旧的碰撞里,加油站的故事变得越来越生动。

  向光而行:以初心,赴下一场山海

  如今的谢克拉·热西提,已经能在交接班时清晰地报出“今日油品销量8.6吨,非油销售额5700元”,能在应急演练中迅速报警,能在新员工犯错时笑着说“我以前也这样”。她的工装依然干净,只是袖口多了几道洗不掉的浅痕,那是加油枪磨出的印记,也是成长的勋章。

  有次站里组织大家开展学习两级公司“三会”精神学习分享,她手里还攥着那个快翻烂的笔记本:“我以前觉得,伟大是做惊天动地的事。但在这里我发现,把每辆车加准油,把每个客户服务好,把每个平凡的日子过扎实,就是了不起的事”。

  夕阳西下时,谢克拉·热西提总会站在加油站的屋檐下,看晚霞把油罐区的影子拉得很长。不远的车道上,货车鸣笛而过,便利店的灯光暖黄地亮起来,像给这个小站系上了一条温柔的丝带。她知道,自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个烈日与寒冬,更多次“您好”与“再见”。但没关系,那个初来乍到的小姑娘,早已在油站的烟火里长出了翅膀。她会带着笔记本里的初心,带着掌心的温度,在这条平凡的岗位上,继续把青春过成闪闪发光的模样——就像加油站顶上的灯,或许不耀眼,却总能在夜色里,为每一个赶路的人,亮一盏温暖的光。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