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作为中国石化在与缅甸接壤的边陲服务窗口,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郎镇富本工业园区的中国石化云南普洱石油澜沧富本加油站,始终践行“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宗旨,在党支部带领下,锻造出了一支平均年龄仅28岁,敢闯敢拼、善作善成的青年队伍。
澜沧富本加油站以优质服务破局,以精准营销制胜,2024年实现轻油机发销量突破1万吨,获得“云南石油青年文明号”“普洱石油万吨加能站”等荣誉称号,生动诠释了“小站点大作为”。
- 青年勇于担当,创新服务树标杆
澜沧富本加油站以“服务客户、奉献石化”的理念,将青春活力转化为服务创新的内生动力。面对澜沧县乡镇交通不便、客户分散的现状,团队打破传统服务模式,主动将服务从站内延伸至站外,坚持开口营销,通过“五公里半径”对乡镇、工业园区开展地毯式走访。2023年至今,累计走访客户114余户,建立动态客户电子档案98余份,为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家拖拉机没油了,明早还得赶着拉茶叶,该咋办呢?”一个下雨的夜晚,拉祜族农户老周打来电话。站经理张浩冬二话不说,抓起雨衣和灌满柴油的油桶,带着员工小岩驱车赶往村寨。山路泥泞,皮卡在暴雨中艰难前行。抵达时,老周正蹲在屋檐下发愁。“周叔,油来了!”张浩冬跳下车,雨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淌。老周又惊又喜:“这鬼天气,你们还专门跑一趟!”“您可是我们的‘一户一策’VIP”。三人冒雨将柴油加满至拖拉机,老周执意要煮茶道谢,张浩冬婉拒道:“下次来站里,我教您用‘易捷商城’买非油品,有些比市价便宜!”
在IC卡推广方面,张浩冬带头组成“青年突击队”,推行“一户一策”服务模式:针对工业园区运输企业,提供“油品+非油品”组合套餐;针对乡镇农户,推荐“当期优惠”活动;针对县城居民,推荐“易捷便利店+加油卡优惠”。通过差异化服务,全站2024年累计开发“单位+个人”客户数同比增加125%,客户满意度达98%以上。
这支年轻的队伍始终将“团旗红”融入“石化红”,通过“青年服务示范窗”,将服务细节化、标准化、规范化。张浩冬培训员工时说:“咱们要吃透公司的营销活动方案,应用好加油‘六步法’、收银‘五步法’。在加油现场做到察言观色。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他与员工一起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和措施,确保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定期评估员工的绩效,给予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改进。设立奖励机制,表彰优秀表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员工互学互比,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2024年,该站荣获“云南石油青年文明号”称号,成为普洱石油青年团队中的典型加油站。
针对月需求用油量大的客户,澜沧富本加油站建立“大客户档案”,实时跟踪用油量、周期、消费偏好等,提前给客户推出购油优惠方案。2023年,全站柴油销售同比增长76%,汽油销售同比增长34%。
面对汽油客户分散的痛点,油站根据公司推出“养车卡”营销活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整合“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服务产能,梳理加油、易捷商品折扣等权益,打造“人·车·生活”综合服务。2025年春节,站经理带着“年货节”新政策新活动,结合当地拉祜族等少数民族消费习惯,推荐特色食品、节日礼盒等商品,对客户进行再上门、再回访,1—3月累计销售养车同比增长180%,成功开发个人客户卡7户。
- 紧盯市场动态,优化策略促增长
面对区域内社会经营单位的价格竞争压力,站经理做到“日监测、周判断、月调整”的动态化管理。依托中国石化品牌优势,积极向上汇报并申请好的优惠政策,形成“油品保供—非油品配送—增值服务落地”全方位服务。
“张经理,你们怎么又来了?”澜沧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王总看着门口浑身是灰的张浩冬,无奈地摇头,“我都说了我们一直用着别家的油……“王总,今天不是来推销的。”张浩冬擦了擦汗。
正说着,工地上的加油员急匆匆跑来:“王总,加油机又堵了!搅拌车等着出工呢!” 张浩冬二话不说就跟着去了现场。他蹲在加油机旁,熟练地拆开滤网,黑乎乎的油渣顿时洒了一地。原来是滤网堵死了,他用现有的工具包进行彻底清洗,顶着烈日干了半个多小时。
“你们中石化的站长还懂这个?”王总惊讶地问。 “在加油站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些基本故障还是学会了点。”张浩冬抹了把脸上的油渍,“其实我们的油品经过特殊过滤处理,很少会出现这种问题……”客户被站经理的真心服务所感动。王总主动打来电话:“张经理,我们决定把全部用油都转到你们富本加油站。不仅因为你们的油品质量,而且因为你们的服务态度。”如今,这家混凝土公司每月固定购油量超过20吨。张浩冬常说:“客户关系就像混凝土,需要真心实意才能浇筑牢固。”
2024年,澜沧富本加油站轻油机发销量突同比增幅33%,成为普洱石油首个“万吨加能站”,获得“2024年普洱石油万吨加能站”荣誉称号。全站始终注重客户黏性培育,通过建立客户微信群定期推送油价资讯和优惠活动。
澜沧县富本加油站用实践证明,基层站点虽小,但只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团队活力为支撑,就能闯出一片市场。
责任编辑:齐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