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3月上旬,随着以加工燃料油为主的炼厂检修复工,以及部分炼厂因利润改善提高加工量,山东独立炼厂的开工负荷逐渐企稳回升。未来,在国际油价偏弱震荡、主营检修高峰期来临及需求逐步复苏的预期下,预计二季度山东独立炼厂的开工负荷进一步提升。从中长期来看,独立炼厂将依托自身经营的灵活性,在行业变革中艰难前行。
进入3月,山东尚能检修结束恢复生产、中海外计划4月装置开工,以燃料油为主要原料的炼厂逐步复工复产。同时,山东裕龙、金诚、东明等炼厂提升加工量,山东独立炼厂开工负荷稳步提升。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旬,山东独立炼厂的开工负荷为53.84%,较2月低点的51.88%提升了1.96个百分点。
- 独立炼厂效益改善明显
3月,在炼油产品端供需双弱的背景下,国际油价走势成为炼油效益改善的核心因素。3月上旬,国际油价呈现下行趋势。截至3月中旬,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70.95美元/桶,环比下跌4.23美元/桶,跌幅5.63%。炼厂生产成本降低,对于原料端未进行点价操作及均价结算的炼厂,原料采购成本出现明显下降。产品端则可以通过迟降、缓降价格的方式,争取拓展利润的空间,为进一步提升负荷创造价值条件。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当周,山东独立炼厂生产理论利润为432.2元/吨,环比上涨41.1元/吨,涨幅10.5%。
二季度,国际油价仍将呈现偏弱震荡走势。叠加炼油产品需求边际改善预期,预计二季度,山东独立炼厂开工负荷高于一季度,呈现反季节性规律的特点。
- 进口直馏燃料油贴水下行
燃料油今年1月按照应收抵扣政策落地后,加工燃料油的炼厂纷纷降低生产负荷或停工检修,对于燃料油进口贸易同样产生深远的影响。需求方独立炼厂与供应方国际贸易商展开博弈。据卓创资讯调研,多数独立炼厂提报的燃料油消费税抵扣比例围绕60%附近波动,基本不超出80%。
3月的低硫、高硫燃料油贴水,发生了明显变化。据卓创资讯了解,3月的进口低硫燃料油贴水从60美元/吨降至20美元/吨、进口高硫燃料油贴水从20美元/吨降至10美元/吨、稀释沥青贴水则从-8美元/桶上涨至-5.5美元/桶。由于进口高、低硫燃料油贴水让利,刺激了以进口燃料油为主要原料的炼厂需求,为其复工复产创造了成本条件。
稀释沥青主要用于生产沥青。燃料油消费税按照应收比例抵扣政策落地后,沥青型炼厂生产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据卓创资讯沥青生产模型测算,稀释沥青贴水若降至-15美元/桶附近,独立炼厂以稀释沥青生产沥青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 主营检修计划落地
据卓创资讯对2025年中国炼厂检修计划调研,2025年是中国炼厂的检修大年,检修多集中在3~5月,且在三四季度将会明显高于往年。全年检修损失量占比预计在6.48%,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检修最高值出现在4月为11.67%,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3.48%。
在检修计划中,一般主营炼厂检修计划少有变更调整,而独立炼厂检修计划表现更为灵活。在3—5月炼厂检修计划集中期,汽柴油供给端的边际缩量可能为行情带来显著支撑,将刺激独立炼厂检修延迟,为独立炼厂开工负荷提升创造空间条件。
据卓创资讯了解,部分长期停工的炼厂正在积极调研市场,研究可行的复工复产方案。方案的核心在于效益。一方面,是否可以用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测评生产渣油或者生产沥青的方案可行性。另一方面,是否可以引入外部资金,启动代加工模式。这两种方案对于盈利窗口期要求较为严苛,存在一定难度。尽管如此,部分炼厂正在积极运作,探索发展新模式。
从长远发展来看,炼油行业达峰与转型已迫在眉睫。未来,独立炼厂或将“保留一批、淘汰一批、整合一批”。“保留一批”,已经实现“油转化”路径、资金状况健康及原油配额充足的独立炼厂;“淘汰一批”,装置配套及产品结构单一、负债较高、原料供应不足的独立炼厂;“整合一批”,或将依托于东明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富海集团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一体化项目,参考裕龙石化上马的“上大压小、减量置换”政策,部分独立炼厂参与到一体化项目整合中,从而实现中国炼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曲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