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最近,英国《卫报》报道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2023 年,全球有36家化石燃料公司合计排放超过20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这项研究的数据源自 “碳排放主体数据库”(Carbon Majors Database)。
2003年起,该数据库开始收集和分析全球主要化石燃料生产商的排放数据。该数据已被用作支持美国纽约州和佛蒙特州的法律。
- 可再生能源投资削减
令人担忧的是,近几个月,越来越多的顶级能源公司开始削减可再生能源投资,加倍投入化石燃料生产,几乎放弃了曾经高调宣布的能源转型目标,与《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温控目标背道而驰。
曾经在能源转型道路上“冲得最快”的英国石油公司(bp),如今开始“掉头”。2 月 26 日,bp宣布大幅削减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其年度可再生能源支出从原本的50多亿美元削减至15亿~20 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则增至100亿美元。
bp曾被视为化石燃料行业中转型最为激进的代表。5年前,该公司宣称,石油时代已经接近终结,可再生能源才是未来,并计划到2030年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比2020 年减少40%,大力投资太阳能、风能、氢能和生物燃料。
然而,这一转变最终以失败告终。石油需求不仅继续增长,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回报远低于预期。在全球五大国际石油公司中,bp成为唯一股价低于5年前水平的公司。因此,bp曾暗示放弃可再生能源目标。因其未能实现2024年409亿美元的基本利润目标。
上任以来,bp首席执行官Murray Auchincloss面对各方压力放慢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步伐,并宣布了削减成本和裁员5%的计划。最终,公司决定回归石油业务,目标是到2030年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提高至每天230万~250万桶油当量。
- 欧美集体调整战略
bp不是唯一调整战略的公司。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曾是欧洲最坚定的低碳转型先锋,如今悄然踩下刹车。道达尔能源目前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至12吉瓦,低于之前预测的12至16吉瓦。该公司补充称,将50%的资本投资分配给可再生和低碳项目的计划“已经放弃”。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宣布,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间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提高10%以上,预期在2030年,产量从每天200万桶提高到220万桶。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Anders Opedal表示:“我们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适应市场。市场在不断变化。我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为股东创造价值。”
这场能源战略的逆转,表面上是企业对投资回报的再评估,实则反映出整个市场对绿色转型的复杂态度。
在这股浪潮下,壳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Chevron)、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纷纷加入削减可再生能源投资行列。
壳牌在2024年底对外宣布,将退出新的海上风电投资,不会主导新的海上风电开发,并拆分其电力部门。
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在2023 年发布的战略计划中,将2024—2026年期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削减了约50亿欧元。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相继表示,在“能源安全”成为全球议题的背景下,石油仍是世界的命脉,企业的责任是确保供应稳定而不是在尚不成熟的新能源市场赌一把。
- 美国提出“钻吧,宝贝,钻吧” 计划
化石巨头大规模停止能源转型之际,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其竞选时就不断宣扬的“钻吧,宝贝,钻吧”这一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其上任的第一个月,美国就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并退出了《巴黎协定》和其他气候承诺。这将使特朗普政府能够推翻上一任总统拜登时期的许多环境法规,并开放更多的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
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不久前表示,世界需要更多的化石燃料。特朗普政府将把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全球性的物理现象,是建设现代世界的一个副作用。如今,美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在特朗普政府的推动下,能源巨头们的扩张速度恐怕更快。然而,这些能源巨头恰恰掌握着全球一半的碳排放权。它们的决定,将直接影响地球未来的气候走向。
赖特指出,尽管油价的潜在下跌可能对钻探活动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即使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每桶50美元,美国页岩油行业依然能够依靠“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增长。
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宣布,将采取步骤开放更多的土地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租赁,并解除在阿拉斯加建设液化天然气管道和采矿道路的限制,以执行总统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消除该州能源开发的障碍。
伯古姆表示,该机构计划重新开放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区82%的土地用于租赁开发,并重新开放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156万英亩的沿海平原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租赁。
责任编辑:曲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