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7月1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套国产化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160吨,植树约34.1万棵。这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对我国加快LNG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依托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接收站已建成的分体式中间介质气化器建设运行
LNG冷能发电是将LNG气化外输过程中产生的冷能有效利用参与发电。该套冷能发电装置依托宁波“绿能港”接收站二期工程项目已建成的分体式中间介质气化器建设,设计年发电量约2300万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植树造林78万棵,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该套冷能发电装置采用低温朗肯循环工艺,以海水为热源,LNG为冷源,丙烷为工作介质,由海水将热量传递给液态丙烷后使之变成一定压力的气态丙烷,气态丙烷推动与发电机相连接的透平做功并发电,LNG将冷能传递给做功后的气态丙烷使之重新变成液态丙烷,从而实现LNG冷能有效利用发电。
这个过程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烧开水”发电,不同的是“水”是液态丙烷,“火”是常温海水,加热用的“锅炉”是中间介质气化器中的海水换热器;海水将液态丙烷加热“烧开”变成气态,气态丙烷像“蒸汽”一样驱动透平旋转产生电能,在通过透平机后,作为“蒸汽”的气态丙烷再进入LNG换热器这个“冷却塔”中,被约零下140摄氏度的LNG“冷凝”成液态丙烷,凝好的液态丙烷重新通过泵加压进入“锅炉”加热进行重复循环。低温的LNG经过这一过程,最终被加热成高压天然气通过外输管网输送出去。发电过程不消耗化石燃料,发出的电是清洁绿色能源。
国内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
宁波“绿能港”冷能发电装置的顺利投用与平稳运行,丰富了LNG接收站冷能利用方式,是中国海油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力举措。下一步,中国海油将锚定冷能综合利用潜能,以产能、用能两侧为切入点,实现绿色电力利用与降本增效最大化,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贡献海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