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扬子石化瞄准结构优化,精调细改促转型、增效益。
“正是因为有了项目新装置,低硫船燃才能够顺利调和生产,我们的产品更加多元化了。”3月19日,扬子石化炼油厂生产技术室主任田原指着手中的生产快报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生产低硫船燃超5000吨,实现了“油转特”转型发展的开门红。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和“双碳”目标双重推动下,石化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及新能源替代加速等多重挑战,传统炼化企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扬子石化,正以结构之变开启增长引擎。
转型升级求出路
南京长江北岸,水清岸绿、碧树成荫,环境优美,这里是网红打卡地——大美扬子湾。不远处,就是扬子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的新装置。巨大的塔罐和管道相互连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扬子石化早在2014年就投产了原油劣质化改造工程,但产能结构上仍存在油化能力不匹配、一体化优势发挥不够、炼油盈利能力弱、重油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
“进行炼油结构调整,是公司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新能源的冲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公司发展规划部项目负责人张成表示。
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占地面积约25.5公顷,新建包括260万吨/年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150万吨/年S-Zorb装置等8套工艺装置,并配套建设相关储运、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系统。项目投产后,公司重油加工能力大幅提升,渣油加工能力由264万吨/年提高至420万吨/年;成品油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精制汽油调和比例提高到62%以上,不仅显著增强了公司的炼油水平,还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提档升级,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全面提高装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项目还通过专项技术攻关,在不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高附加值产品收率同比增长18%、低效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5%、炼油综合商品率提升1.7个百分点的目标,全方位释放了项目效益。
公司还着力优化催化回炼加氢柴油工艺,创新改造反应器,改善管内混合进料流程,并利用先进控制系统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构优化谋发展
扬子石化建成投用的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不仅是中国石化和南京市的重点工程项目,更是中国石化高质量打造炼化一体化企业的标杆项目,深度融入“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通过“精调细改”优化结构,书写传统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扬子答卷”。
随着原油采购与加工策略执行到位,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投产后,公司在油种选择和生产优化上有了更充足的调整空间,新装置潜能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规模效应日渐凸显。
“如何才能精准控制新建3号气分装置的丙烯组分和水含量,进一步减少高附加值产品的不合格量及效益损失呢?”开车后不久,催化裂化第二联合装置主任王明胜在一次生产优化攻坚研讨会上抛出了难题。
为了更好地让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下活公司炼油一盘棋,车间大力开展专项攻关,及时调整精丙烯塔控制参数和投用丙烯脱水塔,每隔两小时加一次样,及时纠偏。经过近一周的跟踪调整,2024年3月12日,丙烯组分和水含量均达到合格标准;3月13日,炼油结构调整项目首批生产的200吨丙烯通过新建管线从东邵罐区输送到贮运厂液体成品作业区丙烯储罐G1001罐内。
此外,通过建立“炼油—乙烯—芳烃”物料互供网络,扬子石化在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开车后陆续产出Ⅰ型甲苯、低排阳极焦等多种差异化产品,炼化一体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原油进厂到化工产品出厂,“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柔性生产体系正加速形成。
精调细改增效益
“现行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对公司创效的作用。”扬子石化2025年工作会议讨论环节中,炼油厂厂长章海春表示。
为进一步做好原油“大体量”加工,公司狠抓炼油绩效提升,全力抓好总部炼油技术服务、石科院总流程优化成果应用,持续落实241项优化措施清单,固化周跟踪、月回顾机制,争取成品油配置计划,全力发挥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投产优势,统筹优化两套常减压、渣加、催化等装置运行方式和负荷,大力推进汽油、航煤、柴油调和降本,压减石油焦、沥青等低附加值产品产量,力争全年原油加工量突破1200万吨。
“这相当于给催化剂做心电图,时刻掌握它的健康状态。”公司催化裂化第二联合装置副主任朱子阳笑着说。
为进一步控制柴油产出,扬子石化优化调整反应温度与剂油比,通过改进小型助剂自动加料系统提升催化剂活性,不仅将柴油产量压减至历史最低,而且将汽油生产成本降低了300元/吨。去年4月,他们创新改造了反应器,改善管内混合进料流程,着力优化催化回炼加氢柴油工艺,压减柴油生产,利用催化裂化装置LTAG喷嘴进料回炼渣油加氢柴油,回炼量逐步提升至20吨/日。
“采用‘Petro-SIM模型+APC先进控制系统’来预测结果,我们能够更好地优化。”“就像给常压塔做了心血管搭桥手术,现在每小时能多处理5吨轻油。”装置主任纪振民的讲解,让复杂的工艺变得形象易懂。
常减压联合装置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通过停运常压塔柴油组分抽出线、提高航煤组分抽出线拔出量,充分释放了常压塔轻油加工能力;优化常压塔热负荷,“精调细改”,实现月增产航煤约1.2万吨,相当于每天多产出20架波音737所需的航油。
“我们通过改造干气提浓装置对3号催化裂化装置新产出的净化干气进行回收转换成富乙烯气,成为性价比最高的乙烯原料之一。这些富乙烯气相当于给乙烯装置加了营养剂,三烯收率提升了0.6个百分点。”公司计划经营部负责人李路礼说。
去年年底,公司烯烃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经过改造,公司富乙烯气产量达到3100吨/月,富乙烯气中乙烯含量从33%提高至36%。目前,公司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跻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进行列。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