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白宫闹剧吓跌了油价
2025年05月07日 11:3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王能全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白宫闹剧和欧佩克+的突然增产,短期内打压了国际油价。长期来看,油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2月28日,电视直播让全世界观看了美国白宫的一出闹剧,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发生了激烈的公开争吵,拟议中的美乌矿产协议没有签署。这一闹剧,被媒体称为“现代外交史上的一桩罕见事件”。事件一出,欧佩克+突然宣布增产,3月5日,布伦特原油跌破70美元/桶大关,创下2021年以来新低。

  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夸下海口,能在24小时之内结束俄乌冲突,快上任执政前从24小时改口为6个月。后又表示,希望在复活节(4月20日)前确保俄乌冲突停止。为了兑现夸下的海口,特朗普大力推进与俄罗斯的谈判。不同于拜登,特朗普将美乌关系扯上满满的铜臭味。2月24日,特朗普表示,乌克兰必须与美国在关键矿产、稀土等方面达成协议。

  作为二战后欧洲最大、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的俄乌冲突,给乌俄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也严重地冲击了世界经济,使得国际局势更加混乱。当前俄乌两国都很难再加大资源的投入,扩大冲突的规模。对于乌克兰来说,结束冲突的诉求和条件非常明确,但不可能在大片领土被占领的情况下签署协议。对于俄罗斯来说,也不可能退出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结束冲突,否则巨大的牺牲无法向俄人民交待。为此,笔者认为,以实际控制线实现事实上的停止冲突是有可能的。但长期来看,俄乌冲突极大可能进入较长时间里的打打停停状态,与以色列多年里控制的加沙地带局势可能将高度相似。

  此次谈判破裂后,3月3日,欧佩克宣布,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个国家自4月1日起启动增产,国际油价大跌。3月3日至3月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合计下跌了3.88美元/桶,跌幅为5.3%,3月5日跌破70美元/桶大关,跌至202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自2023年11宣布自愿每天减产220桶以来,虽然多次宣称逐步恢复减产但一直变卦。本次8个国家突然宣布增产,特朗普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打压国际油价并降低国内通膨,是特朗普头号政策目标。1月23日,特朗普向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视频演讲时,敦促沙特及欧佩克增加产量,“你们必须把油价降下来”。

  沙特和俄罗斯是欧佩克+事实上的领导者,承担了减产80%以上的份额,这两个国家的增产是对特朗普的回报。不过,沙特和俄罗斯增产及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都将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有:一是2023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行,沙特财政日益困难,不得不通过举债解决赤字问题;三年多的冲突以及美国等对其的制裁,俄罗斯经济已十分困难,两个国家都无法承受油价的大降。二是美已是世界最大油气生产和出口国,油价太低对油气生产造成冲击,控制通胀的同时,特朗普需考虑油气利益和对经济的影响。三是沙特和俄罗斯等8国自愿减产的恢复是渐进式的,将根据国际油市进行调整。

  因此,笔者认为,本次油价下跌的底线是布伦特期货价格65美元/桶、WTI60美元/桶,再往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以上油价水平也是短期行为。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