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心灵之约】一枚断针的奖章
2025年05月06日 23:50   来源于:加油站服务指南    作者:钱双庆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我书柜里珍藏着一枚被时间摩挲过、有着岁月包浆、闪耀着黄橙橙厚重光芒的奖章。

        奖章分主章、副章两部分。主章通体为贵气的金色,呈八角花瓣形,中间刻着一个“奖”字;“奖”字上方是一艘飞船绕飞地球的图案,彰显着科技感。副章上是“技术能手”4个闪闪的金字,由红宝石般的珐琅衬托着,熠熠生辉。

        奖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记载了我那埋藏在心底的一段美好回忆。奖章背后的别针被折断了,在茬口处留下了岁月剥蚀过的痕迹。

        这枚被掰折了别针的奖章色泽簇新,把时光停留在了30年前。

        奖章是我所在企业颁授的。这是一家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拥有几万人的现代化大型化工联合企业。由于所辖的众多生产装置具有技术密集特点,企业格外重视员工的技术能力培养,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要组织一次公司级别的技术大比武。

        1995年,我还是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积极要求进步,主动报名参加了当年的技术比武。

        从年初的春寒料峭、缩手缩脚捧着书本学习,到盛夏的烈日炎炎、挥汗如雨地紧张复习,我经历了两轮紧张激烈的比武后一路过关斩将,从车间、厂里脱颖而出,被选拔参加当年10月的公司技术大比武。

        为了让本厂选手获得好成绩、为单位争光,厂里在公司技术大比武前早早地把选手们从岗位上抽出来,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脱产复习。

        那时的大比武没有复习大纲,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学习资料,全靠自己想办法学。厂技术科一位姓王的高工想方设法找到了前几届公司技术比武的试卷,便自己刻蜡纸,油印好后将厚厚一沓试卷分发给选手。

        想拿到一个好成绩,我不满足于那十几份卷子。在王高工的热心帮助下,我把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设备、化工工艺,以及分析、电气、仪表和机械类的书籍,一股脑地找出来。

        我还花了近半个月的生活费,购买了一本比砖头还厚的《化工辞典》。

        白天,王高工逐题给我们讲解试卷。晚上,我就一本本“啃”找来的书。要学习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我每天目送落日下山、月牙兴冲冲爬上南天。四个月的苦学里,我将找来的书看了个遍,甚至将《化工辞典》翻看了一遍。

        我学习用的是笨办法,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加深印象。我把厂里废弃的仪表记录纸找来,订成比小学课本还厚的本子。

        四个月下来,这样的本子,我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十几本。

        不仅是我,所有选手都在刻苦复习。临考前一天,我将精馏的知识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没想到,这一看起了大作用。

        当年大比武的试题出得有些偏,最后一道20分的大题是计算精馏塔进料板位置。这道题很难,而且要完整做下来需要二三十分钟。恰巧我复习到了这个知识点,而且近乎完美地答完了。

        成绩出来后,我考了87分,高居第一名。第二名只考了67分,比我整整少了20分。

        获得公司技术大比武第一名是数万名职工梦寐以求的事。当时,获奖选手不仅公司会给奖励,厂里相应也有奖励。我前前后后拿到的奖励有八九百块钱,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我还被公司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涨了一级工资。

        同事们羡慕我,家里人也为我高兴。在奖励的基础上,大姐又添钱给我买了件皮夹克。

        当年11月底,公司举办了隆重的大比武颁奖仪式。由于临近大雪节气,兰州的天气阴冷异常。我穿着厚实的皮夹克上台领奖。

        为我颁奖的是一位女领导。颁奖过程有一个环节,领导要为获奖选手戴奖章。女领导第一次给我戴奖章时,由于皮夹克皮料太过厚实,别针竟然没有穿透。当她见其他领导都已给选手们戴好奖章后,一时着急用力过猛,把别针给折断了。

        没办法,与领导们合影时,其他获奖选手都是戴着奖章,只有我是捧着奖章的。

        参加过技术比武的员工,如今大多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

        因为有了技术比武打下的基础,我在生产上得心应手,后来从事宣传工资同样受益匪浅。

        我夺得公司技术大比武状元后,王高工比我还开心。他觉得我给厂里争了光,也给他争了光。看我学习、工作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借着比武获得好成绩的由头,他上下奔走,为我争到了一个技师的名额。当时,评上技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所在厂的几千名员工中,技师屈指可数。名额下发后,我却阴差阳错地失去了评聘机会。但我并不沮丧,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

        如今30个年头过去了,我一直感念着王高工。每当看见这枚断针的奖章,我都会想起他。

责任编辑:曲绍楠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