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别样坚守 别样新春
文/郭创创
岁末年初,万家团圆时,在中国石油安徽芜湖销售的加油站里,“忙”与“畅”和谐交织、“勤”与“情”温暖共鸣,一个个坚守的身影正书写着别样的新春故事。
- 初一暖驿:爱心汇聚人心暖
大年初一清晨,芜湖海莲加油站经理汪爱民早早来到了站里,为“爱心驿站”忙碌着。这个由加油站部分空间改造的温馨一隅,已成为周边户外工作者的“暖心港湾”了。
“赵大妈,新年好!快进来暖和暖和!”看到熟悉的环卫工人赵大妈推着清洁车走来,汪爱民快步迎上前。赵大妈双手被冻得通红,脸上却挂着笑容:“小汪啊,大过年的还麻烦你们,真不好意思。”
“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汪爱民将赵大妈请进休息区,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暖黄色的灯光下,墙上喜庆的中国结映衬着赵大妈的笑脸,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这茶真暖和,谢谢你们啊!”赵大妈捧着茶杯,眼眶微微湿润。她告诉汪爱民,自己凌晨就出门工作了,为了让市民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迎接新年,已经在寒风中忙碌了好几个小时了。
中午时分,汪爱民将煮好的热腾腾的水饺端上了餐桌,与赵大妈边吃边聊。由于环卫工人岗位的特殊性,需要值班值守,汪爱民主动邀请值守一线的环卫工人值班期间来加油站里吃饭休息。连日来,陆续来站的环卫工人们达到了20余人次。
“虽然今年没回老家,但爱心驿站给了我们温暖,这里的年味儿一样足。”吃着香喷喷的水饺,赵大妈感慨地说。
“赵大妈,您辛苦了!我们爱心驿站每天都开着,您随时都能来。”汪爱民说。“爱心驿站”设立以来,海莲加油站已为无数像赵大妈这样的户外工作者提供了歇脚、取暖、饮水、就餐等服务,成为他们寒冬里的“温暖之家”。
一杯热茶,一碗水饺,几句贴心的话,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善意。在这个新春佳节,海莲加油站的“爱心驿站”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温暖在城市中流淌。
- 新春坚守:别样团圆情更浓
在五里加油站,春节的氛围被繁忙的加油现场所取代。站经理叶周杨站在加油站的入口,目光扫过一辆辆排队等候的车,心中既感到压力又充满感激。他转身看向青年帮扶队的队员们,彭美琴和左玉彬正忙碌地为车辆加油,脸上虽有些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大家这几天辛苦了!”叶周杨走近他们,“多亏有你们帮忙,咱这加油站才能运转得这么顺畅。”彭美琴抬起头,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笑着回应:“叶经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和大家一起保障春节期间的运营,感觉特别有意义。”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自豪。左玉彬也点了点头,手中的指挥棒依旧在空中挥舞,示意下一辆车驶入加油区。
五里加油站与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兄弟加油站启动连线营销以来,五座加油站的站经理主动组建了青年帮扶队,并根据各站的高峰时段情况,轮流前往彼此站点开展帮扶工作。
寒风凛冽,冬日的阳光虽然明媚,却难以驱散空气中的寒意。加油高峰结束后,大家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了地坪画线的工作中。彭美琴戴上了厚厚的手套,握紧了画线工具,动作熟练而稳健。她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形成了一团团白雾,脸颊被冻得微微发红。但她依旧专注地工作着。
左玉彬则一边操作着画线工具,一边和身旁的同事分享着自己过往春节的趣事。他的声音,时不时引来大家的阵阵笑声。他讲述着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情景,如何偷偷把硬币塞进饺子里,结果自己总是吃不到。同事们听得津津有味……
- 元宵佳节:汤圆一碗情意浓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芜湖西门加油站装点得喜气洋洋,红灯笼高高挂起,随风轻轻摇曳,窗花鲜艳夺目,映衬着节日的热闹氛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香气,那是站经理李珊煮的汤圆散发出来的,糯米的清香与芝麻的甜味交织在一起,仿佛将整个加油站包裹在一派温馨的节日气息中。
中午时分,一辆车缓缓驶入了加油站。车上的小朋友一走进便利店,就被这香甜的味道吸引了。他好奇地张望着,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李珊正站在柜台后,看到小朋友的模样,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轻轻递到小朋友面前:“小朋友,元宵节快乐!尝尝阿姨煮的汤圆,看看甜不甜。”
小朋友眼睛一亮,接过碗,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软糯的汤圆在口中化开,芝麻馅的香甜瞬间溢满了舌尖。他开心地喊道:“妈妈,汤圆好甜!比我们家的还甜呢!”孩子的妈妈走过来,满脸歉意又十分感动,轻声说道:“这多不好意思啊,让孩子吃你们的汤圆。”李珊笑着摆摆手,“别客气,元宵节就是要吃汤圆,图个团圆和甜蜜。希望你们今天一路都顺顺利利的,平安到家。”孩子的妈妈连连道谢。
元宵节一整天,李珊和她的团队送出了50多碗汤圆。每一碗汤圆都承载着温暖与祝福,让过往的客户在匆匆的行程中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节日的喜悦。有的客户接过汤圆时,感慨地说:“没想到在加油站还能吃到这么暖心的汤圆,真是节日里的一份意外之喜。”李珊和她的同事们忙碌着,仿佛每一碗汤圆都是一份小小的团圆,将加油站与客户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个春节,在加油站里坚守的他们,如同一颗颗熠熠发光的星,点亮了这个特殊的节日,点亮了无数人的旅途。
新春佳节“油”我守护
文/习鑫
2025年春节期间,多地旅游景区人气火爆,开启了“人从众”模式。连日来,在中国石化不少加能站里,车辆川流不息。面对这一情况,中国石化山东淄博石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是“新兵”,刚到工作岗位一两年;有的是“老兵”,在岗位一线干了近30年。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坚守在油库、加能站,为春节保供全力以赴。面对络绎不绝的车流,他们从清晨到日暮,用责任和担当,温暖、服务着往来的客户。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 工作两年:“新兵”,顶上!
杨楠,山东淄博石油周村油库的一名“新兵”。虽然进入油库只有两年,但这两年的春节她都在岗保供。杨楠的家里有七岁的孩子,还有六十岁的老人。但她总是坚定地对其他员工说:“除夕我上班就行,你们放心回家过年吧。”进入油库以来,杨楠积极努力,很快就掌握了发货、接卸、计量等专业知识,能够独当一面。
“岗位虽然平凡,但职责不平凡。春节坚守岗位,让我觉得很自豪!”杨楠笑着说。
- 工作四年:我仍在路上
春运期间,山东淄博石油周村第二十加能站车流量激增。在加油现场,总能看到站长刘钊忙碌穿梭的身影。这是他进入中国石化的第四个年头了。
在此之前,刘钊做过两年的加油员。勤奋努力的他,很快成长为一名加能站站长。如今,刘钊已经在站长的岗位上工作了两年了,也在春节期间坚守加能站两年了。今年春节他依旧在站坚守,站里员工们听到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们放心回家过年,这里交给我。”
- 工作五年:夫妻站的年味
山东淄博石油桓台第四十加能站是一座G205国道上的小站。毛敏是这座加能站的站长。毛敏是个活泼开朗的人,她领导的加能站里员工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她的丈夫寇勇。寇勇与毛敏性格相反,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并不影响夫妻二人的和睦与协作。
2020年至今,毛敏夫妻已经在该站一起度过了五个春节。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迎着朝露、送走晚霞,他们共同坚守在加能站一线,接待着过往的旅客。他们为深夜里抛锚的司机找寻修车师傅,为来往的乘客提供免费的药品……今年春节期间,毛敏夫妻依旧坚持着这样的坚守。一旦站里空闲的时候,寇勇就会打扫卫生、整理小菜园、准备年货……毛敏则帮着他一起收拾,默契程度不言而喻。他们不管刮风下雨,为过路的车辆守护着G205国道上这座小站的灯光。
- 工作二十五年: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5年的春节,对于山东淄博石油临淄油库的贾海霞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她的最后一班岗。
贾海霞2000年参加工作。干过发货员、计量员、验票员,经历过手动发货到电脑自动发货,也从对SAP系统不熟悉到现在的熟练操作。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学习新知识、新业务,从未间断过。
即将退休的她,面对着工作了二十五年的油库,依旧保持着工作的激情,检查车辆安全状况、登录系统录入信息……
“责任就是担当,担当就是坚守。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年轻一代树个榜样。”贾海霞笑着说道。在她的内心里,站好最后一班岗既是初心又是最好的告别。
- 工作二十九年:我为您加油
进入更衣室,换上工装……山东淄博石油博山第十六加能站站长张勇,又一次在春节上岗值班。这是他在站里过的第二十个春节了。
1996年从部队退役到中国石化工作的张勇,29年的工作生涯,从一名加油员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加能站站长。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除夕当天和往常一样,张站长给站里的员工们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和大家一起在站里迎接新年。
四季风雨变幻,不变的是他那颗坚守岗位的初心。
————————— 延伸阅读 —————————

专业高效,护航每一位客户
为了给基层缓解压力,春节期间山东淄博石油60余名党员骨干组成了帮扶队到市区大站为顾客提供现场服务。
1月26日下午,一位老客户驶入了山东淄博石油张店第十四加能站。正在站里帮扶的该片区副经理张啸天,得知老客户的车启动发出异响。张啸天迅速为客户完成加油服务后,主动引车至出站口,对车辆进行了细致检查。经诊断,异响源于机油不足。于是,张经理为客户车辆补充了机油,并贴心地为其更换了适应-10℃环境的玻璃水,有效解决了客户的难题。他的专业与高效,赢得了老客户的高度赞誉。
暖心服务,解客户燃眉之急
1月27日下午,一位返乡顾客在山东淄博石油高青第十加能站加油后,驶出加能站时遭遇车胎爆胎的突发情况。客户不熟悉如何更换轮胎,一时陷入了困境。在站里帮扶的高青县公司现场经理张龙一边安抚顾客情绪,一边帮助顾客更换了轮胎。张经理凭借专业的技能和高效的行动,有效解决了客户的紧急需求。顾客离站时感动地说:“还是咱中国石化的服务周到,暖人心。”
在山东淄博石油,春节期间坚守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的爱心与付出,温暖着每一位往来的客户。如今,2025年的春天已至,他们正以积极的姿态书写着保供的新篇章。
团圆之路添温暖
文/田佳
又是一年新春至,最是岁寒情暖时。在这个千家万户团圆的时节,中国石油辽宁销售盘锦分公司的一线员工默默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 除夕大雪,全员坚守万吨站
除夕这天,伴随着冷空气而来的一场大雪给友谊街加油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作为一座汽油万吨站,尽快清扫完积雪让顾客顺利加好油迫在眉睫。
站内全体员工纷纷到岗,第一时间投入到除雪除冰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丝毫没有被严寒影响工作热情。一场除雪除冰的努力,不仅保障了油站现场的高效加油,而且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安全、舒心的加油环境。
积雪清理干净后,大家顾不上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在站内的员工食堂共同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夜幕降临,一盘盘热腾腾的佳肴端了上来,香气扑鼻。站内员工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互相倾诉着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站里面,欢声笑语驱散了冬日的寒意,让这个无法归家的除夕之夜洋溢着浓浓的家的温馨。
- 入职四年,坚守四年
今年,是车先宝入职盘锦分公司新兴加油站的第四年,也是他连续第四次在加油站坚守岗位,度过新春佳节。在这团圆的时刻,车先宝选择坚守一线,用心服务每一位顾客。
新兴加油站内车流不息。看着顾客加满油驶向回家的方向,车先宝内心觉得特别自豪。他说:“坚守岗位,让我少了些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但能守护更多人的回家路。”夜幕一点点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透着温暖和幸福。忙碌一天的新兴加油站也迎来了短暂的安静,车先宝与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在责任与坚守中感受着别样的团圆。
- 思念藏心里,坚守乡镇站
盘锦分公司田家加油站既是一座乡镇加油站,也是一座承包站。春节前夕,该站的摩托车越来越多,站经理李志从早上五点天还没亮就起床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匆忙吃过一口早饭,他将一个个红灯笼、中国结巧妙地布置在加油站的各个角落,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而且让过往的司乘人员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儿。
在对整个站进行巡检之后,李志赶紧来到加油现场。“请将车停好,我来为您加油!”在加油过程中,他一边熟练地操作加油机,一边与顾客交流着,关心着他们的行程,提醒他们注意行车安全。工作间隙,孩子和他通过视频聊着在姥姥家的开心事。虽然春节不能在家陪伴父母和孩子,但家人们对他工作的特殊性非常理解。一家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诉说着节日的祝福和牵挂。
蛇年新春,万家团圆。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盘锦分公司一线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石油人的“年味儿”。他们把对家人的祝福和思念藏在心里,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用坚守和汗水守护着顾客们的团圆路。如今,2025年的春天已至,他们正卯足了劲,奔赴下一场山海,在2025年创造更好的成绩。
罗山北站与您一起过年
文/杨文萍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年夜饭的欢声笑语中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依然坚守在加油岛旁,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让我们走近他们——中国海油华北销售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的员工们。
- “站长,今年春节我留下”
腊月二十五,中国海油华北销售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站长金一正在为春节排班发愁。按照惯例,春节期间加油站实行轮休制,但今年情况特殊,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刚开业不到5个月,很多员工都是新员工,虽经历了2024年十一国庆节的考验,但春节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站长有些顾虑。
“站长,今年我留下。”90后加油员彭学林第一个举手,“我家就在本地,平时回家也方便,让外地的同事先回吧。”
“站长,我申请了春节期间去站上帮扶,可以留下来帮忙了!”借调到机关工作的王增辉这时打来电话。
“我也留下!”一时间,会议室里加油员们纷纷响应。望着眼前满腔热忱的同事们,金一胸中有一股热流涌过。他深知,这一声声“我也留下”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对工作的热爱。
- “你们辛苦了,新年快乐!”
“您好,我的手机丢了,刚才加油的时候还在,您能帮我调一下监控找找吗?”一位顾客慌慌张张地跑进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里对收银员说。
“您先别急,我们帮您找找看。”收银员一边安抚着焦急的顾客,一边耐心细致地询问客户所丢手机的特征和信息,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快速帮顾客调取视频监控。“看,这里,您当时正在用手机支付加油费,对吧?”收银员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瞬间,询问这位顾客。
顾客连连点头。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捕捉到了顾客丢手机的关键瞬间,最后帮这位顾客顺利找到了丢失的手机。顾客激动不已,连声道谢:“新年才刚开始,手机丢了可太麻烦了,太感谢你们了!”收银员微笑着回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要小心保管财物,新年快乐!”
“你们辛苦了,新年快乐!”顾客一句暖心的话语,让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坚守岗位的员工们倍感温暖。
-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除夕当天,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比往常更加繁忙。加油员刘亚伟正忙碌地为一辆又一辆车加油。突然,一位顾客急匆匆地跑进加油站,声音有些发抖:“您好,我的车在离服务区大约一公里的地方没油了,您能帮忙把车推到站里加油吗?”
刘亚伟看了看站里排队的车辆,又看了看焦急的顾客,说道:“别急,您先歇会儿,我跟站长说一声,马上跟您过去。”他立刻向站长金一简单汇报了情况。
“亚伟,站里现在忙,你先过去,我这边安排一下,尽快派人支援。”金一说。
尽管是白天,但为了安全起见,刘亚伟还是穿上反光背心,带上手电筒,跟着顾客往高速路上走去。走了大约十分钟,他们终于看到了停在应急车道上的车辆。
“来,我们一起推。”刘亚伟和顾客一左一右,开始用力推车。车辆缓缓移动,但速度很慢。刘亚伟咬紧牙关,使尽全身的力气推车。
“加油,还有500米!”刘亚伟喊道。虽然寒风刺骨,但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顾客也拼尽了全力,两人默契配合,车辆移动的速度逐渐加快。
20多分钟后,车辆缓缓进入了加油站。刘亚伟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顾客激动地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刘亚伟微笑着说,“您先休息一下,我马上给您加油。”
看着顾客的车缓缓驶离加油站,刘亚伟回到加油岛,继续为其他车辆服务。虽然除夕不能和家人团聚,但能为顾客解决燃眉之急,他感到无比欣慰。
据统计,春节期间,罗山北服务区加油站共计服务车辆达50000余台,日均加油量较平时倍增,员工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用微笑和服务温暖着每一位顾客。他们是平凡的加油员,却用不平凡的坚守,为春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为新年“加”幸福
文/田菁蔓
恩施是湖北省的西大门,与湖南、四川、重庆交界。整个蛇年春节期间,中国石化湖北恩施石油120多座加能站500多名员工坚守在一线,为民众们的新年添温暖、加幸福。
- 在一起就是年
除夕一大早,位于海拔1200米高山上的巴东宣东加能站,商小琴、谭云齐夫妻俩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上8点,夫妻俩对加能站设备设施和现场周边进行巡查。然后,开启“大扫除”模式,对站里站外进行了一番清扫保洁,把便利店内每一件商品用抹布擦拭一遍。虽然是一座小小的乡镇站,也是中国石化形象的展示窗口。站长商小琴觉得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有责任让窗口更美、形象更靓。
看到一辆车停在了标有“95号汽油”的加油机位置,商小琴迅速丢下扫帚跑到车旁。顾客下车,她的祝福语已经送到:“林师傅,过年好啊!”
“商站长好啊,你们怎么还不回家过年啊?”司机林师傅问道。
“大家过年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如果我们休息了,你们的车不都加不到油了嘛,那得靠‘11号自行车’回家啦。”商小琴一边开启油箱盖一边与林师傅开着玩笑。
“加能站的工作性质就是365天24小时, 我们已经十多年没回家过年了。父母年年问我们,能不能回家过个年啊?我们也很想家呀,但为了给过往的司机朋友加满油,让他们满满当当回家过大年,我们必须留在站里坚守岗位。”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每当看到一辆辆车满载着思念与希望驶向远方时,商小琴的心中便涌动着无比的温暖与满足。在她看来,能够让每一位客户早日与家人团聚,便是她最大的幸福与成就。
趁着没有车辆加油的空当,夫妻俩在生活区挂灯笼、贴对联。火红喜庆的灯笼、美好祝愿的福字,顿时让加能站有了浓浓的“年味儿”,也让坚守岗位的商小琴、谭云齐夫妻俩有了“家”的感觉。
“我们在一起就是年。”夫妻俩的心不约而同地想着。今年已是夫妻俩在加能站坚守的第十五个除夕了,虽然不能在家过年,但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在哪儿都是团圆年。眼下,脚踏实地工作,守好油站,守住幸福,便是他们最大的新年愿望。
- 温暖每一个客户
春节期间,走进恩施来凤解放路加能站,丰富的节日礼品摆满了货架,米、面、油、烟、酒等各色年货规范陈列,整个店面透着浓郁的“年味儿”。
“来,把米摆在这边,把酒摆这边,把牛奶摆个造型。不仅要让顾客们把油箱加满,而且要让后备厢装满年货。”便利店里,站长杨再坤带领员工们正忙碌地整理着年货。
解放路加能站位于来凤县老城区,日均为1000台车辆提供加油服务,不少车主走进便利店结账时会被年味十足的商品所吸引。“最近太忙了,还没来得及去超市办年货,今天来加油时看到中国石化在办年货节,价格很划算,货品很齐全,正好顺便就买了。”市民张先生说。
“来,我帮您搬上车。”规范的手势、标准的服务、热情的语言,拜年声、祝福声回荡在站内的每个角落,让人心暖、让年味更浓。
“杨站长,麻烦你帮忙给百花园小区5栋603送一件小町米、两桶花生油、两箱牛奶……”腊月二十九的下午,站长杨再坤接到客户刘先生的电话,原来在外地工作的刘先生年前赶不回家了,想请加能站帮留守在家的父母送些年货。
“今年春节,我们加能站推出了送年货上门服务。客户需要啥,只要在加能站微信客户群里说一声,我们都会及时送货。当班的员工忙不过来,不当班的员工甚至员工家属都会立即顶上来。车开不进去的巷子、没有电梯的老小区,大家都是手提肩扛,把一箱箱年货送到客户家中,也把一份份温暖与守候送进千家万户。”杨再坤说。整个春节,杨站长与同事们步履不停,坚持着送年货上门服务。
“中国石化的加能站,不仅是给汽车加油的地方,而且是一个传递温暖的驿站。”当刘先生的父亲电话告诉他杨站长已把年货送到家时,刘先生万分感激地对杨站长说。
- 加油就是“加”幸福
“您好,欢迎光临!”“请往这边开。”在七里高速站,站长向青青热情地向进站车辆迎了上去,指挥车辆停到合适位置,提起油枪麻利地为车辆注入汽油。
从早上8点开始,七里高速站便被前来加油的车辆塞满。在接近零下的温度中,向青青和同事们“飞来飞去”,来回穿梭于加油机、便利店之间,熟练地为顾客服务。
“春节期间,从外地回来的车辆特别多,今年的高峰从节前一周就开始了。我们上班的时间比平时更长,工作量更大,所有员工24小时轮班。一个员工平时一天的提枪量在200次左右,现在每天提枪量大概有400次。虽然大家都想在家里过年,但是做了这个工作,就要担起这份职责。”向青青说。他们认为,为顾客加满油,用周到的服务让大家舒心过年,即使顶风冒雪也值得。
“春节,对于加能站来说,不是放假,不是休息,而是更繁忙,加油的车辆接连不断。”七里高速站营业员何春林补充说。春节期间,七里高速站比平时增加了60%的加油工作量,但员工们无一例外地在坚守着……
有数据显示,春运开启后,恩施石油120多座加能站500多名员工每天约为10万台车加油。他们在为司机朋友们加油的同时,也是在为大家“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