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毛主席曾说过,咱们水口是个好地方!虽然我们是一座在大山深处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小站,但是我们员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城区站点,平均工资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石化湖南株洲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石油)水口加能站经理林娇说。
湖南省炎陵县水口镇,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水口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距离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不到半公里处,株洲石油水口加能站就坐落于此。
以往,农村小站被冠以“落伍、老气、过时”的帽子。加油员的工作主要围绕油品加注展开,工作模式相对单一。尽管身处大山深处,但水口加能站没有显现出一丝一毫的年代感,反而更像一名活力四射的“辣妹子”。
- 乘上提质改造的春风
“虽然我十几年都没有出过咱们炎陵县,但林经理经常带着我们学习。现在,我的营销话术也是紧跟爆款和潮流哩!”见证了水口站十多年发展历程的老员工戴姐说。
2年前,改造后的水口站摇身一变,化身神农峰下、革命圣地旁一处浑然天成的充能驿站。借助加能站改造新形象的春风,当时刚刚调任该站的站经理林娇敏锐地洞察到了市场变化与员工的发展需求。她依托企业送培下基层、夜间培训学校、专业人才团队等内部创新孵化平台,帮助戴姐这样的老员工逐步熟悉各类商品知识、销售技巧及客户沟通策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重塑了农村站点员工的角色价值,将“单一技能”进一步转化为“成长型思维”。
- 挖掘文旅资源的宝藏
“这么偏僻的加能站,商品居然这么齐全,种类居然这般丰富。”前往叶家祠学习参观的车主叶先生说。
2019年10月,水口镇叶家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前往水口参观学习的游客纷至沓来。
在水口站,全员开口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为了激发员工的营销热情,该站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二次分配方案:根据员工的非油销售业绩,按照相应的销售薪酬给予。业绩越高,薪资越丰厚。这种直接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水口加能站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跳出圈子看问题,充分利用农村小站的紧凑空间合理布局,同步开展便利店简易装修,时刻保持门店干净整洁,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用心打造出了具有红色景点特色的“品声光色”门店形象,不断吸引顾客进店打卡消费。
- 端好市场营销的天平
“水口站的员工都很好。知道我腿脚不方便,每次找她们买粮油都会给我送上门。”镇上的刘奶奶说。
虽然位置偏远,但水口站十分注重店内的商品品质和种类选择。营业员会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消费场景,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技巧。遇到长途驾驶的司机和参观学习的游客,营业员会主动推荐方便携带的食品、饮料和提神用品。而对于本地居民,营业员则会重点介绍生活日用品和特色商品。
水口镇的便利店不多,商品种类十分有限。水口站的营业员下班后经常开展站外销售,积极宣传站内的非油商品和优惠活动,吸引了周边众多客户前来选购。
2024年,这座农村委托管理站抢抓机遇,创新改革,成功实现了员工身份转型,推动销售额稳步攀升,全年非油店销营业额近60万元,同比增长了17%。
“水口好地方,干出好光景。”这句话用在水口站员工身上很贴切。身份转型和非油业务的积极成效,为员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
如今,水口站经理月均收入近万元,员工月均收入近7000元。其中,非油销售提成成为员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的增加,不仅改善了大山深处这些基层员工的生活质量,而且树立了农村小站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