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媒体沟通会召开。会上,张永伟以《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和探索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主题,分享了对行业未来的洞察与研判。总结下来,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呈现出十大趋势。
一、汽车增量市场进入到以电为主的阶段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虽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因存在诸多边界条件,增速不会如前三年那般迅猛。2025年新能源汽车内需与出口销量合计约1650万辆,增速约30%,国内本土市场渗透率将继续增大,达到55%左右。
二、插混、增程融合了电动与燃油先进技术,成为新能源增量中的重要力量
插混和增程技术,在2025年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025年,这两种技术路线在新能源市场中的占比预计接近50%,体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规律。
三、新能源商用车进入快速爬坡期
当下,在部分领域里,新能源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总拥有成本(TCO)相较于燃油车更具优势。这使得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得以快速提升。2025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的保有量将接近100万辆,增速可达80%,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
四、推进新能源汽车“新国际化发展”扎根落地的关键一年
2025年,中国车企将迎来新的国际化发展环境,是新能源汽车“新国际化发展”扎根落地的关键一年。因为缺乏经验,所以需要探索新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五、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加速量产
在电动化领域,半固态电池将加速应用于汽车。中国车企已积极推出含固态技术内容的电池及整车。预计 2025 年出现的固态电池更多是半固态或准固态。当前,整个产业链都在加速推动固态电池发展,使得全固态技术的产业化周期得以快速缩短。
六、汽车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对于车企而言,本土汽车企业需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审视过往发展能否持续以及未来靠何取胜,行业发展阶段已变,过去盲目拓展等模式在如今相对平稳阶段难以为继,企业发展模式要随之调整。
七、跨国车企主力在加速新本土化发展
跨国企业在中国面临新压力,但总体将加速本土化。2025年,其新本土化有两大转变。一是技术研发方面。许多企业在中国设研发中心,利用中国新能源和智能技术优势。二是市场供应链方面。中国供应链与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相结合,提高其全球竞争力。
八、智能化将进入全面加速期
电动化经历了长期过程,而智能化呈现全面加速态势。2025年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阶智能技术快速进入10万元~20万元中低价车型的主流市场区间。二是智能化市场需求从“关注有没有”转变为“追求好不好”。“好玩又好用”成为新阶段重点,拥有智能化成了基本要求。三是2025年将是基础智能化元年并进入全面覆盖阶段。
九、AI技术对汽车产业带来全新变革
2025年是汽车行业AI上车的关键之年。人工智能应用,将为汽车行业带来全新变革。“汽车+人工智能”是双赢组合。汽车为人工智能提供最大应用场景,智能汽车研发将迈向大模型时代。
十、汽车产业向聚合型产业外溢效应加速
2025年,智能汽车会加速发展,“飞上去、立起来”会形成聚合型的产业外溢,新质生产力会加速在汽车行业落地放大。汽车将变成一个深度智能的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