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研究
【研究】建设先进石油文化的理论探究
2025年02月09日 12:00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李生儒 赵国彬 冯立波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石油要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三个面向”、接续传承守正创新等特征的石油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建设先进石油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石油文化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石油文化,蕴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加强党对建设先进石油文化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深刻提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客观真理性、实践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一个着力就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对中国石油来说,加强党对石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做好石油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石油文化建设的领导,主要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把方向就是把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管好培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局,促进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的落实,促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落实。要把党建领导力、文化支撑力、核心竞争力统筹起来,把握三者之间的整体性、一致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开展石油文化建设,推进石油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

  二是坚持依靠员工、为了员工、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建设先进石油文化,首先要明确石油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谁,石油文化建设要向哪用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只有人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物,企业通过对人自身的超越性、创造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充分展开,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使企业获得了生命意义。石油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凝心聚力、成风化人。因此,石油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依靠员工、为了员工,把石油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员工。石油企业要特别注重通过文化来调节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以此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特别注意克服以“物的方式”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习惯,改变管理者经常说的“对事不对人”的情况。要自觉地摒弃“物的观点”的思维方式,以“人的观点”引领企业价值观念,建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企业文化。同时,还要把握“人是社会存在物”,企业文化建设也要注意调节好企业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企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三是正确把握“一把手”文化和基层文化的辩证关系。建设先进石油文化,必须首先厘清企业文化到底是“一把手”文化还是员工文化。首先,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必须是各级“一把手”亲自抓、带头抓的过程。企业主要领导者在企业里具有重要话语权和思想权,是企业最高层级的“一把手”。只有把这个“一把手”文化做好,才能使企业文化达到应有的高度。其二,企业主要领导者还必须拓展“一把手”的广度,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层层“一把手”负责制,才能使企业文化得到层层推动、层层落实。其三,各级“一把手”也都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各级“一把手”一个人的事,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的每名员工的认知认同并身体力行,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体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才能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因此,要建设先进的石油文化,各级企业管理者要把“一把手”文化和基层文化、员工文化统一起来,既要带头建设石油文化、践行石油文化,也要调动基层员工的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发动员工参与石油文化建设,感受企业精神家园带来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促进石油文化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石油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对能源领域国际合作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多次在外交场合把能源合作作为重要议题,多次见证重大油气合作项目签署和投产,多次就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不仅为国家经济发展、全球化不断推进开出良方,也为石油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是以开放的胸怀建设石油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油海外业务持续优化发展,2019年油气权益产量当量突破1亿吨,成为又一重要里程碑。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石油优化调整海外业务体制机制,系统推进集团公司整体国际化,已建成四大跨国油气通道、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形成完整产业链,连续12年位居“中国跨国公司100强”首位。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中国石油必须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而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前提,就是建设高水平的开放文化,用文化打开心胸、开阔视野、调整思维方式、指导管理行为。要从文化上、观念上把握好开放与竞争的关系,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开放理念,真正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技术、产品、管理、市场等各方面创造更多的世界一流水平,为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发挥先进石油文化应有作用。

  二是以高远的志向建设石油文化。企业长期的核心任务是价值管理、价值创造、价值提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现,这些企业都在推行商业模式重构、价值链重塑,把企业经营管理回归到企业为什么存在的这一本质上,也就是以客户价值决定企业的存在价值。国外的大型石油企业在思考创新点时,都是通过需求侧、客户侧入手的。推行价值链重塑是对传统管理的一种提升,需要管理者具备更高的管理素质,同时要具有高远的管理志向,能够提出引领企业走向未来的价值主张。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这是企业做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标准。中国石油建设先进的石油文化,必须志存高远,塑造具有现代化视野、具有能够开创未来的价值主张。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提出价值观与践行价值观之间“虚”与“实”的关系,没有“虚”的提出,就做不成“实”的成果;没有做“实”的行动,价值主张就必然成为“虚”的无。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三是以先进的理念建设石油文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发展需要理念先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根据新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是新时代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厚植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谋划发展路径、延展发展空间、实现发展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企业文化发展,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现代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石油贯彻新发展理念最为首要、最基础的工作。

  中国发展到今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要在遵守经典的基础上重构企业效能。主要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方面是提高战略决策与战略执行效能。主要是把企业家精神融入到组织能力中,通过把企业家的洞见和企业家精神汇聚到一起,确保企业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具有正确性、及时性。第二方面,强调建设利他的生态战略。让别人活好,才能让自己活好。现在是系统效能的时代,要建设利他的生态战略和生态文化。第三个方面是要通过组织变革提高效能。未来的企业组织将是一个扁平化的敏捷型组织,中间层会越来越少,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又可以通过赋能放大每个人的价值创造能力,使群体的智慧和能力实现聚合,实现跃迁式成长。以上从三个方面论述新能力重构,说到底就是要进行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革命。现在我们的思维还大多停留在工业文明的传统思想上,思维模式并没有跟上发展步伐。中国石油各级管理者要加强学习,不断带动文化理念的创新,带动企业干部员工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的创新,带动企业价值管理的创新。

  建设接续传承守正创新的石油文化

  建设接续传承、守正创新的石油文化,贵在持之以恒,成在用心经营。

  一是把握好文化的承接性。文化有主文化和子文化、大文化和小文化的区别。从国家的角度看,主文化和大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对主文化或大文化来说,企业文化是子文化,是具体的文化,是小文化。从企业的角度看,主文化是集团公司文化,是大文化;而工厂文化、车间文化、班组文化,就是子文化或小文化。主文化是由子文化构成的,子文化要融入和丰富主文化。在建设先进石油文化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把握好主与子、大与小的关系,把主文化落实到子文化之中,坚持强根铸魂,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建设“子文化”的时候,要适应主文化的要求,符合主文化的导向,融入主文化的发展。要特别注意片面追求子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与主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导向不统一、不符合的问题,避免基层文化对企业文化承接不好,造成文化与战略在方向引领上出现重大偏离。

  二是把握好文化的传承性。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优良传统。中国石油对于优良传统和既有文化的传承,要正确处理常与变、旧与新的关系。既要做好对优良传统的传承,也要根据变化的形势要求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创新。企业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不能因为领导层发生变动,就对企业文化另起炉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大志,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把文化做到久久为功。

  三是把握好文化的提升性。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不同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发展结果。要正确处理好“做”与“研”的关系,一边要持续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一边也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集团公司政研会多年来组织研究和评审了很多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成果。要注重成果的推广运用,使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建设作风过硬、绩效优良、典型辈出的石油文化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塑造人的文化、培育队伍的文化。中国石油要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这个着眼点、立足点、发力点。

  一是用队伍作风彰显石油文化。企业文化渗透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融汇在每名员工的行动中,它是企业的内在灵魂,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石油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的“形”与“神”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形”就是队伍作风、队伍的精神面貌。要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培育、水滴石穿的渗透,把企业文化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融化到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的融入,达到员工队伍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目的,实现“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的管理境界。

  二是用良好绩效塑造石油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把抽象变具体,把精神变物质的过程,是一个把无形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有形的物质成果的创新实践过程,而人是在无形变有形过程中的主体,这其中需要有一套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管理的化育方式。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是两个概念,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文化自身建设的范畴,企业文化管理则是企业管理范畴,二者在范围、深度和强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地,企业文化建设很难深入探究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逻辑。因此,基层单位要主动地、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把石油文化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机理当中,探求企业的发展基因、发展动力、未来发展动因,从企业管理的本原去寻找管理提升的方法路径。中国石油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化人与塑物的关系,从企业最关注的绩效成长和管理问题入手,将问题和问题背后的文化归因找准,有的放矢地实施文化与管理的融合,依靠使命愿景驱动,基于价值观管理,纲举目张地引导企业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和管理流程等方面的系统变革,不断激活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创造力,创造企业的良好绩效。

  三是用典型故事传播石油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讲好企业故事,企业故事是企业的闪亮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良好渠道,是展示和树立企业形象的最好方式。企业的先进典型、名牌产品、管理经验、技术创新等都可以用故事来讲述,通过口口相传做到家喻户晓。中国石油过去有很多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他们为集团公司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石油发展史留下了不朽佳话,是全体石油人的学习标杆和鲜明符号。这些典型人物的身上,镌刻着深深的文化印记,故事流传久远,不仅闪耀着典型人物的生命光辉,而且也散发着石油文化光芒,成为中国工业文明宝库中的无价瑰宝。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先进石油文化精华中的精华,是金钱买不到、换不来的。在建设先进石油文化过程中,要继续培育、选树和宣传先进模范人物,让典型人物成为石油文化的代言人、传播者,为中国石油发展史树立起一座座新时代的精神丰碑。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