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美丽中国,能源升级
2024年03月13日 12:23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赵 玥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建设美丽中国,为“三桶油”指明了升级转型的方向。

 

  无论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还是行业发展的角度,升级转型都是我国能源企业的必经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三桶油”的发展设置了新的坐标。它需要储运的升级、智能化的升级,也需要石油公司全力转型的升级。

  能源链接东与西

  大气出天山,磅礴八千里。

  群山万壑、满目苍凉、人迹罕至,偏偏就在这生命禁区,蕴藏着一颗重要的“心脏”——克拉2气田。

  1998年9月17日,一声惊雷打破了千万年的沉寂,克拉2井喷出了强大天然气流,克拉2大气田被成功发现。其储层之厚、储量之大、丰度之高,举国罕见。克拉2气田,由此成为了新中国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

  也是这一声惊雷,促成了国家决定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国有史以来最为浩大的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动工,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这条总长度达到15000多千米的管道工程,横贯中国东西,穿越戈壁、荒漠、高原、山区、平原,成为举世闻名的能源传输大动脉。它不仅将我国西部边陲同东部黄金海岸紧紧相连,并改变了中国的能源结构和三分之一人口的用能方式。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从2001年的259亿立方米,增长到2023年的3952.6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功不可没。

  除了“西气东输”外,“西氢东送”是另一条酝酿中的能源平衡通道。

  2023年,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皆有参与。不久前,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按照规划,“西氢东送”管道从内蒙古出发到达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公里。管道预计每天的输送量为270多吨,足以满足近2万辆氢能公交车的使用需求。

  这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对释放我国氢能供给端巨大潜力、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促进形成多元互补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新的变革,在于“东数西算”。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算力和水、电、天燃气等一样,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及核心生产力。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目前,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已全部开工,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同步布局。

  对于包括石油和化工行业,这一工程提供了更低的算力成本,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助力。“‘东数西算’,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洛阳石化信息技术专家赵建忠表示。石化领域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数据量非常大,对算力要求高。数据中心放到西部,成本将大大降低。他举例说,石油工业中的油田勘探、开发等工作,产生的地质数据比炼厂还要多,基本是T为单位的级别。“东数西算”,能够为此提供助力。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已具备承载我国“东数西算”示范工程所需的算力、存储和网络能力。目前,其正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前店后厂”算力基地,开展“东数西算”示范工程。

  在一次又一次链接我国东与西的宏大能源工程中,“三桶油”发展清洁能源,转型绿色生产,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提速奔跑。

  “智慧”领先行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在油气行业,“北斗”给石油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疆乌鲁木齐石化炼化厂区内,巡检人员正在工作。其位置数据,可在北斗运营服务中心和乌鲁木齐石化总部的监控屏幕上同步显示。不同以往的是,高达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和三维立体的呈现方式,使厂区内的巡检路线和巡检点位更加清晰。

  这是中国石油北斗高精度网(简称“北斗高精度网”)全面覆盖所带来的变化。2022,中国石油北斗运营服务中心融合4G、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搭建完成了油气行业唯一覆盖全国的“北斗高精度网”,全面赋能油气生产,助力“数字中国石油”建设。

  “作为一张高连续性、高稳定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定位网络,北斗高精度网,可为中国石油各领域提供行业领先的精准位置服务,为各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提供位置数据支撑。”北斗运营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牛炳乾介绍。该网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能力,可应用于集团公司各业务领域。

  目前,该网已在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广东石化、重庆销售、管道局等十余家单位进行实践应用。其“平台+应用+终端”的业务运行模式,为各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时空数据支撑。

  而在中国石化北斗运营服务中心的助力下,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率先创新尝试应用,为西北油田稳油增气提供了支撑保障作用。《基于北斗短报文的西北油田井场数据传输系统开发与应用》,获评2022年中央企业北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度重要成果。

  在石油石化领域,北斗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是超越信息化,是智能化、数字化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这也是“三桶油”发展智慧能源的有力尝试。

  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目标。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2019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意见》中,则指明要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大路径。

  其实,油气行业一直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50多年前数字技术,就被应用于地震勘探等领域。2020年8月21日,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加快建设推广智慧管网、智能电站、智能油田、智能矿山等智能现场。数字化技术,催生了我国企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目前,中国石化已提出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信息化“432工程”顶层设计。

  在国家“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下,202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在全球能源变革、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多变的格局下,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全球领先油气公司的共同选择。“三桶油”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在加快。

  油企吹“新”风

  2015年,在北京的中国石油奥东加油站,出现了一排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试点,它低调且显出几分落寞。彼时,没有人能预测这个试探性的举措未来会发生何等巨变。

  时光匆匆。2023年9月20日,北京冬奥村南侧停车场内,巨无霸闪亮登场——中国石油首座智能超级充换电综合示范站开业。111个充电车位,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换电、电池检测、非油“七位一体”。这座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站,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全面、安全措施最齐备的充换电场站。

  此一时,彼一时。

  曾经被视为石油企业“不务正业”的充电桩,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伴随着“三桶油”综合能源服务站加速落地。短短数月,中国石化首座微电网综合能源站投运;中国石化首座超级充换电综合能源站——安徽石油大众综合能源站投运;中国海油在广东荔城高速服务区打造的中国海油首座零碳综合能源服务区,与传统加油站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500吨。

  综合能源服务站的风起云涌,可视为“三桶油”新能源转型的一个侧面。发展新能源,是《意见》发展非化石能源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必要因素。

  石油企业竞争的另一个“兵家之地”,是氢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氢能正在逐渐成为各国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从涉足的氢能项目来看,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更多的是氢能制备环节。“三桶油”作为石油巨头,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强大的技术实力、广泛的市场网络,有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三桶油”有决心也有能力,助力氢能驶上快车道。

  中国石化的氢能布局,不仅涵盖了氢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而且涉及了氢能的多个应用领域,如交通、工业、电力等,为氢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石化每年氢气生产利用量约为445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氢气生产利用主体,在氢能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材料和基本化学品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公司拥有3万座加油站,具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

  2023年,中国石化牵头成立氢能产业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着力推动国内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新能源的发展道路上,“三桶油”愈发坚定、愈发大胆。

  “三桶油”在新能源的产业链上不断延伸,从研发起步到中下游的生产经营甚至更远的领域。

  2021年4月8日,中国石油决定对内部职能部门和业务板块进行调整,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这是中国石油历史上,首次将新能源业务提升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如今,“三桶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三桶“油”了。

  中国石油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努力转型为“油气热电氢”综合型能源公司。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产能占比达到7%,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到2050年热电氢能源占比50%。

  中国石化则全力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计划到2050年,实现氢气来源100%来自非化石能源,炼化企业用氢100%来自蓝氢和非化石能源制氢。

  中国海洋强调了推动公司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作为国内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计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产量占比达到35%,2035年清洁能源产量占比力争达到50%。

  在“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定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补充能源转变为未来的主体能源。“三桶油”在中国的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将走得更深、走得更远、走向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