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关于能源转型的五个“灵魂拷问”
2024年01月26日 13:3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陆如泉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虽然能源转型已进入实质性行动阶段,且近几年转型的速度愈加迅速,但业界和研究界对能源转型的一些基本问题还在争论。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这次有7万人参加的COP28会议规模堪称历届之最。本次大会上,能源转型依然是主席国提出的四大关键议题之一。COP28主要国家就“在2030年底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效率提升一倍”的目标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就化石能源的解决方案仍未达成一项明确的、有约束力的决议。

  当前,业界和研究界对能源转型的一些基本问题似乎还在争论。如同笔者一样,也是带着五大问题来参加COP28大会的。

  第一,有些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氢、氨等,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而电能作为二次能源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那么,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是聚焦在生产更多的“分子”上还是“电子”上?过去几年,有些从事“分子”生产的能源企业在能源转型热潮的推动下,完全转向“电子”生产,把电气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结果遇到了“电子”这一瞬时“有”或者“无”的产业难以把控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未来,除了把化石能源“分子”以低碳或零碳的方式转变为“电子”外,有些本身就是零碳的分子,比如氢和氨,还是需要存在的,以弥补电气化的不足之处。

  第二,能源转型是走化石能源低(脱)碳化之路,还是走出一条纯粹的非化石能源之路。目前,能源转型有两条并行不悖的“赛道”。另一条是更换赛道,走“非化石能源规模化”之路,完全放弃化石能源之路,从非化石或可再生能源这条路上持续发力。应该说,这两条赛道目前都没有什么错,就看能源公司自己的选择。

  第三,煤炭、石油、天然气究竟主要是用于“燃料”还是“原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燃料”用于交通(包括航空)、工业和军事等领域是其主要价值所在,也是其“宿命”。当然,随着石油化工特别是高端化工产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也可以作为原料,来生产化工和化纤用品,包括生产化肥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化石能源作为“燃料”的使命不会太久,但其作为“原料”的使命也许刚刚开始。

  第四,能源转型到底是走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还是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分离之路”。显而易见,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由于其化石能源资源的禀赋差,一直以来除了依赖进口来满足能源的需求外,更多是走出了一条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两套体系”“两个方向”的路径。而中东、非洲、拉美、北美和中亚俄罗斯地区的一些拥有化石能源资源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包括中国在内,在能源转型的倒逼之下,走出一条“传统能源+新能源”的融合发展之路。比如,在广袤的油田部署一批光伏或风力发电站,可以在用于油气田生产用能的同时,降低油气田的碳排放,从而使得“油田变电田”“油田变碳田”。这就是融合之道。

  第五,通往净零的过程中,我们到底是侧重于“过程”的电气化,还是“结果”的电气化。尽管我们在倡导大规模“终端用能电气化”,比如中国,到2050年前后终端用能电气化比例要从现在的26%左右翻一番达到50%。但在这个世界依然需要氢、氨,特别是绿氢这样的“绿电制氢”产品。目前看,绿氢是人类通往净零的三大路径之一。

  以上是笔者一边参加COP28大会,一边思考的。当然,这些并未在COP28大会找到特别确切的答案。但笔者相信,随着能源转型的更加深入,这些路径亦更加清晰。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