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转型也要高质量
2023年12月03日 15:05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赵 玥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炼化企业的转型升级并非一蹴而就,要在高质量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减油增化,简单的四个字,却包含着审时度势、远期规划、因时制宜,以及在具体实施中的种种突破。在近期出台的文件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绿色低碳、高效安全”“创新驱动、自立自强”3条原则,为我国炼化行业的升级转型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求到2025年,国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55%左右,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化工原材料和特种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效和环保绩效达到标杆水平的炼油产能比例大幅提升。技术装备实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也要求制定能源、石化化工等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

  在石化企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不能“一窝蜂”,也不能简单地复制别人的经验,转型也需高质量。

  找准转型赛道

  乙烯很好,但不属于我。这是摆在部分炼化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

  一些炼厂透露,由于各种原因,地方政府对新建乙烯项目非常谨慎。虽然两大集团公司多方努力,但最终还是无法落地。

  这样的情况下,转型升级应该怎样确定方向?

  “燃料型炼油厂转型的首要关键是根据其市场定位、原油结构和现有工艺流程,进行包括产品目标、能耗、碳排放等约束条件下的炼油厂转型总流程研究。”李明丰说。

  他介绍,燃料型炼油厂可依靠新增加氢裂化、催化重整装置与蒸汽裂解和芳烃装置组合向炼化一体化转型。炼化一体化的原则是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宜化则化,炼化一体化炼油厂比纯燃料型炼油厂利润率可提高约10个百分点。

  归根结底,炼油行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从产品结构上向生命周期更长的产品转型。

  近年来,一些企业已经量身定制,主打差异牌,尝试着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

  青岛炼化通过综合考虑评估,利用自身优势,形成“成品油保供+高端化工产品”的特色道路。他们把转型方向押在顺酐和丁二酸上。顺酐再往下游生产可以产出可降解塑料;在国外也属于较新项目的丁二酸,是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市场前景不错。

  根据测算,通过一系列油转化,青岛炼化的油品生产量大约能下降150万吨/年。

  而在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的“老牌工业基地”安庆,安庆石化正迎来第四次创业。

  始建于1974年的安庆石化,第一次创业就以建设150万吨/年炼油装置,填补了安徽省石油化工行业空白。近年来,随着“电动革命”深度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炼油产能过剩不断加剧,成品油需求增速显著放缓,即将达峰呈现负增长。为应对这一危机,安庆石化主动求变,积极规划在充分利用原有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开启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发展探索之路。

  2023年6月30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核心项目——300万吨/年世界首套RTC工艺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一次安全环保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为打造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内炼油企业应对产能过剩、探索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一条发展路径,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重油催化裂解技术路线应用的领跑者。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项目管理技术与生产准备部科长徐艳玉说:“ 投产以后,安庆石化在原油加工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少产140万到150万吨的汽柴油。这140万到150万吨的汽柴油都转化为化工原料,为安庆市打造千亿化工园区提供支撑。”

  总揽全局,我国的部分炼化企业已经开始寻找产品赛道,提前布局。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传统炼化企业通过“减油增化”“减油增特”等措施,加快由炼油基础产业企业向基础加高端现代炼化企业转型。民营炼化企业则加快新材料发展。巴斯夫、陶氏以及韩国和日本等的外资化工公司加快布局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新建化工新材料装置,布局研发中心。

  目前,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呈现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专家指出,炼化企业要加速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加快建设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先进产能,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化工新材料是实现炼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也是中国提升制造业水平、成为材料强国的重要基础。化工新材料价格和利润高且表现稳定,而大宗石化产品利润已难以保证,中国企业应抢抓中国新材料产业红利期,持续加大资本、资源和技术投入,精准选取产品赛道,有效突破新材料的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等壁垒,持续推进先进产能建设,扩大新材料体量,抢占细分领域市场份额,抢占炼化领域最后的“蓝海”市场机遇,提升炼化新材料产业链的整体创效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中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迈进。”费华伟说。

  实现技术攻关

  在专家看来,企业生存发展可依赖的只有两点:一是产业链,二是新技术应用。“以恒力石化、浙石化为代表的新型炼厂主要依靠其称霸全球的芳烃产业链的支撑。”李明丰说。

  在我国的化工发展技术史上,有时不得不掬一把辛酸泪。

  2005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乙烯生产大国,但主要专利技术被外国垄断,装置国产化程度极低,导致生产成本极高。一套大型乙烯装置,动辄要价上百亿元。除了漫天要价,交货期和售后服务也没有保证。当时,中国石化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大型乙烯生产设备在全球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些国外制造商对国内的询价经常不回应,交货期也从2003年的12个月,延长到2007年的22至24个月,价格几乎翻倍。

  业内有云: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乙烯产业核心设备和工艺的自主化迫在眉睫。

  一个个科研课题被攻克,一项项世界纪录被刷新,无数科技创新成果的积累,才最终实现了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的目标。

  李明丰表示,减油增化的产品方向分为轻质烯烃方向和芳烃方向,而目前的国产化技术可以满足行业需求。以生产轻质烯烃为例,其中一个技术方向是从原油直接产化学品。之前采用炼化一体化的方式同时生产成品油和化工原料,缺点是加工流程长、装置强度大、碳排放高。目前,中国石化的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在所属天津石化工业试验成功,实现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后续将在新疆塔河炼化建设百万吨原油蒸汽裂解制乙烯工业示范装置。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工艺技术对原油质量没有特殊要求,适应性强,更适合生产丙烯。与炼化一体化方式相比,该技术路线碳排放降幅达30%以上。

  突破技术难题,让转型企业更有竞争力。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随着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中国化工界首次实现了乙烷裂解制乙烯自主技术零的突破,形成了完整可持续的天然气高值化利用产业链。

  在南海之滨,年初投产的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因为新技术的突破备受关注。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杨朝合表示:“在‘双碳’‘双新’背景下,广东石化解决了一系列加工重质油、劣质油的世界难题,蹚出了一条炼化一体化技术路线。劣质重油通过焦化不仅实现绿色低碳高效加工,而且其石油焦还有望变废为宝,进一步转化为功能性炭材料,为行业开辟了劣质重油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路径。”

  “更高附加值炼化产品的发展重点是高端专用精细化工品和化工新材料。目前的关键点仍是技术方面亟待取得突破。”徐海丰说。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响应市场需求,持续调整资源、产品和布局,仅“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发化工新产品160多个。

  在这一方面,中国石油尝到甜头。3月29日,在其公布的2022年经营业绩中,炼化转型全面提速,炼化新材料业务板块业绩亮眼,全年实现经营利润405.7亿元。

  有技术,就有市场。这是炼化企业转型发展的亘古定律。

  控制降碳生产

  一个难以忽视的矛盾是,生产化学品的能耗一般会高于生产成品油。因此,油转化过程炼油企业的装置能耗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在“双碳”的大背景下,要开展油转化的装置建设会变得十分困难。

  2022年,国家继续出台多项政策,指引炼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明确到2025年炼油行业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了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要求依法依规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蒸馏装置。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严控炼油新增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的同时,着力发展清洁生产,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承担了相当大的碳减排压力。2020年,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3.78亿吨。根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模型计算,燃料型炼厂要实现最大化化工转型,化工品收率将从6.96%增至71.76%,碳排放量则将增长4倍。”李明丰说。

  对此,一些企业已经做出积极尝试。

  今年是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建设推进年”。作为新中国“化工长子”、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林石化的转型升级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减少能源产业链“碳足迹”,并依托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与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联动实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全部用电将使用来自吉林油田的“绿电”,预计每年降低碳排放量170万吨。这个项目将成为国内传统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以及中国石油炼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示范工程。

  不过,李明丰强调,从整个生命周期而言,石油炼制从生产成品油向多产基本有机化工品转型是一个碳排放减少的过程。因此,他们呼吁,对于炼油向化工转型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另外,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研究所副所长仇玄指出,炼油行业要及早修炼两项内功。一是“减油增化”,探索汽油组分再利用。结合“双碳”目标要求,成品油收率需要比较快的压降,2030年前要降低到50%以下,2050年降低到30%以下。汽油馏分的转化方向与转化技术需要重点关注。

  二是关注碳市场。做好统筹安排。“2025年前,石化行业将纳入碳市场。碳排放成为企业重要成本之一。”他提醒,考虑到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之间的时间更短,势必将以比欧洲更短的时间、更大的力度进入免费配额缩减阶段,对企业效益形成实质性影响。因此,炼化企业应加速自身碳减排,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降低自身成本。

  另外,炼化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管理、运营模式和盈利能力重塑。费华伟表示,2021年,苏伊士运河以东区域炼厂平均碳排放量为290万吨,若按碳排放权交易成本为50美元/吨计算,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对炼化企业的成本和盈利影响显著。炼化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必须将碳排放成本纳入考虑。

  目前,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企业都在积极参与碳市场的建设,为下一步纳入碳交易做准备。同时,企业还根据不同优势,寻找低碳转型之路。

  中国石油一方面大力推进节能提效,创建了炼化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并大力推广应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清洁替代,例如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将与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充分联动,成为中国石油首个100%使用绿电的化工项目。

  中国石化则是全力削减碳排放总量。例如,积极发展CCUS业务、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装备,大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攻关和产业实践;全力增强绿色能源供给,积极发展以“氢能供给、清洁供热、清洁供电、生物燃料供应”及“新能源业务与现有业务绿色发展相融合”“新能源业务与新科技新模式发展相融合”为架构的“四供两融”业务。

  把握市场节奏

  当前市场缺什么?高端化学品。

  “炼厂当前的转型规划,大多以生产‘三烯’‘三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为主,因此短期内一拥而上,可能会造成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过剩。”李明丰说。他认为,目前应采用适当节奏开展减油增化工作,不宜全面减油增化。

  今年上半年,我国迎来规上企业数量、投资双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239家,比去年同期的28500家多1739家。这是自2011年国家统计局调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新标准以来,12年后首次回到3万家以上。

  同时,上半年石化领域投资继续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化学品制造领域投资增长13.9%,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幅。

  然而,在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日益严重的今天,大量投资是否存在重复性建设?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型材料的产能过剩?在2023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他指出,中国炼油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炼厂的开工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全球基础化工品供应增长总体快于需求增长。近年来,化工品的需求前景吸引了大量石油和化工企业加大化工项目的投资力度,在产能扩张超过需求增速的形势下,基础化工品将面临产能过剩态势。

  费华伟表示,从全球看,亚洲地区的产能过剩最为严重,主要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短期新增大量产能,亚洲地区乙烯、丙烯的全球供应份额正在大幅提升。产能过剩将给行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蒸汽裂解装置开工率下降,亚洲地区石脑油裂解装置开工率持续下降。产能过剩还将迫使新装置的投产时间延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化工品消费量呈萎缩趋势,部分化工项目推迟投产。

  年初至今,在108种大宗化工品中,共有90种价格下跌。以液体环氧树脂为例,呈断崖式下跌。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及各省的发展规划,炼油产业集中程度会不断增加。

  随着“双碳”政策不断落实,原油加工能力200万吨/年以下的炼油厂正在逐步关停,原油加工能力200万吨/年以上不具备经济规模的企业关闭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这样规模的企业而言,摆脱对原油的依赖,依托大型或超大型炼厂生产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或有机化工原料,转向高端化学品恰逢其时。

  “也就是说,要形成一个梯级的产业分布。”李明丰说。

  从市场来看,全球高端化工品利润表现较为稳定,以中国高端化工品市场为例,2022年中国聚烯烃弹性体(POE)市场报价持续维持在22000~25000元/吨,价格基本稳定,并远高于聚乙烯的均价8600元/吨。而高端化学品生产技术我国并未全面掌握,技术引进的可能性也在逐渐降低。因此,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下,有节奏地布局化工品,是更为理智的转型方向。

  “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碳增绿”,炼化行业必须立足现实,统筹优化资源、加工负荷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产品竞争力,才能完成石化大国到石化强国的蜕变。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