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八年攻坚,体检外输“大动脉”
2023年06月14日 20:20   作者:宫有志 孙 明 崔 正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辽东湾长距离原油外输海底管道首次金属损失内检测圆满完成

 

  近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6月13日上午10时,历经24.7小时,从渤海辽东湾绥中36-1CEP平台发出的金属损失内检测器顺利抵达绥中36-1终端。检测器的顺利抵达,标志着辽东湾目前日输送量最大的原油外输海底管道——绥中36-1CEP至绥中36-1终端原油海底管道首次金属损失内检测作业顺利完成。

  绥中36-1油田隶属渤海油田辽东作业公司,该油田凭借独特的地质条件和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渤海辽东湾增储上产的“压舱石”。绥中36-1CEP至绥中36-1终端原油海管于2000年投运,全长69.47千米,作为该油田的“大动脉”,担负着周边海域16个平台的原油外输任务,目前日输送原油超过11000余立方米。

  海管投用后,内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附着沉积物,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管道输送量下降,同时易造成管道垢下腐蚀,影响海管安全服役使用年限。对运行海管开展通球作业,可有效清理这些“大动脉”中的沉积物,确保油气管道的本质安全可靠。但是由于该海管运行时间长,存在内部沉积物多、管道缺陷特征不明等情况,清管过渡及内检测作业风险较高。

  在多重困难面前,辽东作业公司装备管理部、绥中36-1CEP平台以及绥中36-1终端成立了联合攻坚小组,摸索完成首次机械过渡通球工作,为进一步清除海管沉积物,提升海底管道完整性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此基础上,攻坚小组多措并举,统筹协调施工资源、物资供应与作业衔接,开展发球筒排液流程技术攻关,提高通球效率近4倍。组织40余次专家研判,综合分析清出物特性及产生原因,多维度把关确保通球过渡平稳。历时8年,累计通球171次,清出物达4.5吨,最终于2023年6月13日完成该海底管道首次金属损失内检测作业。

  该海底管道金属损失内检测作业的圆满完成,为海管完整性管理、延长设计使用年限评估以及后续依托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有力保证了绥中36-1油田“大动脉”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辽东作业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摄影:樊荣兴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