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全球可再生能源步入竞争新轨道
2023年05月10日 15:0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罗佐县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欧美加大本土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力度,势必对中国的新能源设备出口等形成制约。因此保持竞争优势,开辟国际市场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经历能源危机冲击之后,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随之而来的是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竞争也进一步加剧。美国此前提出划拨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转型和能源投资,目的在于扶持本土新能源,增强本土新能源竞争力;针对美国的气候法案,欧盟也提出了以系列新目标和改革举措为内核的“绿色产业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30年实现至少40%低碳技术设备在境内生产的目标,包括光伏和热泵等热电产品。

  目前清洁能源技术及其组件中,中国占全球制造能力的65%,个别产品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其比例甚至高达96%。其中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最具代表性。中国光伏行业经过多年积累和历练,已形成全球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全球光伏组件大型制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到七八家。在风电制造领域中国的优势同样也很明显。伴随着技术创新不断突破,风电主机、叶片等风电制造产业逐步完备,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建成年制造能力800万千瓦~1000万千瓦的成熟产业体系。在全球排名前10名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国占到6家,与光伏企业并驾齐驱。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欧美新能源发展力度加大,中国、欧洲、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家之间围绕新能源的竞争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欧美加大本土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力度,新能源设备制造以及相关矿产资源开发必将提速,势必对中国的新能源设备出口等形成制约。因此保持竞争优势,开辟国际市场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为此,以下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从产业方面看,打造高水平一体化产业链,加强中外企业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保持产业竞争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投资、工程设计、工程承包、设备制造、金融服务、工程保险等各环节参与企业的专业互补优势,形成高素质人才队伍,努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国际化水平。同时挖掘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发挥多元投资者在项目资源、投资风险管控、政府公关、融资渠道等方面优势,分散投资风险。

  从区域方面看,稳定欧美市场的同时重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欧美坚持新能源本土化发展战略对于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带来挑战,其中最大的门槛之一应该是碳关税。为此国内风电、光伏组件制造企业须努力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参与国际认证。在稳定已有市场的同时,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在新能源技术标准方面的合作,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在新兴技术领域与东道国共同编制相关标准规范。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从政策方面看,应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海外新能源项目支持力度。随着海外碳关税制度的实施,单一出口新能源组件的贸易模式易受制于人。要开拓海外市场,需要的是组件、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在持续增长,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同样不能忽视,比如新能源之间的协同不够、稳定性差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短板还较为突出。为此需进一步加大对储能、智能电网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力度,补齐短板,让产业链更有韧性,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此外从投资角度看,应不断健全完善绿色投资评估制度,加大对海外新能源项目定向金融支持,创新和推广新型绿色金融产品支持新能源产业。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应依托整个产业链,而不仅仅着眼出口风电、光伏组件去提升竞争力,要有强大的技术输出做后盾。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