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大是大了,独立炼厂还不够美
2023年03月29日 16:08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双碳”背景下,国内独立炼化企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国内四大独立炼化企业——恒力石化、恒逸石化、荣盛石化和东方盛虹相继发布了2022年年报预告。与2021年亮眼的业绩相比,2022年,四家企业的净利润均同比大幅下降。

  国际油价波动,炼企成本高企,市场的新变化提醒着独立炼化企业:单纯扩张的路线已成过去。低碳背景下,独立炼化企业能否调整好步伐,迎接新的考验?

  油价波动叠加需求不振

  东方盛虹在公告中提到:在弱需求和高成本的格局下,叠加原油及产业链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公司出现亏损局面。

  据本刊记者综合梳理,四大独立炼化企业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恒力石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亿元到26亿元之间,同比下降 83.26%~85.83%;荣盛石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3.0亿元到42.0 亿元,同比下降67.3%~74.3%;东方盛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亿元到7.5亿元,比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下降83.61%~89.07%;恒逸石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到120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2021年曾经大赚的四大独立炼化企业为何在一年之后纷纷出现利润下跌?在业绩预告中,四家企业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原因——原料价格波动叠加需求不振。这也是给2022年炼化行业业绩造成窘境的最重要原因。可以说,无论国有炼化企业还是小型民营炼企,对此都感同身受。

  对于油价的波动,独立炼化企业并不是毫无防备。2022年,为规避原油和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几家独立炼化企业持续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投入的保证金额度在16亿元到50亿元不等。早在2022年4月,以石油化工为主业的恒力石化就曾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前期为了应对油价上涨,扩大了原油储备能力,在此轮油价上涨前储备了一定量的原油。”

  “原油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在库商品的库存价值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炼化企业最终利润还是要取决于各产品价差情况。”能源化工专家柯亮表示。原油价格并不直接决定产品的价差和盈利情况,相关产品的盈利主要取决于各类产品自身的供需和市场情况。

  单纯的产能扩张面临困难

  尽管提前就采取了各种措施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但高成本、低需求的市场变化给独立炼化企业带来了警醒:单纯的产能扩张已经行不通了。

  我国于2014年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并鼓励有实力的民企特别是下游产业的民营企业按照行业准入要求参与石化产业重组改造和基地建设。在这一行业放开的背景下,独立炼化企业进入爆发期。恒力、荣盛、盛虹等纷纷上马投资规模百亿级别的大型炼化项目。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发布,2022年国内原油加工量在连续多年增长后出现首次下降,全年累计加工原油6.76亿吨,同比下降3.4%。国务院颁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卓创资讯研究员张凤表示:“炼化行业未来的产能扩张有限,行业发展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产能扩张,而是逐渐向生产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精细化转变,致力于实现炼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炼化行业内部格局有望转变,同时内部竞争也将加剧。”

  在柯亮看来,独立炼化企业已经从前几年投资上游大炼化项目的跨越式成长阶段转入以投资中下游项目为主的渐进式成长阶段。

  “虽然未来的增速很难达到类似2019~2020年大炼化项目从无到有的巨幅增速,但增长的动力更加可持续,预期兑现的确定性也更高。未来需要警惕的是产能过剩。在此形势下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将是所有石油和化工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这需要企业在技术、工艺、产品上有更大的突破。”他说。

  “双碳”目标下,炼化行业面临着炼油能力过剩、低碳转型任务重、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独立炼化头部企业也不例外。“今年在盈利降低的情况下,独立炼化企业仍保证了相关领域的投入,压力确实不小。”柯亮说。

  烯烃及下游新材料有望成增长点

  市场风云再起,以效率著称的独立炼化企业也已吹起号角。从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近期的项目规划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已经做出积极转变。

  2022 年以来,东方盛虹、万华化学、恒力石化在建工程增加明显,荣盛石化完成较大规模的在建工程向固定资产转化。这些企业不仅在原有主营业务上持续扩产,同时保持着偏高或者持续上升的研发支出占比,为其寻求新的发展领域,在新材料相关领域进行布局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车、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材料的需求持续提升。国内炼化企业利用下游的烯烃和聚烯烃产品作为新能源材料的主要原料,其下游应用主要包括锂电隔膜、光伏级EVA材料、POE材料等。随着上游项目逐步完成投产,第一阶段发展目标达成,不少独立炼化企业开始进军烯烃及下游新材料领域。从国内独立大炼化企业的新材料布局来看,各家都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产业链,但在产品细分方面有所区别。例如,恒力石化主要集中在锂电隔膜领域,下游主要覆盖新能源车产业链;东方盛虹和荣盛主要集中在EVA和POE产品,下游主要覆盖光伏领域。

  “独立炼化企业在烯烃产业链加码布局,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内烯烃产业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其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品种占比,促进主营业务向新材料产业升级。”柯亮说。相对于国内其他烯烃生产企业,独立炼化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原料优势、资本优势,未来烯烃及下游新材料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专家指出,相比传统化工领域,新材料行业大多具有技术壁垒高、利润空间大、应用场景细化等特点,同时新材料的下游客户验证及产品推广往往具有更长的时间周期。因此,独立炼化龙头企业在向新材料产业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的产品运营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也会面临新的挑战。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