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改革发展增实力
2022年12月31日 15:13 来源于     作者:本刊记者 赵 玥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改革大潮中诞生,地球物理公司破除篱笆围栏,让体制机制焕发新活力。

 

  流水前波让后波。

  作为国民经济的“定盘星”,国有企业承担着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等使命。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

  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潮中诞生,地球物理公司与生俱来携带着改革的基因。聚焦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支撑,推进区域化重组,启动“内学胜利、外学东方”对标一流提升活动,开展项目提速提效提质……全力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篱笆围栏,让体制机制焕发新活力,地球物理公司蹚过了低油价、新冠肺炎疫情等重重关卡,越战越勇,实力倍增。

  重组改革之路

  “我们把公司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合起来,第二个阶段是融起来,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是强起来,也就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地球物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宋明水说。

  回溯十年历程,地球物理公司的改革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石化持续深化改革的缩影。

  2012年12月,中国石化对石油工程板块进行专业化改革重组,整合胜利、中原等10家非上市油田企业所属物探公司(大队),组建成立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参与国内外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的责任主体。

  但是,整合重组后的地球物理公司,管理机构分散、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和业务结构单一、机构和养人费用高、队伍创效活力不足等矛盾十分突出。而国际油价暴跌后的市场寒冬,导致工作量、利润率大幅下滑。

  内外交困,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改革!

  2015年4月29日,地球物理公司华东分公司在南京揭牌成立。新的华东分公司由原江苏分公司、华东分公司按区域整合组建。它的成立,标志着地球物理公司区域化整合取得关键性突破。

  2015年7月1日,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更名为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勘查公司),并在潜江揭牌成立。这不仅是单位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业务及市场方向的改变,标志着地球物理公司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部署。

  同年7月3日,地球物理公司华北分公司在郑州举行揭牌仪式,宣告旗下中原分公司和河南分公司实现整合。

  2016年11月9日,地球物理公司南方分公司揭牌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南方分公司由原云南分公司、西南分公司和中南分公司整合重组而成。它的成立,标志着地球物理公司完成了压减过剩产能、整合区域资源的改革预期任务。

  至此,地球物理公司将原来的9个分公司整合重组为5个分公司(胜利分公司、华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武汉勘查公司、南方分公司),建立形成了“4+1”分公司管理架构和特色化业务布局。

  完成区域整合,地球物理公司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特色化业务发展和市场布局结构调整,则体现了地球物理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抑制同质竞争的坚强决心,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板块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瞄准区域市场需求,地球物理公司发展特色技术和业务,形成了区域特色优势,增强了服务油田、找油找气和服务社会市场、多元发展的能力。

  以南方分公司为例。定位于打造山地物探队伍,发力山地油气勘探,南方分公司与元坝气田、焦石坝页岩气结下不解之缘。通过攻关山地源驱动技术、节点仪技术及完善山地施工组织方式,项目生产效率、资料质量大幅提升,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下降。

  前面无路,脚下便是路。

  荆棘塞途,地球物理公司知难而进,和衷共济,不改初心。

  遵循中国石化“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布局、一体化统筹”运营准则,地球物理公司探索出了一套适应企业新时代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出了以区域化整合重组和特色化发展改革、专业化一体化重组改革、供给侧去产能改革、内部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增长模式,闯出了低油价下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装备统一管理

  炎炎夏日,地球物理公司新疆昌吉检修基地的地表温度已经飙升到了40℃。而胜利分公司仪修中心的检修人员仍在紧张忙碌着。

  他们要在12天内完成地震施工仪器检修配备任务,但受疫情影响,检修人员少了一半。既要抢进度,又要把质量,压力不小,但他们干劲十足。

  这样紧张繁重的检修工作,在地球物理公司并不鲜见。

  秉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理念,聚焦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支撑,地球物理公司装备管理中心于2013年9月在南京成立,实现了装备一体化管理,真正实现了设备统筹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摆在面前的现实很严峻。2019年,地球物理公司自有设备28万道,但项目需求是58万道,缺口达30万道。

  怎么办?统一设备管理成为关键一招。

  “装备管理中心成立后,我们发挥利用了四个循环。”原装备管理中心党委书记肖杰进一步介绍,四个循环即国际国内的大循环、国内的内循环、分公司内部的微循环和分公司外部的小循环。

  他们还实现了设备管理的三个延伸。向项目外延伸,实现在项目之间调配设备,统筹精细到工序;向国外延伸,将国外的闲置设备运回国内使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向特种专用设备延伸,统筹使用。

  “原来设备管理到项目就行了,现在管理更加精细,从月到天。”肖杰说。由于勘探部署很集中,工序的统筹尤为重要。当两个分公司都有项目时,只能通过工序进行协调,并结合日效进行调剂。比如,某分公司报的日效是1000炮,而实际工作只能达到700炮,那装备管理中心就会把多余的设备调剂给别的分公司。

  效果显而易见。

  原来地震采集设备由各分公司自己租赁,导致租赁方抬价,价格居高不下。2020年起,装备管理中心统一租赁,再根据各分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给。批量使用的议价权,让租赁费用大幅下降。

  同时,装备的本质安全得到保障。“现在我们每年都组织设备深度检修,并把日常检修压实到项目主体,让各分公司派出维修队伍,出现故障及时修好,以便第二天投入使用。这个措施,大大提升了效益。”肖杰说。

  实现高质量勘探,物探装备是硬支撑。瞄准高质量低成本勘探,地球物理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攻关力度。《节点地震采集系统研发》项目经过中国石化科技部技术成果鉴定,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胜利分公司仪修中心先期承担了1万道节点地震采集器的首发制造任务。经过商河三维、庄6井三维等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下的攻关推广,应用效果明显。

  “日效明显提升。以山地项目为例,原来每天放400炮就是高效,去年我们最高日效达到2200炮。项目运行效率成倍提升,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南方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刚说。

  算“经济账”,同样大有裨益。过去,一些设备和配件只能从国外购买,成本高、周期长。通过自主研发,成本比原先从国外购买降低1/3。

  举个例子。过去,由于技术封锁,滩海采集设备的维修技术领域一直未开放,国内没有维修点外修。损坏的设备只能报废或者送到国外维修,导致滩海采集设备使用紧张,成本居高不下。

  胜利分公司仪修中心400系列地面站检修组开展滩海采集站维修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了自主检修,填补了地球物理公司滩海设备检修的空白。通过此项技术攻关,节约了大量购置和维修资金。

  现在,装备管理中心以装备统筹管理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经营化、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化三项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打造了“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装备管理体系,采取主要装备统一集中管理、内部有偿使用、项目错峰施工,组建特种装备服务支撑团队,提高装备的周转率、及时率。2020年,装备管理中心用33万道采集设备保障了79万道的需求;2021年,用43万道采集设备保障了112万道需求。

  下一步,地球物理公司将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努力加大设备更新力度,满足高密度、高精度的勘探需求,为油公司提供更高质量的地震资料。

  健全一体化管理

  2019年11月19日,新疆某三维地震项目生产进度过半,将为西北油田顺北地区精细勘探开发提供详实的地震资料依据。与此同时,南方探区和准噶尔盆地的地震勘探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这是地球物理公司创新组织模式,一体化管理的生动体现。

  “优化地震勘探项目运行,为稳油增气提供有力保障”,已在地球物理公司形成共识。

  为了全力做好勘探服务,地球物理公司积极主动与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各油田分公司“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地震勘探项目,明确目标任务、找准难点痛点、谋好措施对策。组织开展项目管理专题研讨会,剖析典型项目、梳理具体流程,将项目运行经验充分运用到野外生产实践。同时,建立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项目招投标制度,通过市场化竞标的项目分配方式,优化施工方案,优选运营团队。

  为了确保项目高效运行,地球物理公司着力盘活内部资源,推动各要素全范围、全环节优化配置。在人员配置上,实施由项目核心团队、专业化服务队伍和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协同配合的生产组织新模式,组建测绘、仪器、钻井、涉爆、车辆服务5支服务队伍,全面激活人力资源,专业化服务项目。

  东溪三维是国内首个深层页岩气勘探攻关项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地球物理公司集结具有多年南方山地施工经验的科研人员和主力队伍攻关,通过“无人机航测+室内优化设计”、现场质量管理系统等新技术、新手段,创下了国内首次3500米以下深层页岩气地震资料采集等多项纪录。

  中国石化高级专家、地球物理公司首席专家吕公河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地球物理公司成立8个专业技术攻关团队,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先导试验和现场试验,实现攻关方式由室内攻关向室内室外和装备技术一体化联合攻关转变、技术创新由“分散型”向“聚合型”转变。

  正是基于一体化技术攻关优势,地球物理公司创新应用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地震采集设计和数据重建技术,许多勘探难点成了创新创效、一体化发展的亮点。

  胜利分公司SGC2104队承担的罗西项目,来自华北分公司沙漠钻井工程中心的40多名职工,作为乙方服务打井工序。这些原本属于社会承包商的业务,正在被内部资源部分取代。为解决地震钻井设备短缺的难题,华北分公司瞄准全产业链条,组建起自己的山地、沙漠钻井队,平抑市场价格,保障项目施工。

  一体化的目的,就是在确保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化组合运用。

  为具象化、最优化人力和装备资源配置,地球物理公司建立了技术经济一体化设计方案体系。通过对近三年中国石化物探部署实施效果评估分析,针对不同作业地区、不同地质目标,形成了相对应的现代地震勘探技术经济模型。用多少人、多少装备,交由“模型”来测算、专家来评估。

  地球物理公司党委坚持一体化发展思路,通过把关定向,推动各种资源要素统筹谋划、整体运用、优化配置,内部资源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产业结构由单一地震采集向测绘地理信息等“多元驱动”转变,技术研发由应用型向创新型转变,形成了完整的价值创造、分配和实现链条。

  地球物理公司首席专家、市场开发运行部经理曹国滨表示,通过服务上游一体化,中国石化集团内部市场稳步提升。“我们坚持把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经营核心价值观,与油田事业部和油田企业积极沟通对接,深入对接油田企业的物探技术需求,形成了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低成本服务上游勘探大突破大发现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物探投资管理模式变革,促进了上游勘探部署,确保了集团内物探工作量逐年稳步提升。”

  同时,一体化探索成效显现。《促进中国石化物探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的下发,为物探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的统筹推进下,地球物理公司与各企业密切沟通、深化协同,围绕加强一体化统筹,形成“八个共同”,即地震部署共同研究、技术方案共同优化、项目实施共同推进、质量管理共同把控、成本效益共同提升、科技创新共同攻关、新冠肺炎疫情共同防控、安全管理共同加强,有力促进了项目高效运行、资料质量提高、技术攻关突破、整体效益提升。

  “通过这些举措,一体化协调机制效果十分突出。”曹国滨说。在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的牵头组织下,建立了常态化季度例会制度,协调解决项目部署、生产组织、甲乙方关系、技术难题等问题。经过近两年的运行,物探专业一体化协调机制得到固化,“八个共同”成为上游的一致认识。

  在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的统筹安排下,胜利油田与江汉油田联合部署、联合设计、联合实施广利—青南—王家岗—八面河一体化三维项目,形成了东部最大的单体地震项目,一体化部署减少3万炮工作量,打造了示范项目,推动了联合部署。

  推动标准化管理

  “10年来,我们持续推进项目管理,创效动力活力有效释放。地震生产实现由‘经验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曹国滨说。

  作为地球物理公司山地安全标准化建设试点基层队,南方分公司SGC2141队在隆盛三维项目中不断创新。“我们以打造隆盛—阳春沟三维示范工程为契机,从管理标准化、场所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标准化四个方面,全方位推进南方山地HSE标准化建设。”相关负责人说。

  安全管理从源头入手。SGC2141队依据《地球物理公司地震勘探项目HSE工作规范》,按照“工作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要求,结合项目业主方、公司QHSE督查大队现场监督的各项要求,将项目HSE管理每项工作按“工作节点、工作方式、考核指标”等进行编制,明确每项HSE管理工作负责人和执行人。

  细化执行HSE管理制度,结合项目共梳理出33个管理标准化工作清单,实现了HSE管理制度全覆盖。真正让各项管理工作有遵循、有依据、有抓手。HSE标准化理念自上而下入脑入心,全员“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示范工程绝不能出现安全问题”的底线意识深入人心。

  SGC2141队通过岗位标准化建设,对每个岗位进行了安全兜底,有效提升标准化建设意识,形成了“人人合力共建,岗岗履职有标”的局面。

  这一切,推动项目运行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轨道。

  地震施工安全风险高,地球物理公司的安全督查更加从严。综合管理支持中心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雷表示,公司上下紧扣“我为项目提速提效保驾护航”这条主线,以全面提升督查工作质量为己任,坚持问题导向、查改结合、靠前服务,深入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项目落地落实,持续探索“定性与定量”并重的督查方式,全面提升督查工作实效。

  数据是最好的回应。

  据统计,地球物理公司年累计向项目派驻监督员47人次,发布HSE督查工作简报19期,起到曝光一类、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通过从严督查和多措并举,总体保障了安全生产。近年来,HSE违章(隐患)总数下降8%,重大违章(隐患)数下降55%。

  “我们在安全督查上提速提效。持续加强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推动HSE管理体系运行,完善落实全员HSE责任制。”李雷说。

  对此,地球物理公司聚焦运用“风险监测预警、隐患溯源曝光、责任监督考核”三个督导手段,以“沟通交流、培训引导、监督检查、跟踪验证”四个到位服务,强势推进“三管三必须”和“双重预防机制”落地落实,监督服务项目安全生产。

  物探人常年在现场、在外地,地球物理公司就利用“集中+云端”的学习方式,采用“轮流讲+谈体会”的学习方法,运用“书面考试+口头问答”的考核形式,确保每一位监督员真正掌握吃透HSE管理体系要求。

  加强问题整治。强化《HSE督查工作简报》的震慑作用,坚决杜绝对违章违规处理“下不为例”的宽松软的问题现象,及时从严查处作业现场违章违规问题,倒逼HSE责任落实。同时,加强考核评价,秉持“重点任务在哪里,考核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

  标准化管理的下一步怎么走?李雷表示,目前安全监督在“查”上的力度到位,但“帮”和“促”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审计力量薄弱,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审计效率和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党建全面引领

  四川德阳罗江西山下,SGC2138地震队的基地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群人围绕着测线有没有必要过“鹰嘴崖”、怎么过“鹰嘴崖”、谁下崖作业、怎么保障安全等细节问题争论不休。

  “鹰嘴崖”垂直落差达400米,安全风险大。但龙门山山前带地震采集要取得攻关成果,就必须采取“非常规”部署、“非常规”组织和“非常规”施工。

  为保证项目稳步推进,SGC2138地震队党支部针对项目进度和不同的攻坚难点,先后成立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攻坚啃硬队伍。

  经过一整天的高空作业,“党员先锋队”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最艰难的一段”——400米的崖壁测量找点和测线作业。

  基地中,随处可以看到如“班子挑大梁、支部唱主角、党员扛红旗”“当好先行兵,勇做拓荒人”等宣传展板和标语。在该项目中,他们创新形成整体“五融合、五聚焦”的党建引领和党建融合体系。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从创建伊始就蕴含着红色基因的地球物理公司,以党建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地球物理公司始终牢记‘找油找气、兴企报国’的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能力。”宋明水说。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党史学习教育,地球物理公司党委聚焦政治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三学”“四化”学习模式,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始终。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地球物理公司党委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立足新疆检修服务项目主战场,装备管理中心党委成立中21井、庄6井项目、昌吉基地、轮台基地四个临时党支部,以“每月一星”评选为抓手,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岗位创效建功活动。

  “各支部建立积分考核、支委推荐、党员投票表决、公示等评选程序,重点围绕党员在服务保障、管理提升、挖潜增效、技术创新等方面作用发挥情况,每月选树党员‘实干之星’‘创效之星’等先进典型,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攻坚创效的内生动力。”肖杰说。

  特别是庄6井项目,采用“508XT+节点仪器混采”模式,是地球物理公司在西部探区首次大规模使用节点仪器进行采集。临时党支部有力确保了节点设备在新疆沙漠地区“首秀”成功。

  党建与生产高度融合体现在对人的重视上。

  胜利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孙呈德表示,经营是中心工作。抓党建,就是抓中心工作。归根结底,要把人拧成“一股绳”。“员工相信党组织,就心甘情愿跟着走,经营问题、生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党建做实,体现在创新之中。

  2019年,地球物理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丁建强在科技研发中心创造性地成立了两个支部:一个是科技创新党支部,另一个是高效管理党支部。这样,支部活动和科研、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李雷说:“这些年来,地球物理公司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从严治企政治责任,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月’活动和警示教育。”

  党建扎根,体现在细节里。

  华东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海滨表示,由于一线员工众多,又都处于随时奔赴现场的状态,近年来,华东分公司党委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在实践“静态建支部、动态管党员”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主动适应“项目核心团队+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专业化队伍”的新要求,打造升级版“恒态建支部、全面管党员”管理机制。

  具体做法是,将项目核心团队以外的项目流动党员纳入项目党支部一体化管理,党员持证流动,项目党支部看证管理,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一面红旗两地红”立功竞赛。项目结束后,流动党员仍回归原党支部管理。

  这项管理成果,在地球物理公司各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构建地震队“静态建支部、动态管党员”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成效》,先后获得全国石油物探政研会政研成果二等奖、中国石化政研成果三等奖和地球物理公司创新管理成果一等奖。

  2022年11月4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到地球物理公司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开展工作调研时强调,多年来,地球物理公司坚定扛起“找油找气、兴企报国”使命担当,大力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支撑了一大批油气重大突破发现,大大增强了自主发展能力。

  时间永是流逝,改革没有穷期。地球物理公司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不断向世界领先技术先导型地球探测公司迈进。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