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视点
为实现“双碳”吹东风
2022年03月22日 10:03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张春生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助推“双碳”工作稳妥、科学、精准推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指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出了深入分析。强调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4对关系,提出5个方面的工作部署,方向明、任务清、措施实,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

  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问题导向,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科学、精准推进,确保目标高质量完成。

  为此,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措施力度。

  加快推进立法

  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全面展开。然而,与任务要求和时间进度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与政策实施相脱节、下位法缺乏上位法依托等问题。例如,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法律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现有立法不能满足“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实际需求;法律体系不健全,如碳排放管理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尚属空白,导致地方政策缺乏法律支撑与长期约束力;专门制度尚未建立,如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虽然可能涉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但并不是其直接立法内容;各相关法律缺乏统筹,立法目的难以协调;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监管体制机制不明,如“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过程涉及哪些监管主体,监管主体的法律地位如何,监管主体间的事权如何划分,如何开展本行政区域或跨行政区域的联合性或综合性执法活动,监管主体不履行或怠于履行监管职责时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等问题尚无法律加以规定。

  建议加快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纳入立法内容,完善碳税、碳交易等碳减排根本制度,为低碳投资提供长期稳定法律环境。同时,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各方责任义务,构建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碳排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避免个别地方出现“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现象,对能源保供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加快完善机制

  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机制。

  市场化运作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国家已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仅纳入发电行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整体看,全国碳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配额分配仍需优化、推广应用范围较小等问题。以上问题在用能权交易和电力交易中也相应存在。例如,用能指标配额不够精准、区域绿电配额不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初江苏省电力总成交量为2647亿千瓦时,绿电交易仅有9.24亿千瓦时)等。

  建议加快全国“碳、能、电”市场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细则,完善基础框架设计,推动企业将碳减排成本、超额碳排放成本、购买碳配额的成本与超额排放生产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并作出相应决策;科学制定配额分配机制,通过优化配额总量有效调节价格、稳定碳价,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适度增加传统企业用“碳、能、电”成本,并将其中成本收益转向新能源等领域,促进能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扩大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逐步增加试点区域,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设计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提高碳市场活跃度。

  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科学把握、鼓励支持传统能源企业主动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下大力气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在当前阶段,传统能源行业依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保持行业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传统能源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对企业主动投入实施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项目,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审批节奏,不能“盲目定性”(如单纯认为“两高”企业的投资就一定是“两高”项目)。

  应在符合国家整体战略的基础上,将行业先进指标作为项目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防止低效产能进入,鼓励先进产能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税收补贴、产业规划、碳配额投放、绿色金融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示范应用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引导促进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加大力度开展CCUS建设

  加大力度开展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CCUS)项目建设。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加大研发力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成本的降低,CCUS前景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视察胜利油田时对CCUS项目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过去的全球碳循环数据表明,如果我国2060年排放25亿~30亿吨二氧化碳,统筹考虑生态吸收、生态建设等各方面降碳效果,在此基础上如果发展5亿吨规模的CCUS技术固碳,则大致能达到“碳中和”。

  建议政府加强宏观政策激励引导,鼓励加强CCUS项目技术研究和投入应用,对相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支持审批、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实现项目工业化和经济化运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本文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化董事长、党委书记、金陵分公司代表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