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人物
【人物】如何从“靠边站”到走到舞台中央
2021年12月13日 21:02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刘芳芳 孟繁涛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他技校毕业,扎根生产一线25年;他专注创新,6年完成课题200多项,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累计创效过亿元;他10年潜心攻关,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装置3D建模,独创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他开设“劳模课堂”近200场,培养出多名集团公司专家和技术骨干……

  他先后获得齐鲁石化“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首届“十大创新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山东省青工职业技能大赛“常减压蒸馏操作工”、“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工种竞赛中,他均获第一名。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于江涛。

  勤奋:从技校生的起步

  17岁技校毕业进厂时,于江涛曾一度陷入迷茫。因为他感觉在人才济济的炼油行业,无论拼学历还是论经验他都得“靠边站”。

  于江涛的父母,是齐鲁石化第一代建设者。他们在荒山野岭上手拉肩扛建成了炼油厂,并且在炼油厂守护了一辈子。小时候,只要生产有异常,父母就立即奔向厂区的场景,于江涛至今历历在目。

  父亲那句“一定要好好干”的叮嘱,像赛场上的接力棒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这一棒,不能差!”他暗下决心。

  常减压装置是原油入厂的第一关。这个装置自身吃“粗粮”,加工劣质原油为下游产“细粮”,是“难伺候”的装置。装置设备多、流程杂,光换热器就有200多台。人置身装置中,“看不到天”,管廊上纵横交错。

  为了吃透这样的装置,于江涛铆足了劲儿。有时下了班也不回家,在现场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没多久,进厂时还犯难的于江涛变成了同事眼中的“活流程”。

  2007年,在山东省举办的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一举夺得 “常减压蒸馏操作工”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项目竞赛的第一名。同事们评价他:“不仅能干,而且爱琢磨。”

  2008年,齐鲁石化新建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提上日程。于江涛作为常减压装置的技术骨干临危受命,被抽调参与新装置的建设开工。作为企业方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他在初期主要负责审核设计图纸、现场施工检查监督,以及编写操作规程、装置投料开工方案等工作。面对5000多张图纸,于江涛吃住在现场,争分夺秒。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100多项设计漏洞,火速整改,为新装置中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后,于江涛更加清楚装置要想开得稳、跑得快,优化创新的脚步永远不能停。装置稳定后,他逐渐摸透了减压塔的“脾性”,带领团队实施抽真空改造,实现蒸汽节约最大化,第一年就节约了8000余吨蒸汽,大大降低了成本。

  有一次,于江涛看到给树木打药的喷雾杆,由此受到启发。他联想到空冷冲洗设施费时、费水、费力的问题,于是对空冷冲洗方式展开了创新性的研究攻关。他反复构思,精细设计,经过多次实验后,一个多角度、易连接的冲洗喷头应运而生。

  实践证明,使用新型空冷喷头冲洗后的四常装置常顶空冷投入使用后,极大提高了冲洗效率,降低了出口温度,节能降耗显著。这项发明在全厂装置中得到了推广。

  创新:攻关创效过亿元

  2014年,于江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于江涛有了更大的创新平台。自此,每月两次技术攻关,围绕生产问题开“诸葛亮会”,深入装置现场破题解惑,成为于江涛的“规定动作”。

  于江涛主张首创原创。他认为,既然是攻关,就一定要解决瓶颈问题,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于江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都是常减压专业的“大拿”。借助工作室平台,他们立足生产实际,千方百计搞优化、解难题,将创新成果用于生产,助力企业创效。

  炼油厂第四常减压装置电脱盐运行效果差,能耗高,影响装置稳定运行。于江涛组织工作室成员分析影响电脱盐运行效果的因素,确定原因是原油密度较大,油水难分离造成电脱盐后原油含盐不合格、含盐水出装置温度超指标等一系列生产问题。于是,他们对三级电脱盐原油及注水等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后,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攻关。

  通过分析攻关,他们制定了改进方案。方案实施后,电脱盐罐运行稳定,原油含盐量与2019年相比每升降低了0.3毫克;四常装置电脱盐罐7台变压器实现档位下调一档,因为降低了电耗,短时间内节电60余万千瓦时,节能效果显著。

  6年间,于江涛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攻关课题200多项,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0多项荣誉,累计创效过亿元。

  于江涛大胆打破厂际界限,和下游装置开展互动,与兄弟单位联盟攻关。在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他借鉴其他单位劳模工作室的好经验、好做法,面对面沟通生产问题,相互了解工艺流程和指标参数,构筑起了上下游装置协作的联动攻关平台,为破解生产难点和技术瓶颈共商点子、共谋高招。

  在联动攻关过程中,于江涛提出如果炼油厂用烯烃厂副产品乙烯焦油作为第四常减压装置的加热炉燃料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确实是个妙招,但在厂际之间实施这个项目困难重重。

  于是,他主动请缨,认真梳理了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流程,对原先的渣油燃料流程做了合理动改,装置很快具备了项目实施的条件。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带领团队成员认真分析,查找蛛丝马迹,逐项解决,最终历时4个月,顺利完成了加热炉烧乙烯焦油的攻关任务。

  2019年,于江涛牵头和烯烃厂一家创新工作室联合攻关,解决了脱戊烷油非芳含量高、溴价高等生产瓶颈,成功实现了两套装置双赢。

  工作室成立6年来,于江涛开设“劳模课堂”近200场,带思想、带技能、带作风,吸引了一大批员工积极参与。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多名工作室成员成长为集团公司专家,很多转岗员工成为了岗位技术骨干。

  执着:十年独创装置模拟系统

  参加工作这些年,于江涛走遍了第四常减压装置的每一个角落,抚摸过每一条管线、每一台设备,斗转星移中奉献着热血的青春,日夜星辰中书写着奋斗的历程。烈日下、风雪中,70米的减压塔顶留下了他动改流程的身影;酷暑里、寒夜中,40米高的装置平台上刻下了他观察数据反复攀爬的脚印……

  装置里的重要设备,职工平时很难看到里面的构造。除了查初始设计资料外,就只能待几年一次的大检修时一窥究竟。

  一次减压塔工艺处理中,职工因为不熟悉内部构造,操作失误,差点导致装置停工。这件事让于江涛触动很大,如果平常能看到装置的内部构造,不就能避免操作失误吗?想到这里,他一下子兴奋起来。

  于江涛自己也没想到,一个闪念几乎占据了他10年所有的业余时间。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flash制作的于江涛找来了四常装置建设时和近年来所有改造过的流程图,自学3D绘图和动画制作软件。每天下班,他都要忙到下半夜,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有几次,由于电脑运行不稳定,熬了几个通宵才出来的成果瞬间泡了汤,于江涛崩溃地想哭。数不清,多少个深夜里他孤独奋战,有时候抓狂的大脑一片空白……

  长时间地熬夜,于江涛有了明显的“熊猫眼”。身边有人劝他,没有人逼着你干,费这劲儿干啥?但于江涛坚信,这件事有意义,一定能成功!

  10年时间,凭着一股钻劲儿和韧劲儿,他绘制了1000多个阀门、5000多米管线、100多个塔器、几十万个内构件,录入了几百万个数据……他硬是把整套常减压装置完整、准确、立体化的呈现出来——工艺流程、物料走向和设备管线内外部结构一目了然,各类机泵参数、管线材质等数据一应俱全。

  于江涛没有止步,又用了一年时间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3D模型结合,开发出了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为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员工培训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个由员工自主研发完成的虚拟现实项目。这项工程如果交给专业公司去做,至少要需要几百万元的投资。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向于江涛伸出了橄榄枝。这些企业给于江涛不仅给出了不菲的待遇,而且能让于江涛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但是,于江涛始终不为所动,25年来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

  “为国家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无与伦比。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于江涛说。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