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八院士聚焦氢能产业未来
2020年07月24日 22:16   来源于:中国石化集团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为更好地谋划氢能产业未来发展,7月24日,中国石化在京举办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八位特邀院士、专家围绕氢能技术、氢能经济、氢能产业链等问题,用了整整一天时间畅谈观点、深入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苏义脑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主持研讨会。

7月24日,中国石化在京举办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   程阳摄影

  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二次能源,氢能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多重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能源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氢能发展规划,纷纷在氢能产业战略布局上抢占先机。

  苏义脑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培育阶段,重点是要做好示范推进,这需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来承担相关示范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认为,我国在氢能产业核心材料、零部件、装备重大工程等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应该开创氢能的“重卡时代”。钢铁行业可以发展氢循环经济。固态储氢已经有一定商业模式,经济可行性高,技术路线也已经出现。

2019年7月1日,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建成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   蒋莉敏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衣宝廉提出迎接电解水制氢储能高潮,可以利用西南、西北、东北丰富的水电与风电、太阳能来电解水制氢,利用天然气管网把氢和天然气一起运到全国各地。他建议国家尽快明确用天然气管网输送氢气的标准规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彭苏萍就化石能源制氢解决清洁化问题发表了看法,认为化石能源做氢能源是最得心应手的,石化企业可以发挥制氢优势、终端布局优势、管网优势,真正把氢能源和化石能源结合在一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副主任,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顾大钊提出,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稳妥推进工程示范;实现低成本低碳制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我国氢能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分析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机遇与挑战,呼吁聚焦绿氢,认为燃料电池汽车合理性取决于氢能,氢能的合理性取决于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大规模能量储存与多元化利用需求。他同时表示,氢能燃料电池全链条技术经济性仍是挑战,出路在于新一轮的技术突破和降本。

  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 长城汽车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国家电投氢能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等行业专家分别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在氢能重卡生产、氢能产业研发及布局、电堆研发及生产等方面,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中国石化此前已经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工作。中国石化去年氢气产量超过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建立了全球第二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目前已建成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有着布局加氢站网络的天然优势和实际运营经验;与法液空加强氢能领域合作,加快氢能公司组建,有着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的坚定行动。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石化还将为北京和张家口冬奥会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和加氢站运营保障。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百安公路2121号的上海石油西上海油氢合建站,这是中国石化和法液空签署在中国发展氢能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也是上海市首批商业化提供加油加氢服务的综合功能站。   张留洋摄

  张玉卓表示,各位院士、专家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使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拓宽视野、看清趋势、找准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愿景、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氢能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纯氢产能,布局若干高速氢走廊,构建氢能产业链和关键材料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引领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将氢能产业真正打造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