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三家股东撤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
2020年04月27日 19:37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市场行情的变化让曾经抱团取暖的山东地炼开始改变。

               

  三家地炼企业撤资

  欲改变山东地炼行业诸侯割据局面的山东炼化集团,在成立一年半之后,遭遇多家股东退出,正面临“分家”的尴尬。

  山东财经报道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发现,今年3月下旬,山东炼化集团股东发生变更,无棣鑫岳燃化有限公司(简称“鑫岳燃化”)、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清源集团”)、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简称“鲁清石化”)从股东名单中退出

  据了解,山东炼化集团成立之初,东明石化集团、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化学、清源集团、新海石化、寿光鲁清、鑫岳燃化、胜星化工,分别持股22.63%、22.59%、13.29%、12.20%、7.56%、7.8%7.26%、6.66%。

  三家合起来持股27.26%,这次股权变更后,山东炼化集团股东从8家变为5家,分别为新海石化、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化学、东明石化,以及胜星化工。其中新海石化系东明石化控股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东明石化对该集团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分崩的山东炼化集团

  山东炼化集团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为331.9亿元,多家媒体当时报道称,该集团成立旨在加快全省地炼企业转型发展,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当时山东省工信厅还对山东炼化集团组建事项给出复函。

  山东炼化集团成立之初一边是国际油价的低迷,另一边是炼油产能过剩、成品油供过于求,如何提升竞争力是山东地炼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很显然单一炼厂不具备竞争优势。山东地炼不仅面对着和“三桶油”的竞争,并且,国家布局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新建的优质产能量也很大,市场争夺更激烈,单一炼厂不具备竞争优势。

  这种情况下,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些山东地炼企业的选择。据《复函》显示,该集团由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发起成立。

  山东炼化集团成立时,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曾表示,各地炼企业主要通过换股方式参与到新集团成立中,各股东的经营团队、纳税渠道、管理体制都不会发生变化,山东联能集团将实现各家股东单位的原油集中采购和成品油集中销售,改变此前松散的合作形式。

  而按照山东炼化集团官网描述,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该集团将整合形成年9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实现5000亿销售收入、1000亿利税规模,多个产业发展格局清晰并初具规模,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有贡献的产融控股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

  但是愿望虽好,现实却很骨感。

  在2017年正式挂牌后,在石化圈内,山东炼化变得神秘起来。种种迹象显示,山东炼化的出现系由东明石化一手推动,而其看重进口原油配额使用的心思,也已被其他同行看穿。

  对于如此的尴尬,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化圈人士直言,在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一体化大炼化项目密集建设的大背景下,炼油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也更加复杂。

  一位石油行业分析人士也对记者直言,由于利益纠葛繁复,整合的难度很大。

  由“产能重组”转向“一体化建设”

  目前,全国新建大型炼化装置相当于“平地建高楼”,均采用全球最先进技术,单套规模也居于世界前列,成本优势明显。

  对于低端产能过剩但下游高端石化产品严重短缺、采购成本高、销售模式单一的山东地炼来说,大型炼化项目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由东明石化牵头15家企业成立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公司,试图通过整合当地地炼来提升竞争力,但效果不及预期。

  急需冲破“枷锁”的山东,在整合进展较慢的当下,通过重启裕龙岛项目和新建千万吨级炼油装置进一步提升竞争力,逐步由产能重组转向一体化建设,为高端炼化项目按下了“快进键”。

  根据规划,山东石化产业将“压小上大”“压低上高”,逐步关停300万吨/年以下地炼产能,再进一步关停500万吨/年以下产能,2022年前完成整合转移的地炼合计22家,50%今年完成,以推动炼化一体化,发展高端及精细化工项目。

  综合《中国能源报》、山东财经报道、《每日财经》整理报道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