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这六年,“一带一路”为世界增添了多少活力
2019年09月17日 19:4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9月16日,由中新社举办的“一带一路”六周年主题论坛在京顺利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

  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六年的精心耕耘,“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六年来“一带一路”的倡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了凝聚合力,获得共赢。在全球贸易整体低迷之时,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至近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天都有近250亿元货物往来穿梭。得益于“一带一路”的交流合作,我国油气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有效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升温等因素影响,世界贸易与投资低迷,多国经济面临压力。“一带一路”建设追求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为全球化实现包容、普惠、共赢提供了助力。

  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院长助理刘倩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促进技术、生产力、资本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组建新的市场,以此推动经济增长。

  以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为例,据中方统计,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1.7%,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第一。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称,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显著扩大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今后,经过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深入合作,东盟有可能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当前,全球化之所以遭遇“逆风”,主要原因并非“蛋糕”不够大,而在于分得不够好。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话说,全球化的规则需要重写,要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开放原则来制定政策,确保全球化的好处得到充分分享。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称,过去全球化主要受利益驱动,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推动,部分发展中国家因此得不到发展机会。而“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全球化走向共同和平衡发展。他表示,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一些过去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对缩小国与国之间差距无疑是有利的。

  六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改变了世界,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回应外界更高期待,成为今后需妥善解决的问题。

  张建平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应在价值链和供应链合作上加大投入,中国不仅要和发达国家,也应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价值链与供应链合作关系。此外,考虑到每个经济体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建设上尤其存在不足,今后应针对不同的国家进行具体分析,以防范和化解风险。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薛力也表示,今后可考虑以重点国家、重点地区为基础,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质量优先”,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模式走向成熟。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