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这五年,“一带一路”上的“路转粉”
2019年05月16日 11:20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张 琼 吴爱玲 董 聪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遍布35个国家93个油气项目的中国油气国际合作,有深度亦有广度。

 

  ○ 文/张 琼 吴爱玲 董 聪

  目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原油进口量已经占到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6%,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动力。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国的国际油气合作快速发展,在国际石油贸易及合作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回顾2018年,油气产业国际形势动荡,地缘政治纷繁复杂,油气资源出口大国政策以及地区矛盾对油气企业经营带来一定风险与挑战。

  有机遇亦有挑战

  2018年,新增不确定因素造成油气产业国际合作面临更多新问题,因此需要油气企业未雨绸缪,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一带一路”有助于拓宽油气合作网络,但面临安全风险。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空间和合作方式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已经开展并进展顺利的一些项目。例如,中俄亚马尔项目第三条生产线在2018年底投产;中东油气合作在合作领域、合作层次、合作水平上都将向更健康方向发展;中亚作为核心油气合作区在合作延期和油气合作产品及服务的提质增效方面再创佳绩;中非油气开采和现代化炼油以及相关工程服务项目蓬勃开展。除此之外,中缅天然气项目、南美油气项目等均标志着“一带一路”对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已颇见成效。特别从全球油气供求格局来看,俄罗斯、中亚、西亚、北非、东南亚依然是全球油气资源供给主体国家,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油气消费需求旺盛使各国间油气合作前景看好。然而,油气合作前景大好的同时,沿线国家不稳定性也使合作面临安全风险。特别是中东、非洲等地局势紧张。例如,IS演化为恐怖组织,在中东、中亚、南亚蔓延,非洲多国内外部矛盾引发的风险,对在当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中国油气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表现为油气开采、工程服务项目的中断,投资回报不可预期等。

  我国石油进口的利与弊。2018年,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并与石油生产大国第二名俄罗斯和第三名沙特距离持续缩小。中国作为除加拿大以外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的原油国际地位上升有利于中国油气产业原油价格维稳和进口渠道多元化。美国在结构性原油出口和减少进口的情况下,从西非、墨西哥、委内瑞拉、中东、前苏联、欧洲地区原油进口量均已有减少,这些国家和地区作为资源大国,为中国提供了较多的原油进口选择,同时中国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在进出口价格谈判中中国占据更多优势。然而,产油大国政策方面波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石油进口。一方面,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OPEC、俄罗斯等资源国陆续实施限产、减产政策,同时美国成为第一大原油生产大国后,美国高度的原油自给对全球石油供应和运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进而波及中国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回升,部分资源国货币面临升值风险,均将提高中国石油供给安全风险。

  “中美贸易战”对油气产业国际合作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可以促进中外油气企业技术合作。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时隔45年再次跃居世界首位,达到1090万桶/日,比上年增长约2成,天然气产量达到25.37亿立方米/日。由此,美方亟需为其大量生产的油气寻求全球合适买家,中国增加美国原油进口对改善中美贸易逆差有一定作用,与此同时,有利于我国提升石油装备制造的水平。然而,另一方面,中美贸易争端给油气合作带来更大不确定性。一是中美贸易战持续时间越长由此引起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变数越多,将直接冲击油气需求、石油进口税增加,造成油气行业发展的不稳定;二是油气产业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充足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做保障,而中国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后,将影响基础货币投放,影响中国油气企业发展资金链;三是中美贸易战将影响美元的稳定性,使中国油气企业海外投资的汇率风险加大,同时投资回收风险也会由于资源国加强美元外汇管制而提高。

  “三桶油”油气国际合作占主导

  尽管困难重重,2018年,我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扩展到全球35个国家,管理和运作着93个油气合作项目,为60多个国家提供工程建设和工程技术服务,。其中,“三桶油”油气产业国际合作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国际油气合作成果显著。

  例如,中国石油方面,实现阿布扎比项目的首次提油,并与阿布扎比国家公司签署40年的协议;大庆油田与俄罗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对进一步促进中国石油焊接技术领域的国际程度具有深远影响;东方物探8620A队完成乍得湖二维项目,在该地区的重要发现对中国石油在乍得乃至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形势都会产生深远影响。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国石油中俄亚马尔项目第二条生产线(LNG)首次装船、中国石油收购巴西TTWork公司3%股权、中国石油中标尼日利亚大型OBN项目、中国石油与鲁迈拉油田签订新合同等一系列项目进展成果。

  中国石化方面,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作为科威特阿祖尔炼厂项目3家联合总承包商之一,整体项目进度达到70%,成为中国石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共赢发展的典范;中国石化油服科威特分公司与科威特石油公司签署了20部钻机合同;中国石化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南京投资新建一套100万吨/年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中国石化与国外48家供应商签订采购协议,签约总金额达到456亿美元。

  中海油方面,中国海油工程中标缅甸天然气压缩机项目,这是中国海油工程首次在东南亚天然气压缩机市场取得的突破;“中国海油36—1”水工沥青在国内外多个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出口老挝参与南乌江孟夸水电站项目建设;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和阿联酋Powerup公司成功签订了储层特性测试仪销售合同,标志着其自主创新的高端电缆测井仪器成功打开阿联酋销售市场。与此同时,还包括中国海油工程与日挥株式会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海油服与印尼公司签订油井作业合同、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与马来西亚签署中期LNG采购协议等项目成果。

  国际合作将持续发展

  2019年,随着中国油气国际合作由先行行业逐渐变为重要合作领域,并在能源金融建设、中俄远东油气合作、中菲南海油气开发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油气国际合作将持续快速发展。

  由先行行业逐渐变为重要合作领域。“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资源国的经贸合作全面展开,油气合作完成了先行示范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全面展开,高铁、电力、核能、通信等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油气合作先行使命将要完成,将逐渐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大经贸合作、大产业融合中的重要合作领域。这一变化是发展的历史必然,且对油气行业的国际合作利大于弊,因为“一带一路”连接了全球最大的油气资源富集区和全球最具潜力的油气消费市场。未来,油气合作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亦不会下降。

  能源金融建设将进一步推进油气国际合作。2019年,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能源金融布局的建设,能源金融总量尤其是清洁能源金融总量有望出现爆发增长。据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2030年前需要投入1万亿美元用于28.8亿吨石油和2.9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与此同时,需要投入1000亿美元新建近2万千米长的油气管道。2020年前,沿线国家需要投入1000亿美元以上,来新增超过2亿吨的炼油能力。然而,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资金、技术和设备不足的问题。这为中国石油等外国企业进入油气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合作机遇。截至2018年5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金额达到3.37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能源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能源计划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提前布局海外能源金融的重要性。

  炼油发展迅猛将促进炼化的国际合作。炼油产业发展的参与方不仅仅是石油进口国本国的企业,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也会倾力参与其中。在庞大的人口规模前提下,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所支撑的汽柴油以及对相应化工产品的需求将是决策者所关注的重点。照此态势发展下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炼油市场便会出现更多的竞争者。在竞争激烈的炼油市场站稳脚跟并发展起来难度较大,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发展、设备升级改造、产品结构优化等发展要求,也为中国开展炼化产业国际合作提供了契机。

  中俄远东油气合作将迎来丰硕成果。2019年,中国石油和俄气石油公司将在研发和推广提高老油田采收率技术方面积极合作。同时,两国在扩大双边能源贸易规模的基础上,将不断深化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逐渐形成中俄全产业链能源合作。由于中俄两国油气合作、天然气合作由来已久,且取得巨大进展,能源合作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东线天然气管道、同江铁路桥、黑河公路桥等一批大项目顺利推进,在“一带一路”和欧亚联盟大背景下,中俄在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巨大。

  中菲南海油气开发合作的“机遇年”。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菲律宾,中菲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在此期间,中菲双方签署了《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设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更加积极地推动和落实中菲海上油气合作。因此,2019年,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协议框架有望达成。从客观角度分析,开展双边油气合作是中菲两国互利共赢的选择。中国在油气开发方面有技术、装备、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而菲律宾方面基本不具备单独开发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能力,其国内“大建特建” 计划特别需要加强周边海域油气勘探开发以缓解其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菲律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菲也有实现发展战略对接的现实需求。展望未来,中菲南海油气开发合作有望率先取得新进展 或可为南海海上合作树立新典范。

  天然气合作将会出现新一轮高潮。国际能源署IEA在上海发布《天然气市场报告2018》称,2018—2023年间,中国将贡献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的37%,高于任何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到2023年,天然气进口量将达到1710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为LNG。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天然气合作的最大支点是天然气进口贸易,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以及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均为世界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而中国也将天然气视为未来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主体能源之一。未来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及能源清洁化的推进,东南亚国家的天然气需求也会随之增长,目前东盟等国家的天然气需求之和与中国基本接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天然气贸易势必会受到沿线需求国家的竞争。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