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资讯  >  国内
【名家】炼油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2018年07月25日 10:38   作者:李寿生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行业发展结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凸显,加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十分迫切。当前,国家倡导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入推进能源产业革命,同时,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这些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都对炼油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炼油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我国炼油能力大幅增长,已经成为炼油能力世界第二大国,炼油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装置运行安全稳定,企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炼油行业正在走向一体化、规模化、基地化的全新发展轨道。

  炼油能力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持续保持增长,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截至2017年底,我国原油加工量5.68亿吨,同比增长5%。以生产成品油为主的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了8.04亿吨/年,炼油产能主要集中于中石化、中石油为首的六家中央企业(集团)。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家合计4.8亿吨,占比60%。2017年,生产成品油(汽、煤、柴油合计)3.58亿吨,同比增长3%。目前,我国炼厂数量综合约220家,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为首的六家中央企业(集团)为98家,占比45%。其中,中石化33家、中石油33家、中海油16家、中国化工12家、中化2家、兵器工业2家;地方炼厂(不含已被央企收购部分)122家,占比55%。根据正在实施的炼油新项目及最新规划情况,预计“十三五”期间,将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47亿吨/年,扣除将要淘汰的落后产能约4000万吨/年,“十三五”期间净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8亿吨/年,预计2020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9.52亿吨/年。

  成品油质量升级不断加快。目前,我国成品油质量升级已全面进入国Ⅵ阶段。根据国家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国Ⅵ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标准。中国国Ⅵ油品质量标准实施后,在主要技术指标上将达到欧Ⅵ标准质量要求,其中汽油烯烃含量和柴油多环芳烃含量指标甚至优于欧Ⅵ标准,届时中国油品标准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基地化建设加快推进。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石化产业的布局结构,2015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制定颁发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布局方案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炼化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体化、基地化发展的全新轨道。一体化、基地化的布局和建设,必将加速推进我国炼油行业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日趋完善。自2015年以来,国家有条件地放开进口原油使用资质限制,地方炼油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内炼油行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获批的浙江舟山石化、辽宁恒力石化等多个千万吨级民营炼油大项目的陆续建成,地炼产能规模在国内总炼能中的占比将接近1/3。地炼市场份额也将从2016年的23%增至超30%,凭借体制优势及经营的灵活性,其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未来随着地方炼油企业逐步走向资源整合,如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等的相继成立,地方炼油企业将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统一销售渠道,质量水平和品牌能力都将有较大提升。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出现地方炼油企业与中央炼油企业同场竞技的局面。另外,今年原油期货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原油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为我国进口原油资源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开展原油交易过程中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转型升级面临严峻挑战

  产能过剩的矛盾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超过8亿吨,而我国原油产量仅2亿吨左右,2017年原油实际加工能力仅有5.68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与世界平均炼油产能利用率82.5%相比,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随着一批新建炼油产能的投产,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如何利用市场竞争的手段和政府调控的力量,通过兼并重组和等量置换的方式,进一步加快推进小炼油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将是我国炼油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炼厂规模小而散的现状急需改变。随着《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实施,我国炼油行业小而散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从炼厂规模来看,目前,国内千万吨级规模炼厂仅有23家,能力合计3亿吨,占比38%。中石油平均规模725万吨/年,中石化平均规模743万吨/年,算上全国其它地方炼油装置,我国单厂平均产能约405万吨/年,与世界炼厂平均规模754万吨/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效益低下的矛盾十分突出。

  炼油装置的技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加工原油的多样化、劣质化,加工高硫、高酸、重质原油的能力不断扩大,特别是日益严格的清洁燃料标准的不断提升,炼厂装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以及加氢处理等二次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原油加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和需求升级的变化驱动,炼油行业规模化、一体化和集约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炼油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炼油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更加明确。随着我国炼油技术水平的升级和进步,转型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炼油行业由“资源型”向“化工型”转型的方向更加明确,路线图愈加清晰。目前,我国炼油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处于领先水平,具备了自主建设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成套装置的技术能力,拥有了生产相当于欧五汽柴油质量水平的核心技术。同时,我国在渣油转化、提高轻油收率、清洁燃料生产、多产汽油和芳烃、多产航煤、油化结合等多系列技术正在或已经实现突破,为向化工型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品保障。另外,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甲烷制乙烯、乙烷裂解制乙烯以及丙烷脱氢制丙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当前,世界石化行业正在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中国石化行业只有在加快炼化一体化技术创新中取得领先的突破,在高端、核心技术上不缺位,才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独领风骚的优势。

  抓好转型升级五项任务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已经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面对转型升级的全新挑战,炼油行业必须要在创新驱动的动力下全力抓好转型升级的五项重点任务。

  首先,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加工技术的创新突破。我国炼油行业用几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油品升级十多年的路,现在继续向低硫低芳烃发展。完善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发展烷基化、异构化、催化裂化柴油处理以及低成本制氢等装置,优化催化裂化汽油处理、加氢精制等装置操作方案,兼顾油品质量升级与化工原料优化等方面,我国炼油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炼油企业正在进一步加快技术研发,为2019年国家实施成品油国Ⅵ标准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技术的创新突破。有关数据表明,与同等规模炼油企业相比,采取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节省建设投资10%以上,降低能耗15%左右。“十三五”期间是我国炼油行业实现炼化一体化战略转型的重要机遇期,我国炼化行业将开启从大炼油向大化工转型的实质性新阶段,炼油行业的基本任务将从大量生产成品油逐步转变为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清洁油品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的产品比例,从而为下游高端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保障。我国很大的基本化工原料缺口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急切地呼唤着炼化一体化技术的创新突破。

  第三,加快推进天然气加工利用技术的创新突破。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突破,页岩气将成为非常规气中增长最快的品种。“十三五”以来,以进口乙烷和丙烷为原料,通过乙烷裂解制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技术路线成为不少企业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不少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投入了大量力量,在乙烷裂解技术、催化剂技术、裂解气分离技术、CO2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大连物化所正在研究开发的甲烷无氧制乙烯技术就是一项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创新。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天然气加工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世界领先的突破,使天然气加工利用新技术成为我国烯烃、芳烃原料多元化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第四,加快推进炼化和现代煤化工技术耦合的创新突破。近年来,我国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现代煤化工技术方面也持续取得创新和突破,实现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异军突起,整体水平和关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探索炼油技术和现代煤化工技术的优势互补,实现炼油技术“氢多碳少”和现代煤化工技术“碳多氢少”的耦合共生,开创碳氢互补、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将会开辟出现代技术跨界嫁接的一片崭新天地。

  第五,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创新突破。“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发展路径,也为我们炼化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发挥炼化企业的比较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市场以及区位优势,统筹“一带一路”油气资源的供应渠道,在资源供应优势明显或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建设炼化工业园区,在油品贸易量大或贸易枢纽地区建设贸易仓储基地,根据沿线国家资源分布,改扩建国内炼油产业基地,实现炼油产业的全球布局。

  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期待

  中国炼化行业有着艰苦奋斗、技术创新、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原油蒸馏、热裂化、釜式焦化等几种非常简单的生产工艺技术,当时的炼油能力只有19万吨/年。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探索和引进吸收,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炼油技术进步,我国已经可以生产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油品。大庆油田的开发以及大庆炼油厂的建设在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炼油工业经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了催化裂化系列技术、加氢裂化系列技术、炼化一体化技术、劣质重油加工技术等一系列核心工艺技术,取得了行业发展的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炼油生产与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占全球炼油能力的17%,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石油大国。

  炼油工业为下游化学工业提供重要的化学原料,化学工业更离不开炼油工业的发展。乙烯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基础,乙烯及其下游衍生物占整个石化产业规模的一半以上,各种化工材料新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材料之间的替代也为乙烯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2017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320万吨/年,当量消费量高达4320万吨,中国乙烯产能和消费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三。同时,炼油装置一些副产物还为化工行业生产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炼油工业技术的每一次升级与突破,都会为下游化工行业带来新的路径选择和新的市场突破。曾经有老一辈炼油工业的专家统计,1959年我国石化产品的品种只有300种左右,“五朵金花”技术突破成功之后,我国就有497种产品可以自主生产了。这种创新对全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突破意义。

  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的高涨,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煤制油、甲醇制烯烃以及乙烷裂解、丙烷脱氢等技术路线的探索和选择,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化工行业对降低原料成本以及原料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全行业对炼油行业技术创新的新期待!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