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百年“永久黄”
2016年12月15日 18:22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李寿生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民族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成立“永久黄”,走出了“实业救国”之路。

 

  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相对遥望的怀抱之中,湛蓝平静的渤海湾就像一颗明亮的宝石,镶嵌在两个半岛郁郁葱葱的海岸线上。日夜奔流不息的海水浪花,默默地记载着历史发展的荣辱和变迁,深情地预示着未来美好的追求与梦想……

  在“十三五”规划刚刚起步的初夏,我又一次来到了天津碱厂(现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面积不大的企业发展历程展示厅。面对着眼前一幅幅陈旧的历史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斑驳老物件、一卷卷发黄的线装老资料,中国民族化学工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又一次在我眼前浮现;化工前辈百折不挠、实业报国的精神又一次给了我心灵的冲击震撼;民族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先生的追求、胸怀和远见又一次给我了神圣的精神洗礼。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叉点上,面对新时期“京津冀”战略全面实施的冲锋号角,我浮想联翩、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实业救国从“盐”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清末政府腐败无能,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在帝国列强弱肉强食的宰割中,多少志士仁人发出了救国图强的呐喊:民主救国、文化救国、军事救国、政治救国……在众多的救国呐喊声中,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范旭东先生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喊,踏上了一条为民族化学工业奉献终身的创业之路!

  范旭东先生是湖南湘阴人,191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1912年归国,在当时的财政部任职。1913年范旭东先生到欧洲考察盐政时,看到国外盐业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蓬勃发展和技术先进的制碱厂,就萌生了回国创办中国人自己制碱厂的宏愿。

  制碱要有原料:盐。1914年7月20日,范旭东先生就在海盐丰盛、交通便利的天津塘沽创建了久大精盐公司。为了筹集建设资金,范旭东先生采用了西方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将公司注册为“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到1915年4月18日召开久大第一届股东大会时,已经收到股本金41100银元。在这些股东中,有时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梁启超、参政院参政杨度、北洋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农商部长刘霖生等。鲜为人知的是,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革命烈士柳直荀的夫人李淑一也是久大精盐的股东之一。1925年底,久大精盐的年产量达到了62000吨。久大公司“海王星”牌精盐的市场影响力逐渐扩大。

  攻坚克难办碱厂

  建盐厂是为了办碱厂。在成功创建了久大精盐厂的基础上,范旭东先生又积极开始了筹建制碱厂的活动。创建碱厂的第一道难题,就是盐税太重。制碱如不免税,就难以起步。范旭东先生亲笔给政府致函,请求政府给予制碱用盐免税,同时又请久大股东、担任北洋政府参议院参议兼总统咨议、政府税务处帮办的黄锡铨,利用其在政府的地位和关系反复协商,几经周折,在1917年10月9日终于获得了盐务署批准工业用盐免税的新政。范旭东激动地称之为“此为我国两千年盐史之第一次”。

  第一道难题解决,第二道难题随之而来,制碱技术又成了拦路之虎。当时独霸世界的苏尔维制碱法,对外绝对保密,一点儿也不公开。为了解决制碱技术难题,范旭东亲自出资委托陈调甫先生,在美国学习制碱并在美国招揽技术人才,负责碱厂设计。陈调甫先生为了完成碱厂设计任务,在美国历尽了艰辛,吃尽了苦头,终于在1919年请到了一位美国顾问工程师窦凡尔博士,由他牵头负责并邀请了5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帮忙。

  有了一个工作团队,设计很快完成。在聘请帮忙的5位留学生中,就有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制革专业的侯德榜。陈调甫与侯德榜“交虽不久,相知甚深,有如昆弟”。陈调甫热情邀请侯德榜加盟中国永利,并向范旭东先生举荐侯德榜担任永利碱厂的技术主任。范旭东对侯德榜的才华和学识倍加赞赏,当即决定邀请侯德榜先生为永利碱厂的总工程师。

  1920年秋天,陈调甫先生带着全套图纸回国,受命主持永利碱厂的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1924年8月,中国第一个大型碱厂建成,陈调甫不仅在碱厂设计、建设上殚精竭虑,贡献卓著,而且在荐贤用人上以大局为重,高风亮节。范旭东曾称赞陈调甫:“荐贤有功,应受上赏。”

  永利是个技术篓子

  在碱厂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范旭东先生深深地感到,苏尔维制碱理论上看似简单,实则步步艰辛困难,技术问题成了道道关口。为了解决一道道技术难题,也为了解决长远发展的技术储备,1922年8月,范旭东先生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在永利碱厂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并聘请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的化学博士孙学悟为社长。这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厂办科研机构。他在《创办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缘起》一文中讲道:“近世工业,非学术无以立其基,而学术非研究无以探其由。”范旭东先生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化学工业,“无论如何,科学基础必得从切实研究,不计成败,不拘缓急,一步步前进才能建立。”范旭东先生在讲到研究社名称时曾深情地说道:“我们把研究机构定名为‘黄海’,表明了我们对海洋的深情,我们深信中国未来的命运在海洋。”

  “黄海”研究社成立后,紧紧盯住久大、永利公司技术发展的需求,研究出了一大批有影响、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久大、永利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1942年8月15日,在“黄海”研究社成立20周年的庆祝活动时,范旭东在外地未能出席,但给孙学悟社长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记得当初扶起‘黄海’这个小宝贝,老兄异常高兴,曾经说过,愿意拿守寡的心情替中国抚养他。这话一转眼20年了,我始终觉得太沉重。现在孩子大了,老兄平日教他有志趣、有骨头、有向学的恒心、有优良的技术。他一点点都做到了,丝毫没有使老兄失望。这绝不是偶然的。人生如其说应当有意义,这总算得了人生的意义,况且继往开来,还有多数志同道合的社员在。”

  “黄海社”成立以来,不仅广揽贤士、培育人才,而且在范旭东、孙学悟创造的这种宽松向上的研究环境中,涌现了一大批像方心芳、魏文德、王培德、赵博泉的年轻人才,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负责人。就连周恩来总理都称赞说:“永利是个技术篓子。”

  新中国成立后,看到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新气象,“黄海社”董事会申请加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于1952年2月29日以(52)院调字第0680号公函同意接管“黄海社”,同时将“黄海社”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任命孙学悟为所长。

  “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从1914年久大精盐公司的成立,到1949年1月17日塘沽的解放,“永久黄”3个团体整整奋斗了35年。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同技术、装备和管理的探索,同政府官僚的博弈,同英商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七七事变”后率众入川,艰难西迁……“永久黄”的横空出世、“永久黄”的顽强发展,不仅预示着中国制碱工业的起步,拉开了中国民族化学工业艰难发展的大幕,而且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树起一座永久的丰碑!它的意义,正如范旭东先生1928年在永利碱公司第五届股东会议上所讲:永利的事是“应当做”的,现在的国家,如果自己不能造酸制碱,就算没有办化学工业的资格;没有这个资格,就算不成其为国家。我们常说创办制碱工业,将近非有“超人的精神”是不能成功的。它的技术艰深,全世界不过42个厂,其中4/5是属于一个系统的。它们严守秘密,办事人都是终身服务,后起的工厂想要延聘真正有经验的人帮忙,是很不容易的。

  在久大建厂第一个30年时,范旭东先生十分动情地讲道:“30年间久大的成就,在本身业务上的表现,还远不如间接的来得伟大。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化工学术上的贡献,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基本化工界的业绩,永裕盐业公司在国际经济战线的胜利,荦荦大端,足够惊人。这在国内都是创造,在当时没有一件不是国家所不理、社会所不谈的……就是我辈伙计,躬逢其盛,亲眼看到他们弟兄,个个头角峥嵘,又何尝不欢欣鼓舞,与有荣幸!”

  “永久黄”的巨大成就,在当时的中国足以让每一个国人倍感自豪。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首次参展的“红三角”牌纯碱,一举夺魁,荣获博览会金质奖章。这是中国参加万国博览会的工业产品第一次获此殊荣。据史料记载,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以民商、公司及政府名义共参加了16届世博会。在16届博览会上,中国曾经获得过两次金奖:第一次是1851年“荣记湖丝”获博览会金奖。第二次是1915年“贵州茅台酒”获博览会金奖。这两个金奖都是手工艺品、农副产品。永利的“红三角”获得金奖,不仅填补了中国工业产品获得国际金奖的空白,而且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是,博览会评委称“红三角”纯碱是“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永久黄”的四大信条

  从1914年兴办久大精盐厂开始,到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优质纯碱,以至后来事业的鼎盛发展,一些不良情绪开始在公司蔓延。工作懈怠、铺张浪费、贪图安逸、索求待遇、争名夺利等问题时有发生。面对这些问题,范旭东先生和领导团队明察秋毫,多次商讨解决的办法。范旭东先生意识到,要实现发展中国实业、服务社会这一最终目的,要走的路还很长,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必须凝聚团体的力量,抱有共同的信念,朝着共同的目标为之奋斗。

  1934年3月20日,范旭东先生亲自在《海王》期刊上发表了《为征集团体信条请同仁发言》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凡欲做番事业,必定要有一个组织健全的团体,因为团体行动的力量是很大的……要统一团体意志,必要有团体信条。”他在文章的最后,殷切地写道:“希望本篇发表之后,凡属本团体同仁,无论职员、工友都认真地看一遍,并请详加考虑,把各人所感到的一条一条地写出来。”为了搞好信条征集工作,公司成立了“征集信条联合委员会”。联合委员会提出了团体信条的两个原则:一要提纲挈领,二要简明切实。

  范旭东的建议和文章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大家踊跃投稿。用《海王》编辑的话来形容:“琳琅满纸美不胜收,其中有好些是关于个人修养的……然而都是聚精会神、严密思考的产物。”在广大员工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最后由范旭东先生亲自提炼制定了“永久黄”团体“四大信条”。

  (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 ;

  (二)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 ;

  (三)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 ;

  (四)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

  “四大信条”全面、精辟地概括了“永久黄”团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永久黄”团体同仁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标准。“四大信条”公布后,《海王》期刊每期都用醒目的字体刊登,一直延续到1949年9月20日《海王》停刊,历时整整15年,在整个公司起到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教育作用。

  “四大信条”一经面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如潮好评。不少教育家、学者、新闻界人士不断来信赞扬,并在《海王》期刊撰稿。上海、杭州、南京、汉口、广州等地的工商企业、科学工作者、大学生等纷纷来到永利、久大、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参观学习,有的希望取得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经验,有的则希望参加团体的工作。

  在“四大信条”讨论、提炼的过程中,范旭东先生有一个很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的做法,就是企业信条要让广大员工充分参与和讨论。他把这一过程当作每一个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总结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他认为,凡是员工自我参与的东西,贯彻起来一定自觉。范旭东先生在《讲话和听话》一文中这样写道:“言者心之声,人既有感觉,叫他不说出来是不应该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并且人一多了,一个说一句,就要庞杂起来,所以庞杂也是不能免的。最好是顺着本性,说者尽管说,听者尽管听。我们只把说和听的方法改善,使它归纳到利最大弊最小的境地。我想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到了应该说话的地方,如会议席上,就千万莫缄默不语;应该听的话,如多数有识者的意见,就千万莫随便忘记。讲话和听话虽说是一件极平常的事,然而其中大有方术和研究的必要!”

  “四大信条”培育企业文化

  作为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发展实业的步子。从“永久黄”不间断地改造扩产,到天津至南京的工厂布局;从纯碱到硫酸的产品延伸,到抗战胜利后的“十厂计划”,充分彰显了范旭东先生的远大抱负和创业激情。

  1943年9月26日,面对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形势,范旭东又一次致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化工建设,直接关系国防农工,国人属望之深,殆无其比。”他极有远见地分析:“窃维战后工业建设,经纬万端,为争取时机,必当及早准备,尤以国外设计采购部分为重要,一旦停战,各国势必倾全力于复兴,彼时器材之迫切需要更甚于现金。”在信中,范旭东提出了具体的“十厂计划”。同年10月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批复:“原则可行,希先与孔副院长及翁部长切商具体办法呈核可也。”

  范旭东先生提出“十厂计划”的具体设想是:“第一厂塘沽碱厂,第二厂南京硫酸铔厂,第三厂五通桥深井与新法硝酸肥料厂,第四厂南京塑型品厂(电木厂),第五厂株洲水泥厂,第六厂青岛电解烧碱漂粉厂,第七厂株洲硫酸铔厂,第八厂南京新法碱厂,第九厂上海玻璃厂,第十厂株洲炼焦厂。”

  1945年9月11日,永利公司迎着抗战胜利的喜讯,再次呈文战时生产局:“现在抗战胜利结束,必当争取时机加紧建设,以符国策。公司原拟计划,拟即逐步进行,以树立中国化工之基础。”谁能料到,1945年10月4日,一次急性黄疸病无情地夺去了年仅62岁的范旭东先生的生命。伟人的不幸去世,给永利公司、给世人、给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当时,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主席得知范旭东先生的噩耗后,亲笔为范旭东先生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据说,1949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邀请侯德榜先生到中南海促膝长谈。侯德榜给毛泽东主席详细汇报了范旭东先生的“十厂计划”。毛泽东对“十厂计划”表示高度赞赏。毛泽东在会见结束时对侯德榜亲切地说:“革命是我们的事业,工业建设要看你们的了!希望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历史从来都是激励现实的一面镜子。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民族,才会对民族复兴充满如此强烈的渴望;只有遭遇过列强凌辱的国家,才会对强国之路充满如此坚定的追求。今天,曾经创造过历史辉煌的渤海湾,又一次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大渤海湾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等一系列战略的推出,安宁平静的渤海湾又一次掀起了生机勃发的春潮。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