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世代梦想为何在“80后”实现
2016年11月18日 14:58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山石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万里对他说:“10亿人的吃穿用是个大事,你们责任重大。你们振兴了,我们国家也就振兴了。”

 

 

  当今社会,对中国80后一代有多种称谓,其中之一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代。这不仅因为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而且由于中国百姓的一个世代梦想,从他们这一代开始得到实现。

  这个梦想,就是吃饱穿暖。

  历朝历代,哪个盛世都不曾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推进相关的现代化工业。这个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大体经历了五六十年代艰难探索,七十年代战略突破,八十年代扩大战果,九十年代助力实现温饱梦圆的四个历史阶段。

  而刚刚逝去的这位老人,全程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个赶考进程,是完成这一重大使命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他的成长和工作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缩影。

  我们前几年见到他时,他己八十有余,称自己也是“80”后。他的名字,叫陈锦华。

  走入新中国纺织工业

  1949年5月上海刚刚解放,就面临史称“两白一黑”的市场冲击。当时,在国民党及投机分子的策划下,市场上粮食、棉纱、煤炭价格轮番上涨,严重影响百姓生活和新政权的巩固。那次市场波动虽然得以迅速稳定,最终缓解了上海市民的吃穿困难,但也凸显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解决百姓温饱历史难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同年9月,一位西方政要预言,中国的战乱是因为中囯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引起的,国民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共产党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半年之后,即1950年4月,在全国一届政协常委会四次会议上,毛泽东明确表达了解决这一世代难题的决心、目标和担当。他说:“有三种东西,从大清皇帝到北洋政府,到国民党的国民政府以及现在的人民政府都是靠外国的,即粮食、棉花、煤油。这是几十年来入口货的大宗,中国的外汇主要买这三种东西。只有这三样靠自己,经济建设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1949年,陈锦华刚参加工作不久,先后在上海市军管会轻工业处和华东纺织管理局任秘书,亲身经历了上海“两白一黑”的市场波动和有效治理,深切感受到粮食棉花对百姓生活的切身利害,对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的重要作用,由此培育了他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深厚历史情怀。此后,他一生的追求和奋斗,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探索化学纤维之路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单靠传统农业无法解决人类吃穿用短缺问题,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坚定走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穿衣方面看,最初的探索从纺织设备和天然纤维原料入手。旧中国的纺织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发达的一个产业,但主要设备和原料都主要依赖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从设备着手改造这个产业,并很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基本实现国产化。陈锦华回忆,当年北京第一棉纺厂的国产设备曾在中南海展出,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

  然而,天然纤维面临着原料问题,增产棉花成为解决百姓穿衣问题的最大障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陈锦华调到纺织工业部,先后在部长办公室和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多年后,他在多种场合多次讲过当年国民经济面临的一种困局:增产棉花与増产粮食这一百姓的吃饭问题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根源在于传统农业可耕面积有限,且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多种棉必然导致少种粮,“民以食为天”,种棉面积必然不可能大量増加。

  当年六亿人口,穿衣难,吃饭更难,谁先解,都不易。对这看似历史的经济死结,以人民幸福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除了在农业上发展水利培育良种改良土壤等措施外,坚定选择走工业化道路,依靠工业化助力破解粮棉困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时任纺织工业部部长是1927年入党的钱之光。钱老是一位德高望重,富于求实和开拓精神的长征老干部,是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奠基人。他远见卓识,对解决中国百姓穿衣难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陈锦华自到纺织工业部,一直在钱老手下工作,前后二十余年,受益匪浅。在陈锦华日后工作中展示出的求实精神、开拓胆识、良好的大局观等优良素养上,我们都可以看到钱老当年的风范。

  1960年,陈锦华就任纺织部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并兼任部党组秘书。他曾经回忆,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心指导下,在钱老的具体组织下,当年纺织部经过深入调查,向中央提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开拓之举。

  纺织部根据当时国内具体条件,选择人造纤维作为发展化学纤维的第一步。当时人造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生长在东北大兴安岭北坡的白松。为搞清楚这一重要资源情况,钱老曾带陈锦华专程前往大兴安岭深山老林调研。

  在人造纤维的新老厂建设改造中,纺织部及时调研总结南京化纤厂建设又好又快的经验,之后由钱老授意陈锦华执笔起草调研报告,很快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转发,南京化纤厂因此被树立为全国建设工作的典型。

  几年之后,到了1964年,因适用木材原料紧缺,促使纺织部另辟蹊径,转而采用资源相对丰富的矿物质,即以电石作纺织原料生产维纶,也就是维尼纶,并很快掌握该技术,推动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其产品性能缺陷,舒适度不高,后来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这样,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对木材和电石做原料的探索未见大的成效,依靠化学纤维的路子尚未走出来,而以棉花为主的天然纤维产量又长期无法提高,百姓的衣食温饱问题依旧沉重地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头。

  道路的方向是明确的,行动的决心是坚定的,但如何走出来,全党上下都在思考和探索。实现目标,还缺少一个契机,一个新的带有全局性的历史条件的发生。

  执笔“四三方案”

  1970年,纺织部与一轻、二轻部合并,组成轻工业部,时任部长钱之光,陈锦华转任轻工业部计划组负责人。幸运的是,在他们上任第二年的1971年,便迎来了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历史机遇。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创造并紧紧抓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这个机遇,对于十年后中国逐步崛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放大潮,发端于这一历史转机。

  它不仅一举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借力打下了八十年代国民经济掁兴的部分重要工业根基,而且基本奠定了能够在以后80后一代,开始助力圆中国百姓世代温饱梦想的现代化工业基础。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全球格局出发,釆取一连串举措力转中美苏三国战略格局。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常任理事国资格,1972年开启中美两国关系大门,之后与西方主要国家逐步建交,大幅提升中国在全球战略格局地位,同时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打通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交往渠道。

  在中国的经济部门中,率先抓住这个机遇的是钱老和陈锦华任职的轻工业部。

  1971年8、9月间,毛泽东在南方视察途中了解到人民群众喜欢的“的确良”衣服难以买到,引起他的深切思考。

  1972年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商议引进西方发达国家成套先进化纤生产技术和设备。这种现代化化纤设备,所需原料是石油,随着大庆和胜利油田的相继开发,石油资源有了可靠保障。相比以前的木材和电石原料,加工后的产品品种更丰富。

  陈锦华回忆说:“这次会议期间,时任国家计委核心小组成员的顾秀莲找到我说,中央决定引进化纤和化肥成套技术设备,要我代起草报告。钱老听了我的汇报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在李先念、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同志研究决定后,由我执笔起草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拟引进四套化纤、两套化肥。1972年1月22日,报告由李先念等领导同志联名上报。2月5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先后圈阅同意。”

  此后,其他工业部门得知囯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消息后,纷纷要求立项,使引进项目逐渐增加,化肥引进装置大幅增加到13套,引进项目总计达到26项,其中直接关系百姓民生的石油化工项目21项,占总投资的64%左右。

  这些项目所需资金43亿美元,史称“四三方案”。按当年美元加利息计,折合人民币214亿元,而1972年全国基建总投资只有412亿元。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对进一步通过工业化,加快解决人民群众穿衣吃饭问题的信念和决心。

  多年后陈锦华一直欣慰地指出,这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投产的化纤化肥等21项石油化工项目,对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推动项目落实

  如果说“四三方案”的制定还比较顺利,那么在项目的工程建设中则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阻力。

  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四人帮”的干扰,以及缺少资金和设备材料供应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都拖得比较长。当时毛泽东在批评这类问题时,曾讲过当时天津拖拉机厂项目建了十年还未投产的例子,并念了当时流传很广的一个顺口溜:“天拖天拖天天拖,大姑娘拖成老太婆……”

  陈锦华在执笔“四三方案”计划后不久,就开始兼任轻工业成套设备引进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解决相关项目引进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当时,位于上海金山的上海石化总厂是“四三方案”引进四套化纤之一的建设地,后来陈锦华多次称赞上海石化是一块福地。因为它位于早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到的杭州湾畔。

  上海石化开工建设后,已经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1973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工地检查工作。1975年他说:“全国引进的好几套装置都还没有建成,你们先上去了,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同时,他要求国务院在上海石化召开现场会,推动全国的工程项目建设。

  1975年8月,国务院在上海石化现场会召开期间,在总结上海石化建设经验、肯定建设进度的同时,也发现了工程质量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四人帮”的干扰。要及时予以解决,首先是要找一位政治上过硬、执行力强的干部。

  国务院选派陈锦华率工作组进驻上海石化。陈锦华顶住“四人帮”的干扰,实事求是地反映和纠察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为确保项目又好又快地建成投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由于邓小平、李先念等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四三方案”的26个项目建设进度均快于同期开工的其他国家大中型建设项目。上海石化化纤项目于1977年竣工投产,是“四三方案”所有项目中投产最早的项目之一。它投产后,可每年向全国提供人均1米的化纤织物原料。

  正是由于四套引进化纤项目的相继投产,极大地缩短了国家解决百姓穿衣难问题的进度。

  1984年,我国取消了使用30年的布票制度,穿衣难问题首先得到解决,困扰新中国的粮棉争地矛盾得以真正缓解。第二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调减棉花种植面积,并不断增加种粮面积,同时有效使用并持续增产化肥,进一步助力国家在1993年取消实行38年的粮票制度。

  “四三方案”这一关系国家经济全局的战略举措,从制定到项目建成投产,历经文革动乱和改革开放,前后长达近十年。在这其间特别是文革时期,陈锦华在方案的执行中,顶住政治上的阻力干扰,实事求是地解决项目落实中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历经方案的全过程,陈锦华比较早地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状况,看到现代化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对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关键性作用,加深了他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解。在政治品格上,他坚定了关注百姓民生的政治意识,处理突出矛盾的求实精神,增强了复杂形势下分析问题的大局观念,打开困难局面的开拓能力,开始认识了体制弊端,拓展了开放视野。

  这些在艰苦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使他在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国家、政府、企业的多个重要领导岗位,都能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受命振兴石油化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民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国家财政面临许多困难,百姓吃穿用等问题丞急待改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筹划决策更长远的战略规划。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这一宏伟目标,党中央借鉴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将振兴石油化工作为战略措施之一。

  以石油为基础原料的石油化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兴起的新兴工业,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与下游加工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发展石油化工振兴国家经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而中国的这副重担谁来挑?历史再一次选择了陈锦华。

  共和国的历史档案这样记载:1981年,按照中央决策,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陈锦华,在上海率先推动了当时全国第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石化企业区域性联合重组。1983年2月,陈锦华奉命筹备组建承担着振兴石油化工使命的中国石化总公司。

  1983年7月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听取陈锦华等人关于中国石化总公司筹备汇报时要求:“我们要依靠你们这个公司解决大问题,解决人民的吃穿用和财政积累。这个决策的意义,你们全体同志要了解。10亿人的吃穿用是个大事,你们责任重大,你们一定要搞好,用你们的发展来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你们振兴了,我们国家也就振兴了。”

  1983年7月12日,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心领导下,中国石化总公司正式成立。陈锦华不负期望,在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的8年间,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宗旨,以国家希望为使命,冲破旧观念束缚,克服旧体制阻力,创新改革方案,大胆利用国外资金,恢复并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石化项目,综合利用石油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支持国家财政,增产成品油、合成化纤、塑料、化肥、农膜等石化产品,带动农业、轻工、纺织、汽车、电子、制造、建筑等行业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丰富百姓生活提供了宝贵资金和重要基础原料。

  陈锦华1990年离开中囯石化转任国家体改委主任时,向共和国的历史交出了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1990年中国石化利税总额167.5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家财政收入5.7%。

  —1990年全国化纤产量150万吨,相当于3000万担棉花,占全国纺织用原料三分之一。

  —1990年中国石化化肥产量1900万吨,按一公斤化肥增产8-10公斤粮食计,可增产粮食1.72亿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继我国1983年取消布票后,紧接着相继取消了百姓生活日用品工业购货券,以及粮票、油票、肉票、肥皂票等各类主副食购货票证。从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票证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初中国民生领域的划时代转变,标志着百姓温饱这一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在新中国80后一代开始得到实现,中国百姓的生活开始由温饱迈向小康。中国共产党制定的2000年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取得阶段性辉煌成果。

  历史不会忘记

  “你们振兴了,国家也就振兴了。”历史的嘱托犹在耳边。如今山花正烂漫,陈锦华却长眠在鲜花翠柏丛中。

  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守在国家经济建设前沿,坚定参与、制定、执行和组织多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经济战略举措,始终关注百姓民生的尊敬老者,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就在此前一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全党:“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陈锦华以他毕生的思想和行动,诠释了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

  陈锦华,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让我们怀念这个名字。因为,中国百姓生活还有新的梦想……

  责任编辑:刘淑菊

  znliushuj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