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有一种精神叫“茂名”
2015年06月29日 14:47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石杏茹、钟大海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茂名石化的管理水平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员工的精气神儿也到位了,修得好是正常的。

  ○文/本刊记者 石杏茹/钟大海

  4月25日,在茂名石化化工分部裂解装置中控室,时钟指向19点20分,一条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2号裂解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这场场持续了45天的硬仗,通过每一个参战单位和个人的顽强拼搏,最终做到了安全大修、优质大修、绿色大修、科学大修、文明大修、阳光大修,实现了“三好一成功”的目标。

  对于这个成绩,茂名石化总经理余夕志很淡定:“这些年来,茂名石化的管理水平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员工的精气神儿也到位了,修得好是正常的,修不好才不正常。”

繁忙的工作中,午饭时闲侃两句,既是交流经验,也是放松精神。

 

  精细无处不在

  今年2号高压装置检修,钳三的师傅感觉有点郁闷,“这也不行,那也不可,好像突然不会干活儿了”。

  有一块填料,钳三的师傅已经擦得很干净了,正准备组装时,被设备员严厉制止,“用细砂纸再打一遍,我们要的是锃亮”。

  设备员对施工师傅提出这么高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2号高压装置这次大修,压缩机修得很彻底,除基础没动外几乎都拆了。那么多的零部件拆出来,如果不保护好,弄丢一个或者弄坏一个都不得了。此外,这么多部件回装,如果不控制好装配精度,这个部位差点,那个部位差点,叠加起来就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为了保证检修的质量,唯有在“精细”上面下功夫。

  走进2系列化工装置大修现场,放眼都是零部件,可是没有凌乱的感觉,各种零部件分门别类摆成一个个方阵,道路横平竖直,方便检修、方便查找,也方便搬运。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副经理杨伟仁对此非常自豪:“10多年前大修现场可不是这样。当时虽然说不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但也是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拆下来的东西随便乱扔、东西放得到处都是,像还没有清理过的战场。”

  精细管理体现在物品设备的摆放,更体现在施工程序、工序控制的合理与科学。

  杨伟仁说:“那么多检修项目、那么多施工队伍与施工人员,该谁进场该谁干活、要干多久、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我们早就做好了统筹。”

  领导统筹安排,员工则把24小时精细到每分钟去计算,不断动态地调整其他施工。

  在装置进入检修的第一天下午,负责乙烯塔改造项目的设备员许康勇,就把副主任赵贵炎拦在了乙烯塔旁。他说:“您看,这样干很拖延保冷更换的工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赵贵炎发现负责吊装塔盘的500t吊车在塔的正北侧,吊装冷凝器管线的260t吊车在塔的西北侧,而吊装保冷材料的卷扬机夹在这两台吊车中间,为了防止交叉作业,大部分时间都让给了吊塔盘,而乙烯塔保冷施工原地踏步。

  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赵贵炎把各单位负责人拉到现场,当场寻找解决办法。车间和各单位商议后,根据“错时、错位、硬隔离”的安全管理规定,对吊装保冷材料的卷扬机进行了挪位,另外还特地把卷扬机和其他两台吊车的位置画下来,实行“定置摆放”,免得再“打架”。这样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茂名石化把精细管理深化到大修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深化到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大修现场管理精细化的背后是强大细致的方案编制。机动部检维修工程科科长杨强说:“此次大修计划2013年开始编制,反复讨论了三版,每个版本都是按照车间讨论、分部讨论、机动部讨论的程序走下来。”

  大修现场管理管理精细更离不开现代化手段的支撑。吴尚兵说:“此次大修之所以有条不紊,得益于茂名石化TnPM管理检修平台的应用。”

  吴尚兵是现场大修总指挥,负责协调检修日常问题。虽然不能每天亲临每个现场,但借助于检修平台,他对大修进程了然于胸。他说:“利用该平台,我们锁定了大修改造工作主线,抓住4664个主要控制点,抽出5名员工负责随时提报、即时协调大修出现的问题。对滞后的节点分析原因,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反馈处理意见,确保问题处理不过夜。同时对违规现象及时曝光,一环扣一环,实现高效管理大修工作。 ”

  精细化管理像一根线,串起每件事、每个人,最终成就了这次大修。

  如果说,大修过程是对从严管理、全面深化精细管理的一次大检阅和一次全面展示,那么大修成功则是精细管理、科学管理结下的丰美果实。

繁忙的工作中,午饭时闲侃两句,既是交流经验,也是放松精神。

  员工敢打会拼

  “这次大修还包括CB-301原料轻质化适应性和TB-440系统脱瓶颈两项改造。”

  刚听到这个消息,化工分部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没有人害怕,个个兴奋异常。

  裂解车间党支部书记黄亮说:“检修就像攻山头,就是上战场,大家都有一种战士的求战欲望,洋溢着建功立业的冲动。”

  “有肩就得挑担子!虽然我的肩膀并不宽阔,但我愿意勇敢地承担。”裂解车间副主任赵贵炎带领一批80后承担了裂解车间高压分区检修的重担。

  人们对80后的普遍看法是浮躁、自私,没有责任心,扛不住压力。

  赵贵炎说:“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以80后为主的这支年轻队伍,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骨子里同样流淌着肯吃苦、能奉献的‘裂解精神’。真有大任降临的时候,他们也有担当,更讲奉献。”

  裂解车间班长凌华瑞就是一位80后。从3月9日停气到16日检修开始,他7天7夜没有回家,每天最多睡4个小时。这4个小时,还是时断时续的。坚持到最后的时候,“吃东西已经没有感觉了,只是机械地填、咽” 。

  80后挑了大梁,90后也不予多让。

  陈晓光高高瘦瘦,长得很帅,人称爬塔王子。60米高的水塔、油塔,他3分钟内就能爬到塔顶。在这次检修中,陈晓光每天的任务就是趴着一层一层的检查塔盘。每层塔高度只有70来厘米,而且塔内不是平整的,头脸时不时会碰到三脚架。“有时候手电筒掉了,能看见光线射过来,就是摸不到在哪里。”

  塔外30多摄氏度,塔内密不透风、漆黑一片。在这样的环境下,陈晓光乐呵呵地说:“我也不是一直这么趴着的,累了的时候可以去通道板站一会儿。”

  可是这个通道板面积比一本杂志大不了多少,是一个仅容人爬上爬下的洞,胖点的人根本爬不进去。难道这就是裂解车间的小伙子们都比较瘦的原因?

  事实证明,记者真相了。

  挑大梁,仅仅靠吃苦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

  2号加氢第二反应器催化剂撇头是大修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撇头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顺利地烧焦。就是在烧焦这个环节上,芳烃车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焦烧不起来!

  不能烧焦意味着整床催化剂都作废,本来撇头只需3吨催化剂,而全部更换要30吨催化剂。班长黎健着急地沿着烧焦流程检查操作过程,发现每一个步骤都没有问题,于是又爬上反应器,从顶部、中部到底部,沿着物料走向逐一打开导淋阀进行排查。从排放的情况来看,很显然反应器顶部上床层结焦已经完全堵死,蒸汽通不过去,必须对二反上床层结焦物进行清堵疏通。

  正向吹扫实际已经证明行不通,黎健提出用反吹的办法。最终成功了。

  如果说“五年一大修”检验的是员工会不会干自己的活,那么“一修保五年”检验的则是员工能不能干好自己的活。化工分部的员工就是凭借智慧与勇气、责任与担当,保证了检修的质量。

  检修圆满结束了。

  这一天,裂解车间工艺主任陈锦丰满心欢喜地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

  “爸爸不要我,我也不要爸爸。你是谁呀?”

  没想到傲娇的小朋友生气了,不管爸爸和老师怎么哄劝,就是不愿意跟着陈锦丰走。

  没有办法,老师只好联系上陈锦丰爱人,这才把孩子接走。

  化工分部副经理张悦讲完这个故事,不管是讲述者还是倾听者,都眼眶湿润。

繁忙的工作中,午饭时闲侃两句,既是交流经验,也是放松精神。

  文化事争第一

  “这个面我都磨了两个小时了,就中间一个芝麻大的小点,可能是锈点,又不在密封面正中间,我看就OK了吧?”施工人员说。

  “不行,这最起码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会埋下安全隐患。”

  “个个都要这么磨的话磨不完了呀。”

  “磨不完就叫你们领导安排人手,连夜干,我陪你们。”

  “要不,叫你们领导过来看看?”施工人员死磨硬泡。

  “领导肯定要求比我还高!”

  …………

  “您就饶了这个弯头吧,已经吹了8遍了,活儿没有你们这么干的。出了事我负责还不行?”

  “出了事,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必须这么干。”

  …………

  在大修现场,时不时传来这样的对话。茂名石化员工做事情追求极致的精神让所有施工单位叹为观止。

  余夕志总经理说:“这和我们‘事争第一’的企业文化有关。”

  茂名石化初期开拓是在“地上不长草,地下藏着宝”的荒原上进行的。先驱者们在没有城镇做依托的艰苦条件下,在苍凉荒芜的原野上安营扎寨,住茅草棚、睡大通铺、吃粗杂粮、喝矿坑水,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敢于拼搏,敢于奋斗,写下了艰苦创业的精彩篇章。

  匆匆60载,这种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与“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凝聚成茂名石化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事争第一,追求卓越”。

  “争第一”的文化,在茂名石化2013年的首次炼油全停大修中也有体现。

  那次大修涵盖50套装置、17个油品子系统和7个动力子系统,大修和技改项目共4041项,历时48天,创出了中国石化炼油全停大修最好水平。特别是经过精心准备和优化,打破常规,首开国内炼油全停大修化工不停且高负荷生产的先河。另外,大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炼油全停对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检修期间不但没有减少效益,反而增效6亿元……

  “事”争第一,不是“势”争第一。茂名石化要事事争第一,而不是发誓争第一。

  为什么要“事事第一”?

  论语有云:“法乎上者得其中,法乎中者得其下。”

  孔子没有回答,如何才能“得其上”。如果他来茂名石化,或许就有了答案——“法乎上上”。

  在茂名石化,充斥于耳膜的是这样的语势,“确保……力争……奋斗……”

  如大修的余料目标是,大修余料确保不超30万元,力争不超10万元,奋斗0元。再如5月的经营目标是“确保10个亿,力争11亿,奋斗12亿”。

  “不这样要求,不能保证先进。”余夕志说,“以这次大修为例,我们要求‘零排放’‘零余料’,但是真正做到‘零排放’‘零余料’是一种极致,我们可能达不到,但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

  因为“事争第一”,茂名石化成为为数不多的炼油、化工、非上市三个板块连年都盈利的企业,而且年盈利额占中国石化炼化板块盈利总额的比例逐年提高。因为“事争第一”,茂名石化由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效益排头兵,成长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排头兵,向实现“率先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迈进。因为“事争第一”,茂名石化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每一天都诞生着奇迹,生机勃勃的南国骏马奋力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大道上奔跑。

  本文图片均由柯裕清摄影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