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栏
全面开花不如深耕涪陵
2014年11月03日 16:0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济 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编者按

  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从始至终都处在热议之中。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页岩气?美国预测中国拥有全球最多可采储量页岩气的说法是否有其他用意?涪陵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运营模式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美国的成功经验在先,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之路到底该怎么走?这些问题让中国的页岩气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刊记者曾深入涪陵页岩气开发现场,并采访多领域专家,对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行了多角度报道。近期,我们请来专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各自阐述,也欢迎有更多人来稿共同探讨中国页岩气开发之路。

  与其不断举行页岩气招标而无效果,倒不如将涪陵页岩气项目做大做强,让其示范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文/济 民

  中国石化在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涪陵区块成功开采出页岩气。对于天然气需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中国而言,这一成就或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能以涪陵页岩气开发为契机,因势利导,加快发展中国的页岩气产业,中国或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迎来页岩气革命的国家。

  涪陵折射的经济性问题

  就当前的形势看,由于处于发展初期,涪陵页岩气开发还面临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便是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性较差。该现象若在长时期内不能有效解决,示范效应一定会打折扣。

  2013年-2018年期间,中石化计划在该地区钻探500多口井。相关机构预计,受气价低迷以及钻井成本日益攀升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中石化在涪陵页岩气投资亏损预计达到180亿元。发展之初,中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的钻井费用每口达到近1亿元,而美国的钻井费用折合人民币仅为3600万元/口,差距一目了然。从地质条件方面看,四川盆地与美国本土有较大差异,表现在页岩气藏埋深大于美国本土气藏埋深,多在4000米以下,加之地形更加复杂以及面临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和人口聚集等因素影响,项目成本随着开发的深入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可以说,高额的钻探成本是横跨在中石化涪陵页岩气项目面前的一道坎。

  为实现降本增效,中石化在生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末~2014年初的一百多天时间里,中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的钻完井成本已由2013年的1亿元/口降至2014年上半年的8000万元/口,降幅接近15%。中石化的目标是于2015年将涪陵页岩气的钻完井费用降至4800万元/口。

  由于成本的下降空间毕竟有限,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中石化一直寄希望于提高气价以改善页岩气项目的运营状况。

  众所周知,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一直比较缓慢,天然气同其他替代能源价格比价关系不合理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形成很大程度制约。这一现象也影响到了中石化在涪陵的页岩气开发。为改善项目的经济性,中石化提出的方案是以重庆门站增量气价格2.78元/立方米为基础,按照净回值法计算的井口价为2.16元/立方米。但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实施面临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涪陵页岩气项目周边管网等基础设施缺乏,天然气用户较为单一,生产方没有更多的市场选择,仅有少数用户,因此气价被压得很低。目前的井口气价仅能维持在1.8元/立方米的水平。

  降本要打好三张牌

  总体看来,解决涪陵页岩气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紧抓“降本”。从能源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要想降低页岩气项目成本,必须打好价格、技术和政策制度三张牌。

  首先,政府需要主导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加快全国层面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天然气市场化定价,以提升当前天然气价格水平。我国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一直比较慢,天然气与替代燃料价格的比价一直低于国际市场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目前国家虽出台非常规天然气可以实现市场化定价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又规定除非页岩气、煤层气有单独管道输送,否则不可以独立定价。若输送至国家管道销售则需要按照国家规定定价来销售。如此一来,所谓的非常规天然气市场化定价仅仅是个噱头而已。在天然气价格管制环境下,唯有全面提升天然气价格水平,局部地区的页岩气开发才有经济性可言。目前,涪陵页岩气项目就迫切需要这样的大环境。在天然气实现市场化定价,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以及国家给予生产页岩气企业补贴的条件下,涪陵页岩气生产的成本压力有望因此得到缓解,至少从短期看来需要如此。

  其次,需要持之以恒的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加深对资源基础的认识以及高效开发页岩气的利器,这一点已为北美页岩气企业的实践所证实。实践证明,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水平井和分段压裂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基础上的。目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整体水平较低,不足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依然有很多投资企业可以从页岩气项目中获利,靠的就是技术。涪陵页岩气开发目前只是一个点上的突破,今后在扩大生产过程中势必还会碰到很多新的技术难题,需要国家、企业共同做好技术攻关与研究,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再次,政府和企业需要养成“干中学”意识,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具体思路是将涪陵视为中国页岩气的试验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倒逼制度与政策改革。为了扶持页岩气产业发展,国家已经先后出台了页岩气发展的五年规划,在矿权、财税补贴、科技扶持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政策和制度的完善程度还远远不够,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还比较差。美国的页岩气产业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的页岩气产业当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在项目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有经营压力的形势下需要持续探索完善政策法规的新途径,通过软环境的改善达到鼓励资金投入,发展关键技术,优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页岩气产业大发展的目的。

  深耕涪陵节约“探路成本”

  发挥好涪陵页岩气开采的示范效应对于我国页岩气产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为鼓励页岩气产业发展已先后举行两轮招标,但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对资源基础和开采技术没有足够大的把握,不如说是对未来项目投资效益没有把握。若涪陵页岩气项目的经济效益搞上去了,发展模式自然会成为其他企业所效仿,行业也就有了“标杆”,省去其他企业的“探路成本”。

  短期内不要期待页岩气的全面开花。就当前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水平而言,与其不断举行页岩气招标而没有效果,不如将涪陵页岩气项目做大做强,让其示范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只要有项目做成,投资者有回报率的保障,多元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就如同中石化涪陵页岩气项目瞄准美国马塞勒斯页岩气项目的平均钻井成本一样,毕竟世界上已有这样的先例。从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历史看,巴尼特是美国页岩气事实上的“示范区”,分段压裂和水平井技术首先是在这里取得成功并逐步推广至全美页岩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爆发经历了数十年的积累,巴尼特技术的突破是偶然当中的必然,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页岩气大规模开发估计也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