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油气】“发现号”的南极魔幻之旅
2014年07月21日 10:2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夏 添 秦儒芳 支应利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由38名中国人和10名外国人组成的团队,圆满完成中国石化首次南极地震勘探项目。 摄影/朱军农

     克服极恶劣自然环境,上海海洋石油局“发现号”物探船顺利完成中石化首次南极地震勘探项目。

  文/夏 添 秦儒芳 支应利

  北京时间2014年2月6日深夜22时,执行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阿根廷完成补给后,正在返回南极的途中。此时,船长室的电脑提示船长王建忠收到一封新邮件——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所属地质勘探船“发现号”船长朱军农向他咨询南极避风地点及海面冰情预警。

  次日凌晨4时,在数百海里以外的“发现号”上,船长朱军农收到王建忠回复邮件,不仅对中国石化船舶承担南极勘探工作感到意外和高兴,而且针对具体问题做出详细回复。

         看到来信,41岁的朱军农一下被兴奋和自豪点燃。兴奋的是首次驾船来到如此靠近地球南端的海域作业,一切都如此不寻常;自豪的是中国石化的船舶得到国家科考船的认可,船长间的相互称赞就像是战友间的鼓励。尽管朱学农有着近20年航海经历和9年船长经验,但接下来为期37天的作业航程,让他和队友完成了一次犹如“魔幻”之旅的南极勘探作业。

  穿越“死亡海峡”

  合恩角号称“魔鬼角”,是世界五大海角之一,位于美洲大陆最南端,相隔的德雷克海峡与南极相望,属于次南极疆域,堪称世界海况最恶劣航道。由于该海域常年风暴异常,海水冰冷,亦有“海上坟场”之称。

  “发现号”经过合恩角时,暴雨袭来,海面能见度很差,船体在爬上浪尖时船首高高竖起,如同鲸鱼跃出水面,一会儿又笔直向下扎进谷底,涌浪与海流使航行变得极为不易。“真是活见鬼了,今天的舵可真难操作。”舵手老方暗自咬牙。言语间一个涌浪打来,老方及时操舵调整航向,将船首调整到对着涌浪的方向,防止船舶被巨浪掀翻,保障航行安全。在涌浪间隙,他又尽快调整船舶航向,确保早日穿越这片“魔幻”之海及时赶往工区。

  此时,所有人都关注着航行安全,船员们紧张地忘记了晕船,国籍间的障碍早已消除。为了给操舵水手鼓劲,“发现号”聘请的冰

情导航员——经验丰富的加拿大老船长 Ray·Lockyer 哼起了古老的合恩角之歌。

  看着舷窗外波涛汹涌的海面,朱军农眉头紧锁,心情凝重:“这才刚刚到达合恩角,工区都还没见到,后面还要带缆作业,这可是集团公司第一次赴南极海域作业,务必要安全,务必要成功!”经过一天半航行,“发现号”终于绕过合恩角,但等待他们的又是一段艰难旅程——穿越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最深的海峡,最宽处达970公里,最大深度为5248米,因海峡上空盛行西风,被称为“魔鬼西风带”。由于太平洋上空的暖湿气流遭遇南极上空的干冷空气,加之太平洋温暖的海水遭遇南极冰冷的海水,德雷克海峡形成巨大漩涡和狂风暴雨。

  穿越海峡的航程中,“发现号”顶着近10级大风(每小时89~102公里)。伴随近10米高巨浪艰难航行,“发现号”左右摇摆,如坐过山车般一度与海平面形成骇人的80度角。为确保安全,船长不得不下令滞航。船体的剧烈颠簸令船员无法平稳站立行走,船舶驾驶员和操舵水手,只能将自己绑在椅子上。为提早30秒钟调整好船舶航向和姿态,待风浪过后恢复滞航航向,面对几十秒一个小涌浪、五六分钟一个大涌浪,驾驶台上的船员被折磨得精疲力竭。80后仪器组长刘洪江大学毕业至今在上海海洋石油局下属4条调查船上工作过,出海已有8个年头,但谈起这次南极之行仍然心有余悸。“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风浪,很多新人吐得胆汁都出来了,但恢复后还是要坚守岗位”。

  磨难整整持续了两天,饱尝“海怪”暴戾之后,“发现号”平安穿越德雷克海峡,经过一天稍显平静的航行,终于抵达此次作业工区海域——别林斯高晋海。

  放缆,开炮!

  海上物探作业时,物探船一旦开始工作就需要24小时连续施工,非紧急情况绝不停待。而此次南极海域作业时间有限,仅为45天(每年夏季2月开始有45天非冰冻期),如果错过这段时间,海面将恢复冰冻,未完成的测线只能留到明年再做,这将让作业方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夏季的南极海域虽然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温,但海面温度也只有零下4摄氏度,海水温度仅为零下2摄氏度。出发前,为保证作业正常进行,船员们从设备保养到防寒措施均进行最充分的前期准备。船员们自己动手对主机进行重点维护,将裸露的管线进行放冻包扎,为生活区加装供暖设备,对救生艇上的淡水进行保温储存。此外,还针对此次作业轮机部门特别制定快速除冰预案,防止船舶海底门发生冰塞,影响船舶主机冷却。

  前往南极作业前,各部门在“发现号”经理王俊海的带领下通力配合,努力钻研出适合低温海域作业的特殊技术,不但保证拖带电缆在冰山密布海域的等幅平衡,还确保气爆枪阵的有效击发,减少废炮率。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得到外资客户一致好评,也成为确保“发现号”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看家法宝。

  2月11日,“发现号”终于打响南极海域作业第一炮。仪器组、导航组、气爆组分工明确,所有船员同心同德,努力确保作业的各个环节能够安全、高效进行。

  用专业赢得尊敬

  南极是气象瞬息万变的海域,“发现号”要随时与时间赛跑——保证在天气好时不浪费作业时间,而在气象条件差时只能与风暴捉迷藏。如是往复。

  为确保施工进度,进入工区后,每到夜间“发现号”就会打开功率强大的冰区扫海灯,利用人工瞭望配合雷达识别,以期及早发现冰山,提前规避,从而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昼夜施工。

  据统计,此次南极作业共避让测线上的冰山29次。但每次当海上风浪超过安全警戒时,“发现号”不得不航行到冰山群中,利用冰山庞大的体积遮挡海面的狂风和肆虐的海浪。

  在南极海域进入冰山群避风对船长的预判能力和驾驶员的操船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离冰山太远起不到挡风的效果,离冰山太近又不安全,需要拿捏恰到好处的尺度,这一“绝招”还是“雪龙号”科考船船长王建忠亲自传授。与此同时,“发现号”要随时观察冰山的航向,与其时刻保持相对而行,避免被浮冰围困。但对于“发现号”做出的判断,外方并不是每次都能接受。

  一次,船长朱军农依据专业气象网站得知工区中心风力将在几小时后上升为13级,便和经理王俊海商量后决定驶离工区,进入浮冰区避风,待天气转好后再回到测线施工。但外方客户代表凭借当时海面情况,坚持要求继续施工3小时。关键时刻,朱军农依据中国石化HSE安全准则,果断拒绝外方客户要求,提早收电缆躲避风浪。事实证明,“发现号”的及时驶离不仅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而且确保了水下设备的完好。待工区海况转好后,及时恢复了生产,避免了大风浪造成水下设备损坏,从根本上减少了停待时间,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作业时效。由此,“发现号”凭借专业的工作能力和精神逐渐得到外方客户代表的理解和赞同。

  在此之后的施工中,由于工区里1/3的测线位置被海面冰区覆盖,无法开展作业,外方客户一筹莫展。在调整测线计划时,外方客户代表主动征求“发现号”船员意见。双方商定以争取先完成未被冰面覆盖的测线,待天气转暖冰层解冻后再完成剩余测线。这一决策被后续生产结果证明是非常明智的。

  在极寒海域如何确保枪阵稳定击发是行业内一个技术难题,按照技术说明,在5摄氏度以下枪阵就容易出现一系列故障。此次作业中,“发现号”仅为0.25%的废炮率远低于标准所规定的3%。这是因为“发现号”采取了多项革新措施,以及精细的维护保养。尽管劳动强度大大增加,但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超低的废炮率不仅让客户难以置信,而且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石化的专业。

  尽管是在这样不停躲风浪、避冰山的“游击战”中,“发现号”依然在3月5日创下了中国石化单日二维地震243.1公里的高产新纪录。看到这一数据,一向严苛的外方客户代表也来到仪器室和船员击掌相庆,激动不已。

  海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发现号”作为中国石化的对外经营品牌,每次作业都会吸收外籍工作人员加入。该航次全船48人,其中中方38人,外方10人。在紧张的作业过程中,“发现号”仍然注重海洋环境保护,积极配合MMO(海洋哺乳动物观察员)的指示及时做好规避。2月中旬,测线作业期间,值班水手目测发现船头右侧靠近冰山处有鲸鱼活动,与此同时MMO通过船侧拖带的声纳也监听到了鲸鱼的叫声,“发现号”紧急停炮,待鲸鱼游走后才重新恢复作业。

  在工区里,船员经常可以看到南极大陆飘来的冰山,壮丽而雄伟;可以看到海中的企鹅和海豚,机警而活泼;也可以看到在暴风雪中翱翔的海鸥,轻盈而灵动……这些都是自然的瑰宝、人类的伙伴。作为中国石化的一员,“发现号”严格践行着HSE准则,在这片神秘的海域,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尽其所能,谱写着大爱的赞歌。

  3月9日,随着最后一声炮响,收枪、收电缆,上海海洋石油局“发现号”物探船再次穿越德雷克海峡,绕过合恩角,全速驶往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港。中国石化首次极具挑战和探索性的南极地震勘探项目画上了圆满句号。

  项目期间,“发现号”全体船员克服超低气温、冰山和浮冰密布、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自然条件影响,紧抓有利作业时机,共进行了二维地震满覆盖3004.32公里,实施了重力、磁力和7个CTD站位的测量,项目累计安全航行5100海里。

  这是“发现号”继2009年挺进北冰洋,2013年航行加拿大拉布拉多高纬度严寒海域,创造石化集团海洋物探作业历史后,又一次征服极地海域。

  如今,发现号已经驶离了合恩角,绕过好望角,赶赴东非海域,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传奇。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