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评论
光伏争端的告诫
2013年12月26日 13:5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评论员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欧光伏争端告诫“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须放弃低水平、低价格、低准入门槛的模式,用核心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

  八月六日,在中欧双方各退一步的大背景下,一度剑拔弩张的中欧光伏产品贸易大战终于暂时画上句号。按照六月四日欧盟委员会的声明,若中欧双方未能在此前达成解决方案,欧盟自六月六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将从11.8%大幅升至47.6%。由于事关全球两个最重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尤其事关中国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兴衰,中欧光伏争端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如今,经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欧委会公告接受中方在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案中的价格承诺,相关各方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紧张对峙之后的合理反应应该是深刻反思,从曾经的错综复杂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寻找启示。中欧光伏争端的大起大落,同样对油气行业“走出去”颇多启迪。

  首先,世界在张开双臂迎接中国改革开放、期待中国融入全球市场的激情过后,已经转入了平静期、挑剔期和排斥期。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主要经济体均面临复杂的结构调整难题,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当此之时,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将面临大把的挑战。中国光伏产业先后遭遇美欧双方打压,中国电信企业遭遇各种不信任调查,中国油气企业的“走出去”之路同样充满坎坷,过去如此,今后只可能更甚。

  其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必须放弃低水平、低价格、低准入门槛的模式,必须依靠核心竞争力,用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准入门槛过低,大家一哄而起,因为市场尚未成熟,被逼形成了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教训是沉重的。中国曾经走过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发展过程,但那是不得已,时过境迁,尽管中国仍坚持自己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但世界早已把中国视为有力的竞争者。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打造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命题,所谓“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

  最后,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离不开国家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扶助与鼎力维护。此次与欧盟的光伏产品谈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欧洲,做相关国家的工作,商务部统一协调,从容应对,为谈判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圆满的结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其实,油气企业在几十年践行“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祖国强大与企业兴衰的紧密联系、企业开拓市场的努力与国家能源外交战略的密不可分。祖国好,企业才能更好。反过来说,从中欧光伏争端得到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企业自己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发展的稳定。只要我们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再过五年十年,中国在世界上说话的分量会更重,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扶持力度更大,解决其类似争端来,会更加有理有力有节。

  责任编辑:侯瑞宁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