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安庆石化抠出“金豆子”
2013年12月25日 15:45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陈 莉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安庆石化炼油一部裂解装置推行精细化管理,10月份,汽油+液化气收率环比提高4.07个百分点,重质油浆收率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吨原料产品价值提高61元,增效375万元。

  文/陈 莉

  “将反应温度从544℃降到542℃,反应料位从18%降到17%。再生器热源不足可以将油浆回炼量从7.2吨/小时提到7.8吨/小时。”10月的一天早晨,安庆石化炼油一部裂解装置工艺主管工程师周巍巍对生产仔细“把脉”后,针对加工原料油品性质较轻,立即安排反应岗位人员对操作进行调整。

  这套装置以重质油为原料,1995年1月建成投运以来,已运行了19年。面对装置老化、隐患增多等制约安稳运行的不利因素,炼油一部不断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采取优化工艺操作,强化设备维护,开展岗位技能学习,加强装置运行管理等举措,不仅有效提升轻质油收率,降低了装置综合能耗,而且实现装置经济运行能力逐步攀升,使老装置焕发出新的活力。

  勤调节带来高效益

  如何减少重质油产率,提高汽油+液化气(轻质油)的收率,增加装置效益,成了裂解装置工艺技术人员每天关注的第一件事。反应温度、反应料位是源头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稍降反应温度和反应料位,以减少二次反应时间,降低汽油产物热裂化反应速度,有利于增加汽油和液化气产率。

  而加工的原料油品性质直接影响着整个装置的热平衡。油品性质较轻,装置所需的反应热明显不足。为提高反应所需热量,周巍巍安排岗位人员在增加油浆回炼量后,又适当提高了原料预热温度,提高进料喷嘴雾化效果,减少反应物颗粒。这也是增加汽油和液化气产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勤调节,对生产工艺及时跟进优化调整,控制主要参数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反应链朝着既定的方向行走。”周巍巍就自己对生产操作的想法与岗位人员进行着交流。追求优化操作模式,努力实现装置经济运行,一直是裂解装置人员不懈的追求目标。经过优化调整,裂解装置产品分布得到有效改善。10月份,汽油+液化气收率环比提高4.07个百分点,重质油浆收率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吨原料产品价值提高61元,增效375万元。

  “三字经”消除“低老坏”

  10月下旬的一天,裂解装置设备主管工程师胡唯正在40米高的稳定塔上一级一级地检查着,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台设备都是他的聚焦点。阀门有没有损坏、垫片是否完好、压力表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他顺着护栏来到脱吸塔的东面,发现脱吸塔5层进料凝缩油管线北面表层有轻微开裂脱漆的痕迹。他用手轻轻触摸着,漆皮很快掉了下来。他立即将此处需要整改的具体位置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随后,他又联系来防腐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为消除装置现场“低老坏”现象,避免管理上出现真空,裂解装置推行岗位人员日检、装置技术人员周检、专业组月检的“三级”检查机制,并有专业组牵头,定期对所有阀门、管线、设备、采样口等部位进行查漏消漏,对地面、平台、机泵房、边沟、润滑油站进行规范治理。检查中,他们认真执行“深、实、全”三字经,并设立“低老坏”网络信息平台和曝光板,坚持每月对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曝光,同时责令按期整改。

  他们还将整治“低老坏”活动同设备“创完好”、“查隐患捡黄金”、争创“安全型”班组等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形成各项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装置人员经过深入细致的排查和梳理,先后对查出的标识不清晰、管线保温损坏等400多项问题进行了整改。

  目前,裂解装置还将持续开展消除“低老坏”活动,向着“现场泄漏零容忍、设备无油污、地面无油迹、现场无杂物、设施完好无残缺、场地平整、水沟畅通、环境整洁”的目标迈进。

  “微课堂”提升“软实力”

  “今天原料油罐液位失灵了,大家处理及时迅速,没有造成反应原料中断的事故发生。但对我们敲响了警钟!仪表指示会出现假象,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它。分稳岗位人员在盯表时隔段时间要调节一下进料量,看看液位能不能正常跟踪……”10月28日20时,裂解装置主管曾长江正在交接班会上对一天的生产情况进行着总结点评。像这样三分钟阐述一个道理的“微课堂”经常可见。

  由于前期支持8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装置存在着人员大量流动现象。为化解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减员对装置安全生产潜在的不利影响,同时针对班组人员“四班两倒”12小时的特殊工作作息时间,裂解装置开拓工作新思路,推陈出新采取“微课堂”的学习形式,利用班前班后会等微小时间,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不断提升员工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软实力。

  “微课堂”充分发挥装置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一方面就员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进行讲解,使员工真正明白在现场工作如何干,不按安全操作标准工作所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另一方面,就危险源的辨识、防控措施、应急事故预案、避灾路线以及安全生产中的急救常识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培训,使员工真正了解自己岗位的风险点在哪里,如何在应急情况下落实好防控措施。

  “微课堂”时间虽短,但成效很大,员工既学习了生产操作技能,又掌握了安全关键点,心里有了一本安全账。这样的培训模式,每天在交接班会时召开,是裂解装置为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的有力举措。

  “正激励”激发“内动力”

  “气压机富气入口温度现在是37.6℃,再把循环水阀开一点。”10月26日,裂解装置反应岗位主操方世武手里拿着对讲机与现场的汪江宁正在“内外联动”对生产进行着调节。气压机富气入口温度控制指标为不大于40℃,在长时间操作摸索中,岗位人员发现,气压机富气入口温度在36℃左右较之40℃时反应压力低一点,去气压机的气相负荷少一点,因而气压机做功所耗的蒸汽量就会少一点。而蒸汽是装置的“能耗大户”,因此气压机富气入口温度成了岗位人员每天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岗位人员根据温度及时跟踪调节,以保证班组在“小指标劳动竞赛”中装置能耗尽可能最小。

  为使老装置发挥新效能,实现长周期安全高效运行,裂解装置实施细化管理,积极开展班组“小指标劳动竞赛”活动。他们选择制约生产发展或效益增长的关键技术指标作为竞赛内容,主要考核装置物耗能耗、平稳率和产品质量等,并将指标分解到班组,每天进行评比,每月对班组进行月度考核排名,将班组劳动竞赛结果与绩效奖金发放相挂钩。

  “小指标劳动竞赛”正激励作用有效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班组之间横向比短板,纵向找差距,互相切磋,互相学习,铆着劲地看谁的操作更精心、更稳定、更经济。他们还鼓励职工“跳起来摘桃子”,将中国石化集团先进指标制作成图表,放在操作室里,让大伙天天见先进,时时找差距,自觉向前追。

  “小指标劳动竞赛”真正使职工“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每个班组都想名列前茅,职工们竭尽所能优化操作,努力使产量、质量、消耗等指标优于其他班组,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自觉干成为职工的共同行为,从而成为推动裂解装置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艾 宏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