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莫被“北溪”管道爆炸带节奏
2022年10月27日 19:08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清 泉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北溪”天然气管道只是略带地缘政治特点的商业管道,不必过分渲染其爆炸带来的破坏效应。

 

  自9月27日“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接近德国的欧洲海域发生爆炸以来,全球范围内讨论该事件的热度丝毫不减。的确,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大国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和脆弱的情况下,连接俄罗斯和欧洲之间“最后生命线”的能源通道遭爆炸,无疑给人以雪上加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感。

  但是,我们忘记了“北溪”天然气管道充其量只是略带地缘政治特点的商业管道,其本质只不过是一条年输量为5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万吨石油)商业管道(这里并不考虑北溪-2管道,因为北溪-2自建成后从未真正投产运营过)。4400万吨石油是什么概念,只相当于全球可跨境交易和贸易石油量的五十分之一;55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只相当于全球可跨境交易和贸易天然气量的二十五分之一。

  由此,我们真的不必过分渲染“北溪”管道爆炸带来的破坏效应!

  “巨大生态灾难”站不住脚

  北溪-1和-2两条管线,共有四条支线(每条管线系双线铺设),此次爆炸毁坏了其中的三条,出现了三处重大漏点。有专家和学者宣称,此次爆炸有可能造成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甲烷泄漏。9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针对此次爆炸事件的专题会议上,宣布此次爆炸造成的甲烷泄漏量达到7.8亿立方米,相当于丹麦这个国家三个月的天然气消费量。

  考虑到甲烷泄漏的温室气体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数10倍(有说22倍,还有说是将近80倍),因此,此次爆炸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情况真的如此吗?天然气的学名即甲烷。8亿立方米的甲烷泄漏和美国、俄罗斯等全球天然气生产大国因甲烷泄漏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以美国为例,新世纪以来,美国电力行业的“煤改气”加速,2018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自2005年以来下降了27%。但是,天然气的开采、运输和使用会出现甲烷泄漏,而泄漏的甲烷的温室气体在20年内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倍。美国学者研究认为,当天然气的泄漏超过4%时,天然气电厂的温室气体效应就高于煤电厂。那么,美国油气工业的甲烷泄漏率到底有多少呢?2018年,根据《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美国的油气工业甲烷泄漏达到2.3%,相当于160亿立方米。而此次管道的爆炸造成的甲烷泄漏和温室气体效应,只相当于美国年度甲烷泄漏的二十分之一。

  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65万吨的石油。即便按照最严重的情景测算,如果真的是65万吨的石油泄漏到自然界和海面上,那也达不到史上最严重。我们知道,12年前,即2010年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事件总共造成了近500万桶的石油(折合约70万吨)泄漏到海面,造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石油污染事件。

  因此,所谓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判断,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全球能源格局并非因爆炸引发

  我们都知道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实际上是最近这两三个月,北溪-1和北溪-2这两条管线均处于停运的状态。前文所说,北溪-2从未真正投产过,因此对全球能源格局和能源安全没有带来影响。而北溪-1管道,2021年的输气量在600亿立方米,约占德国年进口量的50%,但自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该管线一直在持续降低输量,或以技术故障名义进行停输检修。一方面,德国和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主动放弃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另一方面,俄罗斯持续打出“天然气牌”,降低或停止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8月份,北溪-1管道断断续续仅维持正常供应量20%左右的输量。到了9月份,干脆就停输了。也就是说,管道的停输实际上早在此次爆炸前的数周就已经发生,而不是此次爆炸导致了管道的停输。也就是说,全球天然气市场在数周之前甚至数月之间已经开始适应北溪管道的停输局面。

  至于是不是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巨大影响,也不尽然。因为全球能源的格局变化在此次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不久就发生了,即俄罗斯和欧盟作为地区能源中心的地位在急剧下降,美国和中东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在上升。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是由于战争导致的,而不是此次管道的爆炸。

  管道破坏并非大事

  海底管线的铺设和运营是典型的高科技、高安全、高投入、高敏感的项目,相应的,在管道的安全保护和风险防控上,也是按照行业最高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对于北溪-1和北溪-2管道,由于其管径大(内径1153mm,外径1440mm)、长度长(1220km)以及深水跨境运输的特殊条件,其安全要求是全球最高的。其管道的壁厚可达20mm~30mm,管道外表还有特殊的保护层和防腐层。这样的高安全、密封运营的系统,诸如恐怖分子根本对它无能为力。唯一能够破坏管道并导致管道输送中断的,只有是主权国家行为。也就是说,只有是国家破坏行为,才能导致管道爆炸和瘫痪。

  而在诸多主权国家破坏行为中,对跨境管道的破坏又是“小事一桩”,因为像发动战争、攻击核设施、定点打击军事设施等,均是比攻击管道严重得多的破坏行为。

  所以,如果是主权国家之间发生的冲突,则管道攻击只是“毛毛雨”,没有必要大肆渲染。

  巨大的心理震慑效应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破坏效应,那可能就是巨大的心理震慑效应,特别给欧洲人带来的心理震慑。由于管道爆炸地点发生在欧洲海域,该事件的发生进一步证明了欧洲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在进入深秋,即将入冬的当下,也是德国总理舒尔茨等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全球四处奔走、找油找气之时,出现管道爆炸这档子事,对欧洲人的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也看到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表态,任何对欧盟国家在用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有意破坏都是不能容忍的,并将招致“最强烈的反应”。希望这个冬天的欧洲不太冷,以便他们在少气缺油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度过寒冬。

  还有,如果跨境管道已经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焦点,或者已经成为攻击的目标,那说明涉及管道的主权国家行为体,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就像俄罗斯和乌克兰。另外,此次爆炸事件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建设跨境管道,最好是中间不要有第三方过境国。

  综上,真的不必过分渲染“北溪”管道爆炸带来的破坏效应。在全球主流舆论的导向仍由美欧掌控的今天,我们更不应该被这条管线爆炸的舆论效应带节奏,而是做好自己的事。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